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运行及运输的混凝土搅拌站基础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8916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1:45
本申请涉及一体化运行及运输的混凝土搅拌站基础框架,包括可座于车厢内的底部框架,在底部框架后端通过第三铰接点与主支架铰接;所述主支架包括与底部框架铰接的下部支架,下部支架上端通过第二铰接点与上部支架铰接;上部支架上端通过第一铰接点与主机平台铰接;所述第一铰接点包括第一铰接轴,所述第二铰接点包括第二铰接轴,所述第三铰接点包括第三铰接轴。在第一铰接轴、第二铰接轴、第三铰接轴上均设置有用于控制各铰接点能否转动的锁定装置。本申请可实现上部折叠、中部折叠及两次折叠三种折叠方式,其用于车载混凝土搅拌站,本申请结构简单,适用性强,不仅可用于车载混凝土搅拌站,还可用于其他任何搅拌类工作站。

Foundation frame of concrete mixing plant for integrated oper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运行及运输的混凝土搅拌站基础框架
本申请涉及一种一体化运行及运输的混凝土搅拌站基础框架。
技术介绍
混凝土搅拌站是用来集中搅拌混凝土的联合装置,又称混凝土预制场。由于它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所以生产率也很高,并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节省水泥,常用于混凝土工程量大、工期长、工地集中的大、中型水利、电力、桥梁等工程。随着市政建设的发展,采用集中搅拌、提供商品混凝土的搅拌站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因而得到迅速发展,并为推广混凝土泵送施工,实现搅拌、输送、浇筑机械联合作业创造条件。混凝土搅拌站主要由搅拌主机、物料称量系统、物料输送系统、物料贮存系统和控制系统等五大系统和其他附属设施组成。物料贮存系统的下部设置有输送管,把粉料输送到搅拌室内,输送线向搅拌室内输送砂石等骨料,粉料和骨料在搅拌室内搅拌混合后,从搅拌室下料设置的出料口流出,混凝土搅拌车在出料口的下方接着从出料口流出的骨料与粉料的混合物。现有技术中的混凝土搅拌站在在设备运输到位后分别进行搭建,这就使得各设备处于独立运输、安装的状态,势必给运输、安装带来叫繁琐的流程,进而影响混凝土搅拌站的投入使用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将搅拌主机、物料称量系统、物料输送系统、物料贮存系统和控制系统等五大系统集合于一体,可整体进行运输,到位后可快速进行安装的一体化运行及运输的混凝土搅拌站基础框架。本申请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体化运行及运输的混凝土搅拌站基础框架包括可座于车厢内的底部框架,在底部框架后端通过第三铰接点与主支架铰接;所述主支架包括与底部框架铰接的下部支架,下部支架上端通过第二铰接点与上部支架铰接;上部支架上端通过第一铰接点与主机平台铰接;所述第一铰接点包括第一铰接轴,所述第二铰接点包括第二铰接轴,所述第三铰接点包括第三铰接轴。在第一铰接轴、第二铰接轴、第三铰接轴上均设置有用于控制各铰接点能否转动的锁定装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铰接轴、第二铰接轴、第三铰接轴两侧均为螺杆,在螺杆上旋接有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为锁定螺母。在上部支架内设置有第一液压臂,第一液压臂后部第一缸体与上部支架下部铰接,第一液压臂前端与主机平台下端面铰接。在底部框架上设置有第二液压臂,第二液压臂后部第二缸体与底部框架铰接,第二液压臂前端与下部支架铰接。在第二铰接点下侧的下部支架内设置有双向液压臂铰接点,第一液压臂的第一缸体与第二液压臂的第二缸体底部对接并固定后与双向液压臂铰接点铰接。第一液压臂前端与主机平台底面铰接,第二液压臂下端与底部框架铰接。由于实行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可实现上部折叠、中部折叠及两次折叠三种折叠方式,其用于车载混凝土搅拌站,在工作状态时,主机平台可满足高度要求,车辆可进入主机平台下方;在运输状态时,主机平台可折叠收起,降低整体高度,满足运输要求。本申请结构简单,适用性强,不仅可用于车载混凝土搅拌站,还可用于其他任何搅拌类工作站。附图说明:本申请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图1是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上部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中部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两次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带有两个液压装置可进行两次折叠的本申请结构示意图;图6是在图5的基础上两次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带有一个液压装置可进行中部折叠的本申请结构示意图;图8是在图7的基础上中部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另一种带有两个液压装置可进行两次折叠的本申请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的A部放大图;图11是是在图9的基础上联动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例:1、主机平台,2、第一铰接点,3、上部支架,4、第二铰接点,5、下部支架,6、底部框架,7、第三铰接点,8、第二液压臂,8-1、第二缸体,9、第一液压臂,9-1、第一缸体,10、后撑杆,11、前撑杆,12、下撑杆,13、内撑杆,14、下料斗,15、双向液压臂铰接点。