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梅长茂专利>正文

一种水上漂浮式智能休闲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9382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上漂浮式智能休闲平台,包括休闲平台、浮力系统、安全系统、能源系统、供热制冷系统以及智能控制系统,所述休闲平台由休闲桌椅、地面观赏鱼池、景观花池、防雨遮阳机构组成;所述浮力系统由浮体组成,浮潜于水中;所述安全系统由限位调节系统、防误开安全门以及防侧翻系统组成。该水上漂浮式智能休闲平台,根据海洋工程学技术原理,严格执行水上悬浮平台技术规范;不占用土地指标、不影响水域生态功能、不对水体直接排放;具有平台旋转、声光电、喷泉、冷暖调温、自媒体互动、呼叫服务以及应急响应等功能,解决了水上休闲功能的不足,大大增强了水上漂浮式智能休闲平台的生态延展性。

A floating intelligent leisure plat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上漂浮式智能休闲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上休闲装备
,具体为一种水上漂浮式智能休闲平台。
技术介绍
自古以来,人类就有亲近自然的本性,世界上的几大文明都和水有关系,最初的人类城市大多也形成于水域周边。正所谓:绿水青山、金山碧水,山为骨、水为脉、山清水秀。当今的文化旅游方兴未艾,水域休闲需求空间巨大;但在发展此类项目的同时,更要注意生态环保,其核心是尊重环境的自然承载能力,构建可持续的产业生态和。因此,从生态景观出发,重点打造生态旅游产品是休闲旅游开发的基本方向。创意的本质在于寻求特色和差异,在对自然和人文资源充分保护的基础上,做到生态优先、保护第一。传统的水上平台功能单调,能源利用缺失,更缺乏遮阳、避雨、调温、多媒体自动化等实用功能,使用感官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上漂浮式智能休闲平台,具备多功能、环保节能、安全便捷等优点,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上漂浮式智能休闲平台,包括休闲平台、浮力系统、安全系统、能源系统、供热制冷系统以及智能控制系统,所述休闲平台由休闲桌椅、地面观赏鱼池、景观花池、防雨遮阳机构组成;所述浮力系统由浮体组成,浮潜于水中;所述安全系统由限位调节系统、防误开安全门以及防侧翻系统组成;所述能源系统由光伏、风力发电机以及蓄电池提供;所述供热制冷系统由地源热泵和设于防雨遮阳机构中的隔热通风夹层构成;所述智能控制系统由水下驱动电机、地源热泵、声光电系统、喷水系统、水下测控系统、多媒体系统、控制系统、传输系统组成,能源系统产生的电能,在智能控制系统的调控下向用电端输送,其中,水下电机获电驱动休闲平台旋转,地源热泵获电启动并为休闲平台供暖或降温,声光电、多媒体系统在智能控制屏的操作下通过有线和无线传输,发送指令到终端设备获取声光电、多媒体体验。优选的,所述休闲桌椅中的座椅呈环绕分布,且智能控制屏安装于休闲桌上,通过触屏实现互动管理;所述地面观赏鱼池顶部覆盖安全玻璃盖板作为地面,所述地面观赏鱼池中设有清污下沉凹槽和水循环处理排水口,控制池水清洁美观,所述地面观赏鱼池为耐腐蚀复合材料制作的上下双层结构,且上层密闭养鱼池刷有防污涂层,并且下层为内填充轻型材料的中空结构,所述地面观赏鱼池的中部竖直安插有限位套管,利用限位套管露出地面部分支撑休闲桌,所述套管设有带限位阻尼橡胶圈,套管与阻尼橡胶圈之间留有缓冲间隙,风浪作用下多层缓冲间隙起到消减波浪力的冲击作用;所述地面观赏鱼池的底部设带加强筋的可拆卸盖板,加强筋与安全系统由限位装置连接,且盖板的边缘设有半封闭的螺旋桨驱动机构,通过智能控制终端可驱动休闲平台低速旋转;所述景观花池上部的花槽底部设有排水装置,且景观花池的外侧水中设有喷水系统,并且喷水方向朝向平台外侧;所述防雨遮阳机构采用复合纤维瓦封盖,支撑于景观花池内侧,支撑柱之间跨接横梁,遮阳、遮风帘设于立柱上方横梁暗槽,支撑柱上设有导轨,可安装隔断。