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杯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9560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取杯桶,包括杯桶、至少两个卡杯爪以及弹性部件,杯桶内部形成为杯腔,杯腔设有存杯段以及出杯段;弹性部件的顶端抵接于存杯段的顶壁;弹性部件的底端连接有顶杯头;弹性部件用于提供一弹性应力;该弹性应力用于使顶杯头抵接于位于最上方的杯子内部以使位于最下方的杯子运动至出杯段内;卡杯爪包括第一弹片以及第二弹片,第一弹片的顶端连接于出杯段的内壁;第一弹片的底端由上至下向着远离出杯段的内壁倾斜;第二弹片的底端连接于出杯段的内壁;第二弹片由下至上逐渐向着远离出杯段的内壁倾斜;第一弹片的底端和第二弹片的顶端固定并形成固定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取杯桶,其可供杯子顺畅取出,结构简单。

A kind of cupping barr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取杯桶
本技术涉及取杯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取杯桶。
技术介绍
目前,杯桶主要是用于堆放多个杯子,供人取饮料时从中取出杯子,操作方便。市场上的部分大部分饮料机的杯桶结构复杂,操作不流利,功能实现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杯桶,其可供杯子顺畅取出,结构简单。本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取杯桶,包括杯桶、至少两个卡杯爪以及弹性部件,所述杯桶内部形成为杯腔,所述杯腔设有存杯段以及出杯段;存杯段以及出杯段上下分布并贯通;存杯段用于堆叠多个杯子;弹性部件的顶端抵接于存杯段的顶壁;弹性部件的底端连接有顶杯头;弹性部件用于提供一弹性应力;该弹性应力用于使顶杯头抵接于位于最上方的杯子内部以使位于最下方的杯子运动至出杯段内;所述至少两个卡杯爪设于出杯段内;至少两个卡杯爪绕杯桶的中心轴线圆周间隔分布;卡杯爪包括第一弹片以及第二弹片,第一弹片的顶端连接于出杯段的内壁;第一弹片的底端由上至下向着远离出杯段的内壁倾斜;第二弹片的底端连接于出杯段的内壁;第二弹片由下至上逐渐向着远离出杯段的内壁倾斜;第一弹片的底端和第二弹片的顶端固定并形成固定点;所述固定点用于抵接于位于最下方的杯子外壁。优选的,所述杯桶由透明材质制成。优选的,杯桶包括上桶盖、中桶以及底座;上桶盖的底端套装于中桶的顶端;中桶的底端卡接于底座的底端;所述存杯段形成于上桶盖、中桶内;所述出杯段形成于底座内。优选的,所述上桶盖与中桶滑动配合。优选的,所述中桶的底端外表面设有多个卡扣;所述底座的顶端设有多个卡口;多个卡扣一一对应卡接于多个卡口内。优选的,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优选的,所述顶杯头的顶端外表面设有多个筋条;多个筋条绕顶杯头的中心轴线圆周间隔分布。优选的,所述顶杯头包括锥形头部以及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固定于锥形头部的顶端;所述安装部内设有收纳所述弹性部件的槽位;所述锥形头部用于穿接于位于最上方的杯子内部。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其可在杯子堆叠在存杯段内,在弹性部件提供的弹性应力下,堆叠的多个杯子可夹持在顶杯头和至少两个卡杯爪之间,取杯时,人手用力从出杯口拿住最下方的杯子,在用力时,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可发生形变,杯子便可被顺畅取出。而在不用杯时,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均可提供弹性应力抵接在最下方的杯子外壁,存杯结构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中:10、杯桶;11、上桶盖;12、中桶;121、卡扣;13、底座;131、卡口;20、弹性部件;30、顶杯头;31、筋条;41、第一弹片;42、第二弹片;43、固定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以及图2所示的一种取杯桶,包括杯桶10、至少两个卡杯爪以及弹性部件20,在杯桶10内部形成为杯腔,杯腔设有存杯段以及出杯段,该存杯段以及出杯段上下分布并贯通,存杯段用于堆叠多个杯子。上述弹性部件20的顶端抵接于存杯段的顶壁,而弹性部件20的底端连接有顶杯头30;弹性部件20用于提供一弹性应力;该弹性应力用于使顶杯头30抵接于位于最上方的杯子内部以使位于最下方的杯子运动至出杯段内;至少两个卡杯爪设于出杯段内。具体至少两个卡杯爪绕杯桶10的中心轴线圆周间隔分布,卡杯爪包括第一弹片41以及第二弹片42,第一弹片41的顶端连接于出杯段的内壁;第一弹片41的底端由上至下向着远离出杯段的内壁倾斜;第二弹片42的底端连接于出杯段的内壁;第二弹片42由下至上逐渐向着远离出杯段的内壁倾斜;第一弹片41的底端和第二弹片42的顶端固定并形成固定点43;固定点43用于抵接于位于最下方的杯子外壁。在上述结构基础上,使用本技术的取杯桶时,可将多个杯子存放在存杯段内,将顶杯头30抵接在最上方的杯子内部;在弹性部件20提供的弹性应力作用下,顶杯头30顶着最上方的杯子往下运动,使位于最下方的杯子运动至出杯段内。