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外墙的反射式隔热涂料及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一:配备原材料,原材料包括:消泡剂、增稠剂、成膜助剂、流平剂、杀菌剂、球形MCM‑41、钛白粉、空心玻璃微珠、立德粉、重质碳酸钙、轻质碳酸钙、丙烯酸乳液以及水;步骤二:将水、消泡剂、球形MCM‑41、钛白粉、立德粉、重质碳酸钙以及轻质碳酸钙混合,研磨得到混合浆料;步骤三:将增稠剂溶解,加入成膜助剂、流平剂、杀菌剂以及消泡剂,搅拌溶解得到均匀混合溶液;步骤四:将混合浆料、均匀混合溶液以及空心玻璃微珠进行搅拌均匀,加入丙烯酸乳液,搅拌得到隔热涂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反射式隔热涂料,具有高的太阳光反射和近红外反射比,满足隔热应用需求。
Reflective thermal insulation coating for exterior wall and its prepa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外墙的反射式隔热涂料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外墙涂料制备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外墙的反射式隔热涂料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能源的快速消耗,能源形势变得日益严峻。节能减排、提高能效已经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在现代建筑中,经常需要使用到涂料,在对建筑进行表面装饰的同时,提高建筑的其他相关性能,从而提升住户的整体体验。在当前的时代环境下,涂料技术也面临着新挑战以及新机遇。特别对于建筑物外墙隔热涂料而言,不仅通过采用绿色环保技术进行制造,而且通过改变建筑物的热传递方向,将太阳辐射能等外界热能反射或辐射回大气中,并减少建筑物内部热能向外界的传导,从而可以降低建筑物对空调系统和暖通系统的运行需要。从而大大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以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外墙隔热涂料作为建筑物节能减排的重要方式,在建筑物上得到越来越为广泛的应用。然而,现有的外墙涂料,其综合隔热效果仍较差,因此急需开发一种外墙隔热涂料,以满足外墙涂料的隔热应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外墙涂料,其综合隔热效果较差,无法满足隔热应用需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外墙的反射式隔热涂料,其中,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制备原料:其中所述增稠剂包括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或甲基纤维素;所述成膜助剂包括十二碳醇酯;所述流平剂包括丙烯酸流平剂、有机硅流平剂或氟碳化合物流平剂。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用于外墙的反射式隔热涂料,包括消泡剂、增稠剂、成膜助剂、流平剂、杀菌剂、球形MCM-41、钛白粉、空心玻璃微珠、立德粉、重质碳酸钙、轻质碳酸钙以及丙烯酸乳液等制备原料,通过实验人员对各原料的组分配比验证,以及对应的太阳光反射和近红外反射比,从而确定出较优的隔热涂料配比,以提高外墙涂料的隔热性能,满足建筑物的隔热应用需求。所述用于外墙的反射式隔热涂料,其中,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制备原料:其中所述增稠剂为羟乙基纤维素,所述成膜助剂为十二碳醇酯;所述流平剂为丙烯酸流平剂。所述用于外墙的反射式隔热涂料,其中,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制备原料:其中所述增稠剂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所述成膜助剂为十二碳醇酯;所述流平剂为有机硅流平剂。所述用于外墙的反射式隔热涂料,其中,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制备原料:其中所述增稠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所述成膜助剂为十二碳醇酯;所述流平剂为氟碳化合物流平剂。所述用于外墙的反射式隔热涂料,其中,所述空心玻璃微珠的粒径分布为10~100um。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用于外墙的反射式隔热涂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按照预设重量份数配备如下原材料,其中原材料包括:消泡剂、增稠剂、成膜助剂、流平剂、杀菌剂、球形MCM-41、钛白粉、空心玻璃微珠、立德粉、重质碳酸钙、轻质碳酸钙、丙烯酸乳液以及水;步骤二:将部分水、部分消泡剂、球形MCM-41、钛白粉、立德粉、重质碳酸钙以及轻质碳酸钙进行混合,并研磨得到粒径小于60um的混合浆料;步骤三:将增稠剂溶解在另一部分水中,加入成膜助剂、流平剂、杀菌剂以及剩余的消泡剂,充分搅拌溶解得到均匀混合溶液;步骤四:将混合浆料、均匀混合溶液以及空心玻璃微珠进行搅拌均匀,并在搅拌状态下将丙烯酸乳液加入,加入完毕后继续搅拌至均稳定的乳白色胶体,出料包装得到隔热涂料;其中所述增稠剂包括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或甲基纤维素;所述成膜助剂包括十二碳醇酯;所述流平剂包括丙烯酸流平剂、有机硅流平剂或氟碳化合物流平剂。