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急升降式输电铁塔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应急升降式输电铁塔。
技术介绍
当地震、雪灾等突发事件后,时有输电铁塔受损现象发生,导至不能正常供电。对受损的输电铁塔抢修需要时间,为了尽快恢复供电,则急需一种应急的输电铁塔来代替受损的输电铁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急升降式输电铁塔,该输电铁塔安装快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应急升降式输电铁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平台1、升降单元、塔身21、软梯25、加强支撑杆26;底平台1的左侧面或右侧面上固定有用于与拖车相连的牵引环15,底平台1上安装有4个车轮5,底平台1的侧面上固定有多个基础固定板6,基础固定板6上设有用于与预埋的基础固定杆28固定的螺杆通孔;底平台1上沿高度方向设有3-30个升降单元,最上方的升降单元的升降平台上固定连接有塔身21,塔身21上设有横担22,横担22上安装有绝缘子23;每一个升降单元的升降平台18上固定有一软梯25;当升降单元升起时,上下相邻的升降平台与升降平台由多个 ...
【技术保护点】
1.应急升降式输电铁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平台(1)、升降单元、塔身(21)、软梯(25)、加强支撑杆(26);底平台(1)的左侧面或右侧面上固定有用于与拖车相连的牵引环(15),底平台(1)上安装有4个车轮(5),底平台(1)的侧面上固定有多个基础固定板(6),基础固定板(6)上设有用于与预埋的基础固定杆(28)固定的螺杆通孔;底平台(1)上沿高度方向设有3-30个升降单元,最上方的升降单元的升降平台上固定连接有塔身(21),塔身(21)上设有横担(22),横担(22)上安装有绝缘子(23);每一个升降单元的升降平台(18)上固定有一软梯(25);当升降单元升起时,上下相邻 ...
【技术特征摘要】
1.应急升降式输电铁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平台(1)、升降单元、塔身(21)、软梯(25)、加强支撑杆(26);底平台(1)的左侧面或右侧面上固定有用于与拖车相连的牵引环(15),底平台(1)上安装有4个车轮(5),底平台(1)的侧面上固定有多个基础固定板(6),基础固定板(6)上设有用于与预埋的基础固定杆(28)固定的螺杆通孔;底平台(1)上沿高度方向设有3-30个升降单元,最上方的升降单元的升降平台上固定连接有塔身(21),塔身(21)上设有横担(22),横担(22)上安装有绝缘子(23);每一个升降单元的升降平台(18)上固定有一软梯(25);当升降单元升起时,上下相邻的升降平台与升降平台由多个加强支撑杆(26)固定连接,最下方的升降单元的升降平台与底平台(1)由多个加强支撑杆(26)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升降式输电铁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单元包括前升降机构、后升降机构、升降平台(18);前升降机构位于后升降机构的前侧,前升降机构、后升降机构分别安装在升降平台(18)的底面上;
所述后升降机构包括后左下滑块(2)、后右下滑块(4)、后右下液压缸(8)、后上滑槽板(9)、后右上液压缸(10)、后右上滑块(11)、后右支撑滑杆(12)、后左支撑滑杆(13)、后左下液压缸(16)、后下滑槽板(17)、后左上液压缸(19)、后左上滑块(20);第一个升降单元的后下滑槽板(17)固定在底平台(1)的上面后端部上,第二个升降单元之上的后下滑槽板(17)固定在相邻下方的升降单元的升降平台的上面后端部上;后下滑槽板(17)内沿左右方向设有后下滑槽(3),后下滑槽板(17)的上面开有滑口(24),滑口(24)与后下滑槽(3)相连通;后左下滑块(2)、后右下滑块(4)均位于后下滑槽(3)内,后左下滑块(2)位于后右下滑块(4)的左侧,后左下滑块(2)、后右下滑块(4)上均固定有铰接板(14),铰接板(14)的上部穿过滑口(24),铰接板(14)的上部位于后下滑槽板(17)的上方,铰接板(14)的上部开有铰接孔;后右下液压缸(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弢,叶雨,王胜利,李卫平,袁龙,黄建民,杨洁,刘献军,杨江峰,裴金鹏,丁玉珏,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宜昌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