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挡水板的电热水器,由内、外桶及其盖,保温材料层,进、出水管,电热管和电源线等组成;内桶中从下到上间隔排列一组有孔的挡水板,挡水板的孔交叉排列,进水管与内桶下端联通,出水管与挡水板上部的内桶联通,电热管位于挡水板上部的内桶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水温上升快,使用完毕,桶内仅留下较冷的水,热能利用充分,热效率高,可提供连续的开水、恒温热水。(*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连续流动水加热器,涉及一种有挡水板的电热水器,适用于烧淋浴用水、热水、开水等。现有电热水器,一般由外桶及上盖,内桶及上盖,外桶与内桶之间的保温材料层,进水管、出水管、电热管及与电热管联接的电源线等构成;冷水从进水管进入内桶,经电热管加热水后,从出水管排出。由于冷水进入内桶后,立即与桶内热水混合,降低了桶内水温,排出的水时冷时热,难以提供连续并且基本恒温的热水;由于内桶容积较大,桶内水温上升较慢;使用完毕时,桶内或余留较多的热水,或者热水排完,但桶内仍有较高的温度,热量未得到充分利用,热损耗大,热效率低。本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内桶从下部向上间隔排列有一组带孔挡水板的电热水器。本技术的内容是一种有挡水板的电热水器,包括外桶、外桶上盖,内桶、内桶上盖,外桶与内桶之间有保温材料层,进水管,出水管、电热管,与电热管联接的电源线(含电源接头),其特征之处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内桶9中从下部向上间隔排列的一组有孔22的挡水板13,相邻两挡水板13的孔22交叉排列,并使两孔距离较大;进水管17与内桶9下端相联通,出水管3与挡水板13上部的内桶9相联通;电热管7位于挡水板13上部的内桶9中,电热管7的两端固定在内桶上盖21上。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中所述的一组挡水板13有3~30块。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中所述的挡水板13的周边为凸边23,该周边与内桶9壁相吻合(以避免水渗漏),也可将挡水板13串接后,再与内桶9底或壁联接。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中,出水管3或金属管2上还可以设置有出水调节阀门19,以控制出水流量;也可以不使用出水调节阀门19,而通过进水管17的阀门控制出水流量。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中,电热管7的形状可以是环形、U形、盘旋形或螺旋形,或其它任意形状。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中,还可以在内桶上盖21上设置有向桶内的温度探头管8,该温度探头管8内置放有温度探头6,内桶上盖21与外桶上盖5之间的边沿安装有温度显示控制仪4,该温度显示控制仪4分别与温度探头6和电源线18相联接,电热管7一端可以与温度显示控制仪4联接所述温度探头6、温度显示控制仪4的结构及与其它元件的联接方式与现有技术一致。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中,外桶11下端还可以设置有支架15,便于本电热水器坐于地面上。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中,内桶9和外桶11的横切面形状可以是矩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其它相似或组合的形状。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特点(1)由于桶内设置有挡水板,使桶内直接被加热的水量相对减少,局部加热,水温上升速度快,省时,能提供连续的高温水(如开水);(2)由于一组金属挡水板的存在,水温从上到下递减,冷水从桶下端进入桶内后,曲折上移,水温逐渐上升,对上部出水温度影响较小,排出的热水可以基本保持恒定,便于使用;(3)使用完毕,热水基本全部排出,桶内留下的全是较冷的水,热能得到充分利用,热损耗少,热效率高;(4)根据需要,可制成不同形状和大小,可以固定在墙上、坐于台面上,装上支架后,也可以立在地面上,结构简单。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挡水板13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图中1-淋浴头,2-金属管,3-出水软管,4-温度显示控制仪,5-外桶上盖,6-温度探头,7-电热管,8-温度探头管,9-内桶,10-金属管,11-外桶,12-保温材料层,13-挡水板,14-金属管,15-支架,16-进水管接头,17-进水管,18-电源线,19-出水调节阀,20-手柄,21-内桶上盖,22-孔,23-凸边,24、25、26-孔。