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用型模内贴标机的膜贴仓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贴标机
,特别涉及一种通用型模内贴标机的膜贴仓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膜内贴标机是在吹塑成型过程中放置标贴,标签与成型产品同时出炉,放标签于吹塑机模腔内,由于模腔内配真空吸附孔,标签被吸附于模腔上,然后模腔滚动至高温热熔塑料带前接住塑料带,合模后向模内吹气,塑料便成型为模腔限制的形状,待稍冷后开模,塑料成品掉落入小车中,完成吹塑动作,由于高温作用,标签附着于塑料成品表面,最终效果永久。其中,现有的叠放在一起的薄膜通常需要在其表面涂覆一层放静电涂层,使得薄膜之间的静电可以消除,便于分离,而膜内贴标机的前置工作就是将一层层的叠放在一起的薄膜进行分离,常规的分离是人为或机器分离,人为分离费时费力,目前已经不常见,机器分离目前应用越来越多,但是机器分离的话,即使在叠放在一起的薄膜涂覆有防静电涂层,机器还是不能有效的分离单张薄膜,且由于单张薄膜的难以拾取的特点,对后续贴标机的工作也会造成很大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用型模内贴标机 ...
【技术保护点】
1.通用型模内贴标机的膜贴仓,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架体(1)上设有电气室(2)和膜贴室(3),电气室(2)与膜贴室(3)之间设有放标台(4),放标台(4)一侧中部设有长条形的第一通孔(5),第一通孔(5)的下方设有第一驱动装置(6),第一驱动装置(6)连接有在第一通孔(5)上方移动的放置平台(7);所述放标台(4)上设有位于第一通孔(5)上方的静电架(8),静电架(8)上安装有静电装置(9);所述放标台(4)的一侧设有长条形的第二通孔(43),第二通孔(43)的下方设有第二驱动装置(10),第二驱动装置(10)连接有在第二通孔(43)上方移动的升降吸附装置(11); ...
【技术特征摘要】
1.通用型模内贴标机的膜贴仓,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架体(1)上设有电气室(2)和膜贴室(3),电气室(2)与膜贴室(3)之间设有放标台(4),放标台(4)一侧中部设有长条形的第一通孔(5),第一通孔(5)的下方设有第一驱动装置(6),第一驱动装置(6)连接有在第一通孔(5)上方移动的放置平台(7);所述放标台(4)上设有位于第一通孔(5)上方的静电架(8),静电架(8)上安装有静电装置(9);所述放标台(4)的一侧设有长条形的第二通孔(43),第二通孔(43)的下方设有第二驱动装置(10),第二驱动装置(10)连接有在第二通孔(43)上方移动的升降吸附装置(11);所述放标台(4)上还设有位于第一通孔(5)前端的板拖(12),板拖(12)的下方连接有设置在放标台(4)底面的第一气缸(13);所述板拖(12)的周边设有多个环形分布且中空的挡标杆(14),挡标杆(14)的上端设有多个出气孔(15);所述电气室(2)内设有电气箱(16),电气箱(16)经气体管道分别连接挡标杆(14)和升降吸附装置(11);所述电气箱(16)分别与第一驱动装置(6)、第二驱动装置(10)、静电装置(9)、升降吸附装置(11)和第一气缸(13)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模内贴标机的膜贴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6)包括设置在放标台(4)底面且位于第一通孔(5)一侧的第一托架(17),第一托架(17)的一端设有第一电机(18),第一电机(18)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9),第一螺纹杆(19)上设有第一滑块(20),第一滑块(20)的一侧设有垂直穿过第一通孔(5)的移动块(21),移动块(21)的顶部固定连接放置平台(7);所述第一托架(17)的侧面还设有第一限位条(22);所述第一滑块(20)的侧面设有与第一限位条(22)相配合的第一限位槽(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模内贴标机的膜贴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0)包括设置在放标台(4)底面且位于第二通孔(24)一侧的第二托架(25),第二托架(25)的一端设有第二电机(26),第二电机(26)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螺纹杆(27),第二螺纹杆(27)上设有第二滑块(28),第二滑块(28)的一侧设有移动台(29);所述第二托架(25)的侧面还设有第二限位条(30);所述第二滑块(28)的侧面设有与第二限位条(30)相配合的第二限位槽(31)。
4.根据...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