优选的,所述浮体由休闲平台下部的内填充轻型发泡材料的箱体(一)和潜于水下的底层内填充中空内腔双层结构带加强筋的箱体(二)组成,所述浮体的吃水部分呈圆形,所述加强筋呈顺时针弧线分布,减少平台旋转阻力。优选的,所述限位调节系统以多节带导轨的伸缩管深插水下与地源热泵采热管、地面观赏鱼池中部的限位套管组成限位升降桩,锚固休闲平台;当休闲平台所处水域水位下降时,休闲平台随着升降桩导轨相应下降;所述限位伸缩导管套管内设橡胶阻尼装置且保留缓冲空间,强风浪时,多节缓冲阻尼叠加可360度缓冲限位桩荷载;所述防误开安全门为双开电动,通过语音秘钥控制,防止儿童误开;所述防侧翻系统由可收缩管桩导轨限位和景观花池外扩防攀爬结合技术,实现休闲平台防侧翻功能。优选的,所述光伏、风力发电机分别安装于复合纤维瓦屋面、浮体四周,且柔性光伏电池与复合纤维瓦一体化安装,并且光伏、风力发电机的方向可调整;所述光伏、风力发电机转换的电能以高压直流、集中逆变向蓄电池输送,负荷端以二极管防护电流反向回流击穿自发电局域网。优选的,所述地源热泵安装于浮体内部的箱体(一)中,由光伏、风力发电机产生电能,经整流器、变压器、逆变器输送到蓄电池,用于驱动地源热泵;所述隔热通风夹层中敷设水循环管网并和浮体周边喷水系统相连通,夹层的天棚上设有空调送风口和排气口,排气管往上穿透复合纤维瓦封盖,降低噪音对周边环境影响;所述地源热泵循环水经过水循环管网增压后,自休闲平台周边的喷水系统喷出至自然水域中,通过热能转换实现供热和制冷需求。优选的,所述智能控制系统中,控制器、整流器、逆变器、蓄电池、无线路由器、脉冲充电装置、智能管理装置皆设于景观花池下部夹层;所述声光电控制器、声光电设备、WiFi路由器、脉冲充电适配器和无线充电端口皆设于防雨遮阳机构中,可对自媒体、无线终端等设备提供信号连接和充电服务。优选的,所述水上漂浮式智能休闲平台以栈道、船舶、移动漂浮平台的方式登陆,既可与水上平台拼接,也可独立稳定漂浮。优选的,所述水上漂浮式智能休闲平台的结构以标准化装配式规范设计,工厂生产成型、现场安装调试,可批量生产,不构成现场施工污染;不设独立污水排放空间,可以根据需要设集中式污水收集处理机构;不占用土地指标,不影响水域生态功能。水上漂浮式休闲平台的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以下步骤:A、光伏、风力发电机自动将转换的清洁能源输送到蓄电池和并网中,通过智能控制使地源热泵获电对平台供暖和降温,地源热泵循环水经管网加压后自休闲平台四周音乐喷泉口喷出;B、安全门接收语音秘钥后才能自动打开和闭合,安全门闭合后,智能控制电路向终端设备供电;安全门故障、误触碰或周边感应意外情况时,所有电源自动切断,确保安全和提高预警应急响应;C、通过自媒体控制屏桌面触屏,控制平台旋转、声光电、喷泉、冷暖调温、自媒体互动、呼叫服务以及应急响应。(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上漂浮式智能休闲平台,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水上漂浮式智能休闲平台,根据海洋工程学技术原理,严格执行水上悬浮平台技术规范;不占用土地指标、不影响水域生态功能、不对水体直接排放;具有平台旋转、声光电、喷泉、冷暖调温、自媒体互动、呼叫服务以及应急响应等功能,解决了水上休闲功能的不足,大大增强了水上漂浮式智能休闲平台的生态延展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限位伸缩阻尼套管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能源系统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智能控制系统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上漂浮式智能休闲平台,包括休闲平台、浮力系统、安全系统、能源系统、供热制冷系统以及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休闲平台由休闲桌椅、地面观赏鱼池、景观花池、防雨遮阳机构组成;所述浮力