下面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一种淋浴用有挡水板的落地式电热水器,包括横切面为圆形的外桶11和内桶9,并分别有可将桶密封的外桶上盖5和内桶上盖21,外桶11与内桶9之间设置有保温材料层12,内桶9底部有与内桶9相通的进水管接头16,进水管17与进水管接头16相联通;内桶9内从底部向上间隔排列16块有一个孔22的挡水板13两挡水板13的孔22位于同一直径线上的两端,分别靠近内桶9壁一端,挡水板13的周边为凸边23,能与内桶9壁吻合,水不会从吻合处渗透;穿过内、外桶上盖和底、各挡水板13固定有金属管2,穿过内、外桶底、各挡水板13固定有金属管14,穿过内桶上盖21、内外桶底和各挡水板13固定有金属管10,金属管2、14、10设置有外螺纹,用垫圈和螺母将各金属管与内外桶上盖和底、各挡水板13固定联接并使联接处密封;螺旋形电热管7位于挡水板13上部的内桶9中,电热管7的两端固定在内桶上盖21上;内桶上盖21上设置有向桶内的温度探头管8,温度探头管8内置放有温度控头6,内桶上盖21与外桶上盖5之间的边沿安装有温度显示控制仪4、并分别与温度探头6和电源线18一端联接;电热管7的一端接温度显示控制仪4、另一端接电源线18;电源线18经金属管10从桶下端导出;出水管3(可以是软管)从内桶9中挡水板13的上部、经金属管14、金属管2从桶上端导出,再接淋浴头1;金属管2或出水管3上还可以安装有出水调节阀门19(也可不用,而通过控制进水量来调节出水温度和流量);外桶11下端联接有支架15,使整个装置可于坐于地面上。使用时,打开进水管17阀门,冷水进入内桶9,经各挡水板13曲折缓慢上升进入内桶9上部,接通电源,调节温度显示控制仪4选择一定的加热温度,旋转出水调节阀门19之手柄20控制出水流量和水温,得到基本恒温的连续流动水,进行淋浴。本技术不限于该实施例,本
技术实现思路
所述均可实施。权利要求1.一种有挡水板的电热水器,包括外桶、外桶上盖,内桶、内桶上盖,外桶与内桶之间有保温材料层,进水管,出水管,电热管,与电热管联接的电源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内桶9中从下部向上间隔排列的一组有孔22的挡水板13,相邻两挡水板13的孔22交叉排列,并使两孔距离较大;进水管17与内桶9下端相联通,出水管3与挡水板13上部的内桶9相联通;电热管7位于挡水板13上部的内桶9中,电热管7的两端固定在内桶上盖21上。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挡水板的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组挡水板13有3~30块。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挡水板的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挡水板13的周边为凸边23,该周边与内桶9壁相吻合。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挡水板的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出水管3上还设置有出水调节阀门19。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挡水板的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电热管7的形状可以是环形、U形、盘旋形或螺旋形。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挡水板的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内桶上盖21上设置有向桶内的温度探头管8,温度探头管8内置放有温度探头6,内桶上盖21与外桶上盖5之间的边沿安装有温度显示控制仪4,并分别与温度探头6和电源线18相联接,电热管7一端可以与温度显示控制仪4联接。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挡水板的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外桶11下端设置有支架15。专利摘要一种有挡水板的电热水器,由内、外桶及其盖,保温材料层,进、出水管,电热管和电源线等组成;内桶中从下到上间隔排列一组有孔的挡水板,挡水板的孔交叉排列,进水管与内桶下端联通,出水管与挡水板上部的内桶联通,电热管位于挡水板上部的内桶中。本技术结构简单,水温上升快,使用完毕,桶内仅留下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挡水板的电热水器,包括外桶、外桶上盖,内桶、内桶上盖,外桶与内桶之间有保温材料层,进水管,出水管,电热管,与电热管联接的电源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内桶9中从下部向上间隔排列的一组有孔22的挡水板13,相邻两挡水板13的孔22交叉排列,并使两孔距离较大;进水管17与内桶9下端相联通,出水管3与挡水板13上部的内桶9相联通;电热管7位于挡水板13上部的内桶9中,电热管7的两端固定在内桶上盖21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曾新,
申请(专利权)人:黄曾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