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定卷扬机机架的改进方法及结构技术

技术编号:24400934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5: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固定卷扬机机架的改进方法及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将顺水流向设置的相邻两台独立运行的两台固定卷扬机机架改为一个整体机架,将顺水流向设置的相邻两台独立运行的两台固定卷扬机安装在同一个整体机架上,这样即可减少相邻两台独立的固定卷扬机机架的安全通道宽度,从而减少顺水流向相邻两扇平面闸门槽的中心距离。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台固定卷扬机运行时的启闭荷载可由整体机架传递至另一台固定卷扬机的基础座板上,通过增加传力部位降低了整体机架对排架顶部平台基础的集中荷载,支承板采用长条型布置结构,增加了整体机架与基础座板的接触面积,降低了压应力,相邻的固定卷扬机之间的支撑横梁下部设置支撑柱,提高了固定卷扬机的安全性。

Improvement method and structure of a fixed winch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定卷扬机机架的改进方法及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定卷扬机机架的改进方法及结构,属于水利水电工程金属结构

技术介绍
对于设置平面工作闸门的放空洞或放空底孔,因平面工作闸门前设置平面事故闸门,有些工程还在平面事故闸门前设置平面检修闸门,因此,放空洞或放空底孔上部排架上顺水流向一般依次设置两台或三台固定卷扬机作为平面检修闸门、平面事故闸门及平面工作闸门的操作设备。因现有的固定卷扬机均为独立设备,相邻两台卷扬机之间留有安全过道,因此,顺水流向相邻两扇平面闸门槽中心的距离须满足布置两台固定卷扬机的要求,这在常规技术水平的固定卷扬机布置中,相邻两扇平面闸门槽中心的距离通常能满足使用要求,而对于孔口尺寸大水头高的平面闸门,因启闭容量大扬程高,启闭机机架大,以某水电站11000kN-180m卷扬机为例,其机架外形尺寸达9500×8000(长×宽),这要求相邻两扇平面闸门槽中心的距离达10m以上,这会加大放空洞或放空底孔开挖量和混凝土浇筑量,增加投资较多,所以,现有技术还存在不足,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卷扬机机架的改进方法及结构,通过两台或两台以上固定卷扬机采用整体机架的方法以减小相邻两扇平面闸门槽中心距,从而减少坝体开挖量和混凝土浇筑量,节省投资,从而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固定卷扬机机架的改进方法,将顺水流向设置的两台或两台以上独立运行的固定卷扬机机架改为一个整体机架,并将顺水流向设置的两台或两台以上独立运行的固定卷扬机安装在同一个整体机架上,这样即可减少或取消相邻两台独立的固定卷扬机机架的安全通道宽度,从而减少顺水流向相邻两扇平面闸门槽的中心距离。上述固定卷扬机机架的改进方法中,将顺水流向设置的相邻两台独立运行的两台固定卷扬机机架改为一个整体机架,并将顺水流向设置的相邻两台独立运行的两台固定卷扬机安装在同一个整体机架上,这样即可减少或取消相邻两台独立的固定卷扬机机架的安全通道宽度,从而减少顺水流向相邻两扇平面闸门槽的中心距离。根据上述方法构成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固定卷扬机机架的改进结构为,该结构包括用于安装两台独立运行的固定卷扬机的机架,所述用于安装两台独立运行的固定卷扬机的机架为一个整体机架,该整体机架为矩形钢框架结构;整体机架顶面布置有两台型式相同的固定卷扬机;整体机架根据两台固定卷扬机的布置方式分为平行布置整体机架和对称布置整体机架两种结构形式。前述固定卷扬机机架的改进结构中,所述平行布置整体机架包括左梁和右梁;左梁的左侧按前后顺序依次设有前减速器安装平台和后减速器安装平台;右梁的右侧按前后顺序依次设有前高度指示器安装平台和后高度指示器安装平台;左梁和右梁前端与前梁对齐焊接,左梁和右梁后端与后电机安装梁对齐焊接;在前梁与后电机安装梁之间按前后顺序依次设有两端分别与左梁和右梁焊接的前卷筒加强梁、前定滑轮支撑梁、前电机支撑梁、后卷筒加强梁和后定滑轮支撑梁;前卷筒加强梁和后卷筒加强梁顶面低于卷筒下缘;前定滑轮支撑梁、前电机支撑梁和后定滑轮支撑梁与平行布置整体机架顶面平齐。前述固定卷扬机机架的改进结构中,所述前梁、前电机支撑梁和后电机安装梁底面设有支承板,支承板为长条状,长度与平行布置整体机架宽度相同。前述固定卷扬机机架的改进结构中,所述对称布置整体机架包括左梁和右梁;左梁的左侧按前后顺序依次设有前减速器安装平台和后高度指示器安装平台;右梁的右侧按前后顺序依次设有前高度指示器安装平台和后减速器安装平台;左梁和右梁前端与前梁对齐焊接,左梁和右梁后端与后梁对齐焊接;在前梁与后梁之间按前后顺序依次设有两端分别与左梁和右梁焊接的前卷筒加强梁、前定滑轮支撑梁、双电机支撑梁、后定滑轮支撑梁和后卷筒加强梁;前卷筒加强梁和后卷筒加强梁顶面低于卷筒下缘;前定滑轮支撑梁、双电机支撑梁和后定滑轮支撑梁与对称布置整体机架顶面平齐。前述固定卷扬机机架的改进结构中,所述前梁、双电机支撑梁和后梁下部设有支承板,支承板为长条状,长度与对称布置整体机架宽度相同。