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遮盖度可控的可生物降解薄膜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397939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遮盖度可控的可生物降解薄膜及制备方法,按以下重量份的配方组分经熔融共混挤出吹膜而成:可生物降解聚合物50~90份,光遮盖度调节剂5~40份,耐撕裂剂1~5份,分散剂0.5~3份,增塑剂1~5份,抗氧化剂0.5~1.5份,网格构建剂1~2.5份。该薄膜材料采用可生物降解聚合物为基材,通过引入亚微米级天然白色颜料微粒作为光遮盖度调节控制剂,可针对可见光波长进行精细的遮盖度调节,且亚微米级微粒可在聚合物熔体中分散更均匀,保证薄膜材料力学性能的均匀性同时可以使上色更均匀,节省色料使用,力学性能优异,适用面广。

A biodegradable film with controllable light coverag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遮盖度可控的可生物降解薄膜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聚合物
,具体涉及一种光遮盖度可控的可生物降解薄膜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薄膜材料是高分子聚合物应用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类,随着材料学科的发展,高分子薄膜在交叉学科中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由最初的包装膜发展到了各具特色的功能膜。在农业应用领域中,薄膜材料主要是地膜和果实套袋,生产中用地膜覆盖,不仅具有保湿、保水、保肥、防虫抑草等功能,还可以保持土壤水分、提高水分利用率,同时改善农作物生长环境,提高农作物产量及农业效益;果实套袋在不影响、不损害水果正常生长与成熟的前提下,不仅隔离农药与环境污染使水果无公害,而且通过隔离病虫害及尘土的作用使成熟水果表面光洁、色泽鲜艳,提高了水果档次,效益显著。传统的聚合物地膜或套袋普遍采用聚烯烃(如聚乙烯、聚丙烯等)制备,此类材料属于难降解材料,且无法再次循环利用,长期大量使用废弃后造成了“白色污染”,甚至部分山区偏远地方直接采用焚烧法减少废弃套袋,但燃烧后的二噁英等物质严重污染空气和水质,已威胁到人和动植物的生存环境。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遮盖度可控的可生物降解薄膜,其特征在于,按以下重量份的配方组分经熔融共混挤出吹膜而成:可生物降解聚合物50~90份,光遮盖度调节剂5~40份,耐撕裂剂1~5份,分散剂0.5~3份,增塑剂1~5份,抗氧化剂0.5~1.5份,网格构建剂1~2.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遮盖度可控的可生物降解薄膜,其特征在于,按以下重量份的配方组分经熔融共混挤出吹膜而成:可生物降解聚合物50~90份,光遮盖度调节剂5~40份,耐撕裂剂1~5份,分散剂0.5~3份,增塑剂1~5份,抗氧化剂0.5~1.5份,网格构建剂1~2.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遮盖度可控的可生物降解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为通过有机单体合成的聚合物,选自聚乳酸,聚己内酯,聚β-羟基丁酸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己二酸丁二醇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聚物、聚甲基乙撑碳酸酯、聚乙烯醇、聚乙醇酸、聚乙醇酸-聚乳酸共聚物或聚氰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遮盖度可控的可生物降解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遮盖度调节剂选自金红石型二氧化钛、锐钛型二氧化钛、硫化锌、硫酸钡、三氧化二锑、氧化锌、碱式碳酸铅、碱式硫酸铅、碳酸钙、二氧化硅、硅酸镁、云母或高岭土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遮盖度可控的可生物降解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遮盖度调节剂为亚微米级光遮盖度调节剂,平均粒径为100~1000nm,粒径大小分布为0.0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遮盖度可控的可生物降解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撕裂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的配合物:HR-8015~50份、GL-305~50份、β-环糊精5~25份、海藻酸钠5~20份、羟乙基纤维素5~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遮盖度可控的可生物降解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剂选自乙撑基双硬脂酰胺、硬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雪坤卞嘉祺陈国顺杨维成罗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