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污水处理的絮凝沉淀控制方法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9年3月4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1910159130.2,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污水处理的絮凝沉淀池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保护
,具体为一种污水处理的絮凝沉淀池。
技术介绍
絮凝沉淀池是污水治理处理设施中的一部分,通过絮凝沉淀池的使用,能够快速的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状杂质,减少污水中悬浮物质的残留,从而方便污水治理的后续处理,避免污水中的悬浮杂质造成的污水处理设备内部零件的损坏,提高污水处理的量和效率。然而现有的絮凝沉淀池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絮凝沉淀池通过管道置于水面之下,进行絮凝混合水的排放和水流之间的带动混合,长期工作时,容易造成排液管道出液口的脏污沉积封堵,使得排液管道的使用不能正常工作;2、同时单单的絮凝混合水排放和污水的自由混合,对于污水中的悬浮杂质和絮凝混合水的混合工作效率不高,减缓了絮凝沉淀的速度,同时絮凝沉积的杂质长期静止堆积在池底,凝结成团,不利于絮凝沉淀杂质的排出。针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污水处理的絮凝沉淀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基于一絮凝沉淀池来实现,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沉淀控制方法包括:/nS1,在需要对沉淀池本体1整体进行封堵时,使得移动板3的端部在固定栓4的作用下进行对接,然后手动旋转固定套管5,固定套管5上的定位槽25与固定栓4之间进行相互卡合,使得固定栓4之间的连接被定位固定住,在固定套管5内壁上的橡胶套环26和固定栓4外壁之间的相互摩擦力作用下,维持固定套管5和固定栓4之间的良好定位,使得固定栓4不会自由移动而相对展开;/nS2,在导流管8导来絮凝混合水时,导流管8中的絮凝混合水流通,通过连通管10的贯通传向固定管9中,由于连通管10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污水处理的絮凝沉淀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基于一絮凝沉淀池来实现,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沉淀控制方法包括:
S1,在需要对沉淀池本体1整体进行封堵时,使得移动板3的端部在固定栓4的作用下进行对接,然后手动旋转固定套管5,固定套管5上的定位槽25与固定栓4之间进行相互卡合,使得固定栓4之间的连接被定位固定住,在固定套管5内壁上的橡胶套环26和固定栓4外壁之间的相互摩擦力作用下,维持固定套管5和固定栓4之间的良好定位,使得固定栓4不会自由移动而相对展开;
S2,在导流管8导来絮凝混合水时,导流管8中的絮凝混合水流通,通过连通管10的贯通传向固定管9中,由于连通管10内部安装有涡轮17,在水流持续冲击涡轮17的作用下,涡轮17会带着连通管10在第一密封轴承11的作用下和导流管8、固定管9发生相对旋转,连通管10带着定位环12和散流件15旋转,定位环12上滑槽13与固定件14的端部相互滑动连接,维持定位环12转动的稳定性;
S3,絮凝混合水会部分分流到定位环12和散流件15内,在定位环12和散流件15的共同旋转作用下,将其内部的絮凝混合水通过散流件15上的散流孔16离心洒落到沉淀池本体1内部的污水水面的任意位置处,由于散流件15位于水面之上,使得其上的散流孔16不会被絮凝脏污所封堵,维持散流件15使用的功能性;
S4,通过连通管10流向固定管9中的絮凝混合水,在固定管9上的连通孔20作用下,会持续的进入混流组件18中的导流套管1801内,由于导流套管1801和混流管1802及推动管1803之间依次贯通连接,使得水流会持续冲击推动管1803的端部,由于推动管1803端部安装有密封拨片23,在水流的冲击作用下,密封拨片23发生变形不再对推动管1803端部的连通孔20进行封堵,使得推动管1803通过其端部的连通孔20排出,排出的水流仍然具有推动性,在推动管1803的朝向作用下,推动混流管1802在盛接网兜6的内部转动,进行絮凝液和污水的快速混合;同时混流管1802的移动,会使得沉积在盛接网兜6内的絮凝物质发生水流带动,不会持续的静止不动,从而达到絮凝物质的缓慢移动,避免絮凝物质持续静止沉淀堆积成团,影响絮凝物质的排出操作,方便絮凝物质的清除;
所述絮凝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本体(1)、盛接网兜(6)和涡轮(17),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本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盖板(2),且盖板(2)的边侧设置有移动板(3),并且移动板(3)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栓(4),而且固定栓(4)上套设有固定套管(5),所述盛接网兜(6)设置于沉淀池本体(1)的底部,且沉淀池本体(1)的内壁上贯穿连接有污水管(7),并且沉淀池本体(1)的中部设置有导流管(8),所述沉淀池本体(1)的底部中心处安装有固定管(9),且固定管(9)和导流管(8)之间通过连通管(10)相互连接,并且连通管(10)的管端与固定管(9)和导流管(8)的内壁连接处均安装有第一密封轴承(11),而且连通管(10)的中部设置有定位环(12),同时定位环(12)上预留有滑槽(13),所述固定管(9)和导流管(8)的管端外壁上垂直连接有固定件(14),且固定管(9)和导流管(8)通过固定件(14)与滑槽(13)和定位环(12)相互连接,并且定位环(12)的边侧连接有散流件(15),而且散流件(15)的顶部开设有散流孔(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