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将现有技术顺水流向设置的相邻两台独立运行的固定卷扬机机架改造为整体机架,可减少相邻两台及以上独立的固定卷扬机机架的安全通道的宽度约1m,故顺水流向相邻两扇平面闸门槽中心的距离可减少约1m,从而可减少沿高度方向1m宽的开挖量和混凝土浇筑量,节省了投资;此外,整体机架刚度大,稳定性好,因固定卷扬机通常独立运行,相互不影响,除工作闸门运行出现故障时事故闸门动水关闭防止事故扩大工况外,基本不会出现同时运行的工况,故一台固定卷扬机运行时的启闭荷载可由整体机架传递至另一台固定卷扬机的基础座板上,通过增加传力部位降低了整体机架对排架顶部平台基础的集中荷载,支承板采用长条型布置结构,增加了整体机架与基础座板的接触面积,降低了压应力,且基础座板下部设置基础支撑横梁,相邻的固定卷扬机之间的支撑横梁下部设置支撑柱,有利于排架的稳定,提高了固定卷扬机运行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平行布置整体机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对称布置整体机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两台固定卷扬机平行安装在平行布置整体机架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两台固定卷扬机对称安装在平行布置整体机架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实例示意图。图中标记如下:A-平行布置整体机架、B-对称布置整体机架、1-左梁、2-右梁、3-前减速器安装平台、4-后减速器安装平台、5-前高度指示器安装平台、6-后高度指示器安装平台、7-前梁、8-后电机安装梁、9-前卷筒加强梁、10-前定滑轮支撑梁、11-前电机支撑梁、12-后卷筒加强梁、13-后定滑轮支撑梁、14-支承板、15-后梁、16-双电机支撑梁、17-整体机架、18-前固定卷扬机、19-后固定卷扬机、20-排架、21-顶部平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固定卷扬机机架的改进方法,该方法是将顺水流向设置的两台或两台以上独立运行的固定卷扬机机架改为一个整体机架,并将顺水流向设置的两台或两台以上独立运行的固定卷扬机安装在同一个整体机架上,这样即可减少或取消相邻两台独立的固定卷扬机机架的安全通道宽度,从而减少顺水流向相邻两扇平面闸门槽的中心距离。上述固定卷扬机机架的改进方法中,将顺水流向设置的相邻两台独立运行的两台固定卷扬机机架改为一个整体机架,并将顺水流向设置的相邻两台独立运行的两台固定卷扬机安装在同一个整体机架上,这样即可减少或取消相邻两台独立的固定卷扬机机架的安全通道宽度,从而减少顺水流向相邻两扇平面闸门槽的中心距离。根据上述方法构成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固定卷扬机机架的改进结构,如图1~图5所示,该结构包括用于安装两台独立运行的固定卷扬机的机架,所述用于安装两台独立运行的固定卷扬机的机架为一个整体机架,该整体机架为矩形钢框架结构;整体机架顶面布置有两台型式相同的固定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定卷扬机机架的改进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顺水流向设置的两台或两台以上独立运行的固定卷扬机机架改为一个整体机架,并将顺水流向设置的两台或两台以上独立运行的固定卷扬机安装在同一个整体机架上,这样即可减少或取消相邻两台独立的固定卷扬机机架的安全通道宽度,从而减少顺水流向相邻两扇平面闸门槽的中心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卷扬机机架的改进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顺水流向设置的两台或两台以上独立运行的固定卷扬机机架改为一个整体机架,并将顺水流向设置的两台或两台以上独立运行的固定卷扬机安装在同一个整体机架上,这样即可减少或取消相邻两台独立的固定卷扬机机架的安全通道宽度,从而减少顺水流向相邻两扇平面闸门槽的中心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固定卷扬机机架的改进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顺水流向设置的相邻两台独立运行的两台固定卷扬机机架改为一个整体机架,并将顺水流向设置的相邻两台独立运行的两台固定卷扬机安装在同一个整体机架上,这样即可减少或取消相邻两台独立的固定卷扬机机架的安全通道宽度,从而减少顺水流向相邻两扇平面闸门槽的中心距离。


3.一种固定卷扬机机架的改进结构,包括用于安装两台独立运行的固定卷扬机的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安装两台独立运行的固定卷扬机的机架为一个整体机架,该整体机架为矩形钢框架结构;整体机架顶面布置有两台型式相同的固定卷扬机;整体机架根据两台固定卷扬机的布置方式分为平行布置整体机架(A)和对称布置整体机架(B)两种结构形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固定卷扬机机架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布置整体机架(A)包括左梁(1)和右梁(2);左梁(1)的左侧按前后顺序依次设有前减速器安装平台(3)和后减速器安装平台(4);右梁(2)的右侧按前后顺序依次设有前高度指示器安装平台(5)和后高度指示器安装平台(6);左梁(1)和右梁(2)前端与前梁(7)对齐焊接,左梁(1)和右梁(2)后端与后电机安装梁(8)对齐焊接;在前梁(7)与后电机安装梁(8)之间按前后顺序依次设有两端分别与左梁(1)和右梁(2)焊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恩杨清华劳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