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体化运行及运输的混凝土搅拌站基础框架包括可座于车厢内的底部框架6,在底部框架6后端通过第三铰接点7与主支架铰接;所述主支架包括与底部框架6铰接的下部支架5,下部支架5上端通过第二铰接点4与上部支架3铰接;上部支架3上端通过第一铰接点2与主机平台1铰接;所述第一铰接点2包括第一铰接轴,所述第二铰接点4包括第二铰接轴,所述第三铰接点7包括第三铰接轴。在第一铰接轴、第二铰接轴、第三铰接轴上均设置有用于控制各铰接点能否转动的锁定装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铰接轴、第二铰接轴、第三铰接轴两侧均为螺杆,在螺杆上旋接有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为锁定螺母。所述底部框架6上由后往前依次可安装控制室、配料机,在主机平台1上固定有搅拌主机;在搅拌主机和配料机之间设置有输送装置。所述搅拌主机用于将进入其内的骨料和粉料搅拌均匀,将物料、水和辅助物料搅拌均匀制成成品。控制室至主机平台间设置有爬梯;所述控制室用于控制搅拌站各部件的运转,搅拌站所有工作均通过控制室发出的控制指令完成。输送装置为可变向的带式输送机,其用于将物料供给至搅拌主机;所述输送装置包括铺设在配料机下方的水平输送固定段,水平输送固定段一端向搅拌主机进料口处倾斜延伸,倾斜延伸部包括铰接的倾斜输送折叠段和倾斜输送固定段。在搅拌站工作时,在主机平台1的前后两侧与底部框架间分别固定连接有前撑杆11、后撑杆10,前撑杆11、后撑杆10用于加强主机平台1在张开时的稳定性。本申请包括以下三种折叠方式:第一种折叠方式:如图2所示,在运输状态时,松开第一铰接点2处的锁定装置,保持第二铰接点4、第三铰接点7的锁定,并同时去除前撑杆11、后撑杆10,此时主机平台1可向下翻转,挂靠在主支架侧。第二种折叠方式:如图3所示,在运输状态时,松开第二铰接点4处的锁定装置,保持第一铰接点2、第三铰接点7的锁定,并同时去除前撑杆11、后撑杆10,主机平台1及上部支架3可向下翻转。此时需在主机平台1和下部支架5间安装下部撑杆12。为增加主机平台1及上部支架3的强度,在主机平台1及上部支架3间固定有内撑杆13。第三种折叠方式:如图4所示,在运输状态时,松开第一铰接点2、第三铰接点7处的锁定装置,保持第二铰接点4的锁定,并同时去除前撑杆11、后撑杆10,主机平台1可向下翻转,主支架可向底部框架6侧翻转,折叠后主机平台1坐落于主支架上,主支架坐落于底部框架6上。实施例2:如图2、4、5所示,在上部支架3内设置有第一液压臂9,第一液压臂9后部第一缸体9-1与上部支架3下部铰接,第一液压臂9前端与主机平台1下端面铰接。在底部框架6上设置有第二液压臂8,第二液压臂8后部第二缸体8-1与底部框架6铰接,第二液压臂8前端与下部支架5铰接。通过控制第一液压臂9和第二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体化运行及运输的混凝土搅拌站基础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框架,在底部框架后端通过第三铰接点与主支架铰接;所述主支架包括与底部框架铰接的下部支架,下部支架上端通过第二铰接点与上部支架铰接;上部支架上端通过第一铰接点与主机平台铰接;所述第一铰接点包括第一铰接轴,所述第二铰接点包括第二铰接轴,所述第三铰接点包括第三铰接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化运行及运输的混凝土搅拌站基础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框架,在底部框架后端通过第三铰接点与主支架铰接;所述主支架包括与底部框架铰接的下部支架,下部支架上端通过第二铰接点与上部支架铰接;上部支架上端通过第一铰接点与主机平台铰接;所述第一铰接点包括第一铰接轴,所述第二铰接点包括第二铰接轴,所述第三铰接点包括第三铰接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运行及运输的混凝土搅拌站基础框架,其特征在于:在第一铰接轴、第二铰接轴、第三铰接轴上均设置有用于控制各铰接点能否转动的锁定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运行及运输的混凝土搅拌站基础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轴、第二铰接轴、第三铰接轴两侧均为螺杆,在螺杆上旋接有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为锁定螺母。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体化运行及运输的混凝土搅拌站基础框架,其特征在于:在搅拌站工作时,在主机平台的前后两侧与底部框架间分别固定连接有前撑杆、后撑杆。


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体化运行及运输的混凝土搅拌站基础框架,其特征在于:在上部支架内设置有第一液压臂,第一液压臂后部第一缸体与上部支架下部铰接,第一液压臂前端与主机平台下端面铰接;在底部框架上设置有第二液压臂,第二液压臂后部第二缸体与底部框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增晓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胜达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