系统由浮体组成,浮潜于水中;所述安全系统由限位调节系统、防误开安全门以及防侧翻系统组成;所述能源系统由光伏、风力发电机以及蓄电池提供;所述供热制冷系统由地源热泵和设于防雨遮阳机构中的隔热通风夹层构成;所述智能控制系统由水下驱动电机、地源热泵、声光电系统、喷水系统、水下测控系统、多媒体系统、控制系统、传输系统组成,能源系统产生的电能,在智能控制系统的调控下向用电端输送,其中,水下电机获电驱动休闲平台旋转,地源热泵获电启动并为休闲平台供暖或降温,声光电、多媒体系统在智能控制屏的操作下通过有线和无线传输,发送指令到终端设备获取声光电、多媒体体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上漂浮式智能休闲平台,包括休闲平台、浮力系统、安全系统、能源系统、供热制冷系统以及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休闲平台由休闲桌椅、地面观赏鱼池、景观花池、防雨遮阳机构组成;所述浮力系统由浮体组成,浮潜于水中;所述安全系统由限位调节系统、防误开安全门以及防侧翻系统组成;所述能源系统由光伏、风力发电机以及蓄电池提供;所述供热制冷系统由地源热泵和设于防雨遮阳机构中的隔热通风夹层构成;所述智能控制系统由水下驱动电机、地源热泵、声光电系统、喷水系统、水下测控系统、多媒体系统、控制系统、传输系统组成,能源系统产生的电能,在智能控制系统的调控下向用电端输送,其中,水下电机获电驱动休闲平台旋转,地源热泵获电启动并为休闲平台供暖或降温,声光电、多媒体系统在智能控制屏的操作下通过有线和无线传输,发送指令到终端设备获取声光电、多媒体体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漂浮式智能休闲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休闲桌椅中的座椅呈环绕分布,且智能控制屏安装于休闲桌上,通过触屏实现互动管理;所述地面观赏鱼池顶部覆盖安全玻璃盖板作为地面,所述地面观赏鱼池中设有清污下沉凹槽和水循环处理排水口,控制池水清洁美观,所述地面观赏鱼池为耐腐蚀复合材料制作的上下双层结构,且上层密闭养鱼池刷有防污涂层,并且下层为内填充轻型材料的中空结构,所述地面观赏鱼池的中部竖直安插有限位套管,利用限位套管露出地面部分支撑休闲桌,所述套管设有带限位阻尼橡胶圈,套管与阻尼橡胶圈之间留有缓冲间隙,风浪作用下多层缓冲间隙起到消减波浪力的冲击作用;所述地面观赏鱼池的底部设带加强筋的可拆卸盖板,加强筋与安全系统由限位装置连接,且盖板的边缘设有半封闭的螺旋桨驱动机构,通过智能控制终端可驱动休闲平台低速旋转;所述景观花池上部的花槽底部设有排水装置,且景观花池的外侧水中设有喷水系统,并且喷水方向朝向平台外侧;所述防雨遮阳机构采用复合纤维瓦封盖,支撑于景观花池内侧,支撑柱之间跨接横梁,遮阳、遮风帘设于立柱上方横梁暗槽,支撑柱上设有导轨,可安装隔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漂浮式智能休闲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由休闲平台下部的内填充轻型发泡材料的箱体(一)和潜于水下的底层内填充中空内腔双层结构带加强筋的箱体(二)组成,所述浮体的吃水部分呈圆形,所述加强筋呈顺时针弧线分布,减少平台旋转阻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漂浮式智能休闲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调节系统以多节带导轨的伸缩管深插水下与地源热泵采热管、地面观赏鱼池中部的限位套管组成限位升降桩,锚固休闲平台;当休闲平台所处水域水位下降时,休闲平台随着升降桩导轨相应下降;所述限位伸缩导管套管内设橡胶阻尼装置且保留缓冲空间,强风浪时,多节缓冲阻尼叠加可360度缓冲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长茂
申请(专利权)人:梅长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