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朝勇专利>正文

一种公路工程修复用灌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0159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公路工程修复用灌缝装置,包括机体、调节机构、控制箱,所述机体的底部表面一端中部竖直设有导向轮,所述箱门后侧的机体内壁底端通过安装座横向固定设置有混料罐,所述控料箱一侧的混料罐顶部表面横向固定设置有增压泵,所述机体远离混料罐一侧内壁顶端竖直设有旋转电机,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激光雷达、支撑臂、注胶枪,所述调向杆的侧面中部通过卡箍斜向活动设置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控制箱固定设置在箱门一侧的机体前侧表面上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根据激光雷达探测缝隙的位置通过旋转电机调控调向杆旋转以改变支撑臂的角度,利用液压伸缩杆和支撑臂能够及时调控注胶枪枪口的位置以保证灌缝可靠,使用效果好。

A joint filling device for highway engineering repai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工程修复用灌缝装置
本技术涉及公路修复设备
,具体是一种公路工程修复用灌缝装置。
技术介绍
裂缝是高速公路早期病害的主要形式之一,其中以横向裂缝、纵向裂缝等线状裂缝最为常见。灌缝技术即为针对这些病害的处理技术,涵盖了灌缝材料、灌缝设备和灌缝工艺等方面的内容。灌缝机是灌缝技术的核心设备,一般与开槽机、灌缝机、吹风机(或热喷枪)配套使用。灌缝机的作用是在对裂缝进行开槽与清理步骤之后,对裂缝进行加热,并用灌缝枪把密封胶均匀地灌入槽内,完成补缝工作。现有的公路修复用灌缝装置在使用时大多需要人工手动操持灌缝枪以完成修补操作,由于灌缝枪为注料枪(体积较重),操作人员使用时劳动强度大,长时间使用易对人体造成损伤,且机体的移动无法根据缝隙的位置进行调整,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路工程修复用灌缝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人工操持灌缝枪完成修补操作,劳动强度大,长时间使用易对人体造成损伤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公路工程修复用灌缝装置,包括机体、调节机构、控制箱,所述机体的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路工程修复用灌缝装置,包括机体(1)、调节机构、控制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底部表面一端中部通过环形换向盘竖直活动设置有导向轮(3),所述机体(1)的前侧表面一端通过开设凹槽竖直活动设置有箱门(4),所述箱门(4)后侧的机体(1)内壁底端通过安装座横向固定设置有混料罐(5),所述混料罐(5)的顶部表面一端固定设置有控料箱(6),所述控料箱(6)一侧的混料罐(5)顶部表面横向固定设置有增压泵(7),所述机体(1)远离混料罐(5)一侧内壁顶端通过传动盘(8)竖直固定设置有旋转电机(19),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激光雷达(9)、支撑臂(10)、注胶枪(11),所述激光雷达(9)通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工程修复用灌缝装置,包括机体(1)、调节机构、控制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底部表面一端中部通过环形换向盘竖直活动设置有导向轮(3),所述机体(1)的前侧表面一端通过开设凹槽竖直活动设置有箱门(4),所述箱门(4)后侧的机体(1)内壁底端通过安装座横向固定设置有混料罐(5),所述混料罐(5)的顶部表面一端固定设置有控料箱(6),所述控料箱(6)一侧的混料罐(5)顶部表面横向固定设置有增压泵(7),所述机体(1)远离混料罐(5)一侧内壁顶端通过传动盘(8)竖直固定设置有旋转电机(19),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激光雷达(9)、支撑臂(10)、注胶枪(11),所述激光雷达(9)通过连接座竖直活动设置在机体(1)的顶部表面一端中部,所述机体(1)远离激光雷达(9)一端顶部表面中部竖直活动设置有调向杆(12),所述调向杆(12)的侧面中部通过卡箍斜向活动设置有液压伸缩杆(13),所述支撑臂(10)通过定位销活动设置在调向杆(12)远离机体(1)一端表面设有的调节座内,所述注胶枪(11)竖直固定设置在支撑臂(10)远离调向杆(12)一端夹板的内壁,所述控制箱(2)固定设置在箱门(4)一侧的机体(1)前侧表面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朝勇邹美华
申请(专利权)人:唐朝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