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平台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0171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5: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平台及其使用方法,包括钢制主框架和铝合金施工平台,钢制主框架包括若干个竖向间隔设置的提升导轨,提升导轨的一侧沿竖向间隔设置有附墙卸荷防倾防坠机构,另一侧沿竖向固定有导轨柱,铝合金施工平台固定于导轨柱之上,导轨柱与驱动机构相连,通过驱动机构带动导轨柱竖向移动,导轨柱包括竖向的内排立杆和与内排立柱平行的外排立杆,外排立杆的外侧设置有钢制防护网,铝合金施工平台包括两个铝合金走道板,两个铝合金走道板沿竖向间隔设置于内排立杆和外排立杆之间的上侧。本发明专利技术与施工层连接稳定,可根据施工层高的变化调节主框架和施工平台的高度以及走道板的布置,相比现有防护平台节省大量材料,防倾防坠。

A protective platform for construc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平台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是指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平台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在装配式建筑或者全现浇外墙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防护,现有的附着式脚手架包括七步甚至更多步走道板,下面几层走道板没有作用,只是为了提升时,满足悬臂高度不超规范,这样就存在材料浪费大,整个脚手架质量较重,不便于进行爬升或者使施工墙体承载较大。CN209637192U公开了一种新型建筑外墙防护平台,主要用于低层建筑,若是用于高层建筑,目前建筑施工是一次施工一层,需要防护1.5m的高度,就是说防护架最少高4.5m,而这4.5m是没有外墙可以安装附着装置的,该防护平台没有考虑到施工层不能做附墙预埋,使用时容易发生倾翻,出现不稳定。另外,高层建筑,因风力较大,对防护平台与建筑的墙体的结合稳定性有着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平台及其使用方法,与施工层连接稳定,可根据施工层高的变化调节主框架和施工平台的高度以及走道板的布置,相比现有脚手架或防护平台节省大量材料,并且具有防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钢制主框架和铝合金施工平台,钢制主框架包括若干个竖向间隔设置的提升导轨,提升导轨的一侧沿竖向间隔设置有附墙卸荷防倾防坠机构,另一侧沿竖向固定有导轨柱,铝合金施工平台固定于导轨柱的上端,导轨柱与驱动机构相连,通过驱动机构带动导轨柱竖向移动,导轨柱包括竖向的内排立杆和与内排立柱平行的外排立杆,外排立杆外侧的上端设置有钢制防护网,铝合金施工平台包括两个铝合金走道板,两个铝合金走道板沿竖向间隔设置于内排立杆和外排立杆之间的上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钢制主框架和铝合金施工平台,钢制主框架包括若干个竖向间隔设置的提升导轨,提升导轨的一侧沿竖向间隔设置有附墙卸荷防倾防坠机构,另一侧沿竖向固定有导轨柱,铝合金施工平台固定于导轨柱的上端,导轨柱与驱动机构相连,通过驱动机构带动导轨柱竖向移动,导轨柱包括竖向的内排立杆和与内排立柱平行的外排立杆,外排立杆外侧的上端设置有钢制防护网,铝合金施工平台包括两个铝合金走道板,两个铝合金走道板沿竖向间隔设置于内排立杆和外排立杆之间的上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包括竖向设置的液压油缸,液压油缸的下端通过附墙件与建筑墙体的施工完成层可拆卸相连,液压油缸的上端设置有顶升承力托盘,顶升承力托盘上方的导轨柱上设置有顶升螺栓,顶升螺栓位于铝合金施工平台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包括下吊点、上吊点和电动葫芦,下吊点、电动葫芦和上吊点从下到上依次设置于导轨柱上,上吊点对应的施工完成层上设置有可拆卸的吊挂件,电动葫芦与下吊点相连,电动葫芦的牵引链条与吊挂件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附墙卸荷防倾防坠机构包括附墙导向座、顶撑、导向轮和防坠器,附墙导向座一端通过穿墙螺栓固定于建筑墙体的施工完成层,另一端设置有与提升导轨配合的导向轮,顶撑和防坠器分别设置于附墙导向座的上下两侧,且与提升导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空亮曹珍珠高湛吴云飞武鑫鑫王辉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之正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