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石流防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40090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5: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泥石流防治设施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泥石流防治系统,包括:设置在山体上的沟槽、沿山体斜坡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沟槽内的用于拦截滚石的拦石结构;用于拦截泥沙的拦砂结构;用于使泥石流流速减缓的消能沉沙结构;用于导引泥石流排出的导流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减小泥石流携带的能量以及砂石,以减少泥石流对公路、村庄等建设设施的损坏的效果。

A debris flow control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泥石流防治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泥石流防治设施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泥石流防治系统。
技术介绍
泥石流是暴雨、洪水将含有砂石的山体冲刷形成的混合凝土砂石的洪流,是一种常发生于山区的地质灾害,泥石流具有突然性、流速快、流量大以及物质容量大、破坏力强的特点,因此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村镇等,造成巨大的损失。目前在进行泥石流防治工程中,一般会在易发生泥石流的山体之间开挖一条沿山体斜坡倾斜设置的山体沟槽,然后在山体沟槽内建设拦石坝,通过拦石坝阻拦泥石流沿山体移动,从而减少泥石流冲到建筑上的冲量,在对于山体泥石流防治设施中,朝向泥石流流动侧为迎水侧、相对的一侧为背水侧。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拦石坝仅能阻拦部分滚石,泥石流中往往会携带有大量的泥沙,且仍具有较大的冲量,带有较大冲量且携带有较多泥沙的泥石流对建筑仍有巨大的破坏力,会对拦石坝下方的公路、村庄的建设设施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泥石流防治系统,具有减小泥石流携带的能量以及砂石,以减少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泥石流防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山体上的沟槽、沿山体斜坡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沟槽内的用于拦截滚石的拦石结构;用于拦截泥沙的拦砂结构;用于使泥石流流速减缓的消能沉沙结构;用于导引泥石流排出的导流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泥石流防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山体上的沟槽、沿山体斜坡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沟槽内的用于拦截滚石的拦石结构;用于拦截泥沙的拦砂结构;用于使泥石流流速减缓的消能沉沙结构;用于导引泥石流排出的导流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石流防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拦石结构包括:沿山体斜坡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铺设在沟槽上的拦石护坡(1)、设置在沟槽上的拦石坝体(11)、以及铺设在沟槽表面的拦石护坦(12);所述拦石坝体(11)上对应沟槽中部的位置设置有供泥石流泄流的泄流口(13),所述拦石坝对应泄流口(13)的位置间隔设置有若干拦石柱(14);所述拦石护坦(12)上间隔设置有若干排挡石墩(15),两排所述挡石墩(15)之间设置有拦石笼(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泥石流防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拦砂结构包括:沿山体斜坡从所述拦石护坦(12)向下依次设置的铺设在沟槽上的拦砂护坡(2)、设置在沟槽上的拦砂坝体(21);所述拦砂坝体(21)上对应沟槽中部的位置设置有若干呈喇叭状设置的排泄口(22),所述拦砂坝体(21)位于排泄口(22)上设置有用于拦截泥沙的拦渣网(23),所述拦砂坝体(21)位于所述排泄口(22)的两侧设置有若干排泄孔(24),所述拦砂坝体(21)的背水侧间隔设置有若干用于加强拦石坝体(11)结构强度的肋柱(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泥石流防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能沉沙结构包括:设置在沟槽上的排导槽(3);沿山体斜坡从所述拦砂坝体(21)向下依次设置的在排导槽(3)上的消能池(31)、以及沉砂池(32);所述排导槽(3)上设置有若干呈梅花型分布的消能圆柱(33),所述消能池(31)的池底设置有若干消能方柱(34),所述消能方柱(34)上开设有若干通水孔(35),相邻所述通水孔(35)的位置相错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泥石流防治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锋肖荣军陈忠权钟天辅赖桂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佛山地质工程勘察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