用于手柄的锁定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01947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5: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手柄的锁定机构,包括:机构架;转动杆组件,所述转动杆组件包括转动杆和锁闩;按钮组件,所述按钮组件在所述机构架的内部沿径向方向布置在所述转动杆和所述机构架之间,并且所述按钮组件包括按钮,所述按钮围绕所述转动杆设置;其中,所述锁定机构包括上锁状态和解锁状态,在所述上锁状态下,所述转动杆由于其位于所述按钮的内部而无法使其转动,而在所述解锁状态下,所述按钮能被按下,以露出所述转动杆,从而能经由所述转动杆的转动来带动所述锁闩对所述手柄解锁。借助上述锁定机构,可以实现两步式的上锁和解锁功能,且操作的可靠性极强,抗外部干扰性高。此外,该锁定机构的结构也很紧凑,并且能以较低成本实现锁定。

Locking mechanism for han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手柄的锁定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使手柄上锁和解锁的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尤其是可用于诸如飞机舱门或口盖等对可靠度要求高的位置。
技术介绍
在飞机等安全性要求高的领域中,常常有需要打开和关闭的舱门或者口盖。为了完成打开和关闭,通常借助手柄来实现。例如,飞机舱门处采用的手柄可通过直接按下手柄的一端而使手柄的另一端翘起,由此能使操作者抓持该手柄的该一端进行转动,以打开舱门。当需要关闭时,再直接按下该另一端,以使其恢复原先位置(通常使飞机表面无明显突出部位)。因此,对于该手柄来说并没有配置专门的锁定机构。然而,可以理解到,有时会对飞机的周身或诸如舱门等局部位置进行冲水,以达到清洁目的。然而,当水压过大时,可能会造成意外使手柄的一端由于受到水的冲击而不期望地按下。此外,还有可能由于水压过大而导致手柄内部进水,从而破坏其结构。为此,在诸如飞机等领域中需要为此类手柄配置一种专用的锁定机构。例如,目前已知一种用于锁止飞机上的口盖或手柄的锁定机构。但该锁定机构往往采用单步操作的形式,其操作和结构主要涉及:-通过按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手柄(200)的锁定机构(100),包括:/n机构架(10);/n布置在所述机构架(10)内的转动杆组件,所述转动杆组件包括转动杆(20)和锁闩(30),所述转动杆(20)能围绕一固定的转动轴线转动,所述锁闩(30)与所述转动杆(20)固定连接,以使得所述转动杆(20)的转动能带动所述锁闩(30)也围绕所述转动轴线进行转动,而所述锁闩(30)的转动能使所述手柄(200)上锁或解锁;/n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100)还包括:/n按钮组件,所述按钮组件在所述机构架(10)的内部沿径向方向布置在所述转动杆(20)和所述机构架(10)之间,并且所述按钮组件包括按钮(50),所述按钮(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手柄(200)的锁定机构(100),包括:
机构架(10);
布置在所述机构架(10)内的转动杆组件,所述转动杆组件包括转动杆(20)和锁闩(30),所述转动杆(20)能围绕一固定的转动轴线转动,所述锁闩(30)与所述转动杆(20)固定连接,以使得所述转动杆(20)的转动能带动所述锁闩(30)也围绕所述转动轴线进行转动,而所述锁闩(30)的转动能使所述手柄(200)上锁或解锁;
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100)还包括:
按钮组件,所述按钮组件在所述机构架(10)的内部沿径向方向布置在所述转动杆(20)和所述机构架(10)之间,并且所述按钮组件包括按钮(50),所述按钮(50)围绕所述转动杆(20)设置;
其中,所述锁定机构(100)包括上锁状态和解锁状态,在所述上锁状态下,所述转动杆(20)由于其位于所述按钮(50)的内部而无法使其转动,而在所述解锁状态下,所述按钮(50)能被按下,以露出所述转动杆(20),从而能经由所述转动杆(20)的转动来带动所述锁闩(30)对所述手柄(200)解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50)和所述转动杆(20)构造成不能相对彼此转动,所述按钮组件还包括自锁元件(60),所述自锁元件(60)与所述按钮(50)固定连接,所述自锁元件(60)包括自锁状态,在所述自锁状态下,所述自锁元件(60)阻止所述按钮(50)的转动,进而阻止所述转动杆(20)的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定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元件(60)构造成从所述按钮(50)沿径向方向突出,在所述机构架(10)上沿周向设有用于容纳所述自锁元件(60)的锁槽,在所述自锁状态下,所述自锁元件(60)相对于锁槽不能沿周向方向运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定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槽仅沿所述机构架(10)的高度的一部分延伸,而所述自锁元件(60)能相对于所述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江成柯金霖杨小军唐行微张仲桢卢燚钧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