所述用于外墙的反射式隔热涂料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一中,加入的各原料对应的重量份数分别为:所述用于外墙的反射式隔热涂料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一中,各原料对应的重量份数分别为:所述用于外墙的反射式隔热涂料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二中,加入的消泡剂为0.5份,加入的水为30份。所述用于外墙的反射式隔热涂料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三中,加入的另一部分水为60份,加入的消泡剂为1.0份。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用于外墙的反射式隔热涂料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用于外墙的反射式隔热涂料的反射率性能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现有的外墙涂料,其综合隔热效果仍较差,因此急需开发一种外墙隔热涂料,以满足外墙涂料的隔热应用需求。实施例一: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外墙的反射式隔热涂料,其中,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制备原料:请参阅图1,在本专利技术中,还提出一种用于外墙的反射式隔热涂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1、按照预设重量份数配备原材料。在本专利技术中,上述的原材料包括:消泡剂、增稠剂、成膜助剂、流平剂、杀菌剂、球形MCM-41、钛白粉、空心玻璃微珠、立德粉、重质碳酸钙、轻质碳酸钙、丙烯酸乳液以及水。在本专利技术中,上述的增稠剂包括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以及甲基纤维素。上述的成膜助剂包括十二碳醇酯。上述的流平剂包括丙烯酸流平剂、有机硅流平剂以及氟碳化合物流平剂。上述的空心玻璃微珠的粒径分布为10~100um。S12、将部分水、部分消泡剂、球形MCM-41、钛白粉、立德粉、重质碳酸钙以及轻质碳酸钙进行混合,并研磨得到粒径小于60um的混合浆料。S13、将增稠剂溶解在另一部分水中,加入成膜助剂、流平剂、杀菌剂以及剩余的消泡剂,充分搅拌溶解得到均匀混合溶液。S14、将混合浆料、均匀混合溶液以及空心玻璃微珠进行搅拌均匀,并在搅拌状态下将丙烯酸乳液加入,加入完毕后继续搅拌至均稳定的乳白色胶体,出料包装得到隔热涂料。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用于外墙的反射式隔热涂料,包括消泡剂、增稠剂、成膜助剂、流平剂、杀菌剂、球形MCM-41、钛白粉、空心玻璃微珠、立德粉、重质碳酸钙、轻质碳酸钙以及丙烯酸乳液等制备原料,通过实验人员对各原料的组分配比验证,以及对应的太阳光反射和近红外反射比,从而确定出较优的隔热涂料配比,以提高外墙涂料的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外墙的反射式隔热涂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制备原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外墙的反射式隔热涂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制备原料:
其中所述增稠剂包括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或甲基纤维素;
所述成膜助剂包括十二碳醇酯;所述流平剂包括丙烯酸流平剂、有机硅流平剂或氟碳化合物流平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外墙的反射式隔热涂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制备原料:
其中所述增稠剂为羟乙基纤维素,所述成膜助剂为十二碳醇酯;所述流平剂为丙烯酸流平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外墙的反射式隔热涂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制备原料:
其中所述增稠剂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所述成膜助剂为十二碳醇酯;所述流平剂为有机硅流平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外墙的反射式隔热涂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制备原料:
其中所述增稠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所述成膜助剂为十二碳醇酯;所述流平剂为氟碳化合物流平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外墙的反射式隔热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玻璃微珠的粒径分布为10~100um。
6.一种用于外墙的反射式隔热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预设重量份数配备如下原材料,其中原材料包括:
消泡剂、增稠剂、成膜助剂、流平剂、杀菌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石如珠,向枫,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