与此同时,在出杯段内设有至少两个卡杯爪,各个卡杯爪的固定点43可抵接在位于最下方的杯子外壁,多个杯子便可夹持在顶杯头30和至少两个卡杯爪之间,取杯时,人手用力从出杯口拿住最下方的杯子,在用力时,第一弹片41和第二弹片42可发生形变,杯子便可被顺畅取出。而在不用杯时,由于第一弹片41由上至下向着远离出杯段的内壁倾斜,第二弹片42由下至上向着远离出杯段的内壁倾斜,因而第一弹片41和第二弹片42均可提供弹性应力抵接在最下方的杯子外壁,存杯结构稳定。取杯时,第一弹片41提供的弹性应力可向下顶杯壁,便于杯子顺畅取出,存杯时,第二弹片42提供的弹性应力可向上顶杯壁,因而不用担心会取多杯子出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弹片41和第二弹片42可选用金属弹片材质制成。优选的,杯桶10由透明材质制成,由于是透明材质,操作者可通过透明的杯桶10观察杯桶10内的杯子的情况,便于及时添杯。进一步的是,本实施例的杯桶10包括上桶盖11、中桶12以及底座13,上桶盖11的底端套装于中桶12的顶端,中桶12的底端卡接于底座13的底端。在此结构基础上,上述存杯段形成于上桶盖11、中桶12内,出杯段形成于底座13内。如此,在存放杯子时,可将上桶盖11打开,将杯子存放在中桶12内,弹性部件20连接在上桶盖11的顶壁,将上桶盖11的底端套装在中桶12的顶端,顶杯头30便可在弹性应力的作用下抵接在中桶12最上方的杯子内,再将中桶12的底端与底座13的顶端卡接即可。而选用上述方式形成的杯桶10结构,便于拆装。优选的,上桶盖11与中桶12滑动配合,如此杯桶10的整体长度可以通过上桶盖11和中桶12的滑动配合来调整,使用更加灵活。进一步的是,上述中桶12的底端外表面设有多个卡扣121,对应底座13的顶端设有多个卡口131,在连接中桶12与底座13上,将多个卡扣121一一对应卡接于多个卡口131内,即可实现中桶12与底座13的卡接连接,拆装方便。优选的,本实施例中,上述弹性部件20为弹簧。在其他情况下,弹性部件20也可选用橡胶块等其他具有自主复位能力的材质制成。优选的,还可在顶杯头30的顶端外表面设有多个筋条31,多个筋条31绕顶杯头30的中心轴线圆周间隔分布,如此多个筋条31可增加顶杯头30外表面的摩擦,防止滑落。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顶杯头30包括锥形头部以及安装部,具体安装部固定于锥形头部的顶端。另外,安装部内设有槽位,上述弹性部件可以收纳在槽位内。锥形头部用于穿接于位于最上方的杯子内部。如此,在杯子安放时,锥形头部可适配杯子内部结构,紧贴杯子内壁,便于杯子定位,且杯子安装结构稳定。而弹性部件则抵接在槽位内,以弹性部件为弹簧为例,弹簧可部分收纳在槽位内,该弹簧的长度便可调整,在需要适应长度时,收纳在槽位内的弹簧伸出部分即可。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取杯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杯桶、至少两个卡杯爪以及弹性部件,所述杯桶内部形成为杯腔,所述杯腔设有存杯段以及出杯段;存杯段以及出杯段上下分布并贯通;存杯段用于堆叠多个杯子;弹性部件的顶端抵接于存杯段的顶壁;弹性部件的底端连接有顶杯头;弹性部件用于提供一弹性应力;该弹性应力用于使顶杯头抵接于位于最上方的杯子内部以使位于最下方的杯子运动至出杯段内;所述至少两个卡杯爪设于出杯段内;至少两个卡杯爪绕杯桶的中心轴线圆周间隔分布;卡杯爪包括第一弹片以及第二弹片,第一弹片的顶端连接于出杯段的内壁;第一弹片的底端由上至下向着远离出杯段的内壁倾斜;第二弹片的底端连接于出杯段的内壁;第二弹片由下至上逐渐向着远离出杯段的内壁倾斜;第一弹片的底端和第二弹片的顶端固定并形成固定点;所述固定点用于抵接于位于最下方的杯子外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杯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杯桶、至少两个卡杯爪以及弹性部件,所述杯桶内部形成为杯腔,所述杯腔设有存杯段以及出杯段;存杯段以及出杯段上下分布并贯通;存杯段用于堆叠多个杯子;弹性部件的顶端抵接于存杯段的顶壁;弹性部件的底端连接有顶杯头;弹性部件用于提供一弹性应力;该弹性应力用于使顶杯头抵接于位于最上方的杯子内部以使位于最下方的杯子运动至出杯段内;所述至少两个卡杯爪设于出杯段内;至少两个卡杯爪绕杯桶的中心轴线圆周间隔分布;卡杯爪包括第一弹片以及第二弹片,第一弹片的顶端连接于出杯段的内壁;第一弹片的底端由上至下向着远离出杯段的内壁倾斜;第二弹片的底端连接于出杯段的内壁;第二弹片由下至上逐渐向着远离出杯段的内壁倾斜;第一弹片的底端和第二弹片的顶端固定并形成固定点;所述固定点用于抵接于位于最下方的杯子外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杯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杯桶由透明材质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杯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威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维智德智能商用厨房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