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汝航专利>正文

一种下肢静脉血栓取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8678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肢静脉血栓取出装置,包括取栓模块,所述取栓模块包括具有弹性的滤架和取栓袋,所述取栓袋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金属丝编织网状结构,取栓袋的开口端与滤架中部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取栓时能避免使用溶栓药物、出现血栓脱落、血红蛋白尿等问题,成本低,结构及操作简单,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A device for thrombus extraction of lower extremity ve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肢静脉血栓取出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用介入治疗
,特别涉及一种下肢静脉血栓取出装置。
技术介绍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可因肺栓塞导致死亡或致残。相关的腔内介入治疗包括导管引导溶栓(CDT)、血栓抽吸或机械血栓切除术。CDT可促进血栓溶解,降低血栓后综合征(PTS)发生率,但存在出血风险大、溶栓时间长、住院时间长、需要密切观察。近些年来比较主流的治疗方式是机械血栓切除术,如Rotarex血栓导管(StraubMedical,Wangs,瑞士),TrellisReservePeripheralInfusionSystem(Covidien美国),AngiojetPowerPulsecathetersystem(波士顿科学,美国)可以通过负压抽吸的方式来去除静脉内血栓提高血栓清除的效率,降低溶栓药物的输注剂量和溶栓时间,但可能会引起溶血、血红蛋白尿、血管壁和瓣膜损伤,同时容易出现血栓脱落,此外,需要使用相关的设备和一次性耗材所需的费用较高。有鉴于此,对于存在溶栓禁忌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需要设计一款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解决如何在不使用溶栓药物的前提下进行取栓的取栓装置,避免水流脉冲和抽吸操作需外接电动设备的问题,降低治疗设备成本,同时避免出现血栓脱落、血红蛋白尿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下肢静脉血栓取出装置。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下肢静脉血栓取出装置,包括取栓模块,所述取栓模块包括具有弹性的滤架和取栓袋,所述取栓袋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带孔洞结构,取栓袋的开口端与滤架中部固定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套设的导丝、内芯导管和外导管,且所述导丝、内芯导管和外导管的长度依次递减;所述滤架包括束状分布的支撑丝和设置在支撑丝两端的环状的连接端,两个连接端分别与内芯导管和外导管固定连接,所述取栓袋的封闭端也与内芯导管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取栓袋的袋口与滤架的连接点为滤架的两个连接端相对靠近时支撑丝上距离束状分布中心最远的点。进一步的,所述外导管的远离取栓袋的一端设置有旋钮套,旋钮套通过旋转控制外导管与内芯导管的压紧程度。进一步的,所述取栓袋为医用聚氨酯弹性体。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丝为条状结构,若干根条状的支撑丝束状等间隔分布。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丝设有四根。进一步的,所述滤架还包括与支撑丝一体的支撑环,所述支撑环为环状封闭的波浪形结构,所述支撑环设置在支撑丝的中间,所述取栓袋敷设在支撑环上。进一步的,所述滤架为钛合金记忆金属。进一步的,所述滤架为激光切割形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进行取栓时可以避免使用溶栓药物;2、取栓操作时,可以避免水流脉冲和抽吸操作需外接电动设备的问题,降低治疗设备成本;3、取栓袋为聚氨酯弹性体,具有一定的拉伸特性,而且有一定通透性,允许血浆渗透出,同时保留血栓组织在袋内,滤架和取栓袋构成的收纳型取栓模块能大大提高血栓的收容率和截留率,避免出现血栓脱落、血红蛋白尿等问题;4、整套设备采用整体交换系统,可以在导丝引导下快速进出血管腔内进行取栓,避免了无导丝引导下取栓设备在管腔内活动造成的血管内膜损伤,同时可以快速的使取栓操作多次执行,降低取栓的操作难度;5、滤架的两个连接端分别与外导管和内芯导管固定连接的特点,使得滤架的展开直径可以受外导管和内芯导管的相对移动距离控制,这样能大大提高取栓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一方面能避免滤架展开直径过大对血管内壁造成损伤,另一方面能控制滤架的实际展开直径来保证取栓时血栓完全通过滤架,防止遗落血栓导致血栓脱落;6、取栓袋的袋口与滤架中部直接相连,这样在控制滤架的时候,可以同步控制取栓袋的开合,且支撑丝能起到切割分隔效果,将成块的血栓分切成若干小块的血栓再进入取栓袋中,使完成取栓操作后取栓袋更容易缩合收拢。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血栓取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滤架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滤架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支撑丝数量超过四根);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滤架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支撑丝数量等于四根);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下肢静脉血管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血栓取出装置的工作过程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滤架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三种结构的滤架与取栓袋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和2所示,一种下肢静脉血栓取出装置,包括取栓模块和控制模块,其中取栓模块包括滤架11和取栓袋12,控制模块包括外导管21、内芯导管22和导丝23,内芯导管22套设在导丝23外且可沿导丝23长度方向滑动,外导管21套设在内芯导管22外且可沿外导管21长度方向滑动,内芯导管22的长达大于外导管21且内芯导管22的两端均超出外导管21,导丝23的长度大于内芯导管22,且导丝23的两端均超出内芯导管22。外导管21的尺寸为6F,内芯导管22为4F,F约为0.33mm。取栓模块安装在控制模块上,具体的,滤架11为具有弹性记忆功能的金属,且滤架11由束状分布的支撑丝111构成,支撑丝111的两端均设有环状的连接端112,环状的连接端112的中心与支撑丝111的束状分布中心同轴,滤架11的一个连接端112与外导管21固定连接,滤架11的另一个连接端112与内芯导管22固定连接,滤架11的两个连接端112与外导管21或内芯导管22均采用激光焊接,无缝过渡的连接端能以最小化穿过血栓块所需的力,取栓袋12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可拉伸变形的网状结构,取栓袋12材料为金属丝编织或医用聚氨酯弹性体,取栓袋12的开口端与支撑丝111中部固定连接,取栓袋12的封闭端与内芯导管22固定连接,血栓取出装置上由远端到近端的连接点依次为:取栓袋12与内芯导管22的连接点、滤架11与内芯导管22的连接点、取栓袋12与滤架11的连接点、滤架11与外导管21的连接点,血栓取出装置的远端为取栓工作时最先接触血栓的部位,即取栓时取栓模块中取栓袋12最先接触到血栓。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是通过滤架11和取栓袋12形成长筒型收纳装置在血管腔内取栓,收集的血栓进入取栓袋12中,最大程度的减少血栓脱落导致栓塞的可能性。进行取栓工作时,如图6所示:一、首先在患者体外将内芯导管22向远端推出,使滤架11和取栓袋12均收缩合拢紧贴在外导管21和内芯导管22的外壁上,此时取栓袋12的袋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肢静脉血栓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栓模块,所述取栓模块包括具有弹性的滤架(11)和取栓袋(12),所述取栓袋(12)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带空洞结构,取栓袋(12)的开口端与滤架(11)中部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肢静脉血栓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栓模块,所述取栓模块包括具有弹性的滤架(11)和取栓袋(12),所述取栓袋(12)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带空洞结构,取栓袋(12)的开口端与滤架(11)中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静脉血栓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套设的导丝(23)、内芯导管(22)和外导管(21),且所述导丝(23)、内芯导管(22)和外导管(21)的长度依次递减;
所述滤架(11)包括束状分布的支撑丝(111)和设置在支撑丝(111)两端的环状的连接端(112),两个连接端(112)分别与内芯导管(22)和外导管(21)固定连接,所述取栓袋(12)的封闭端也与内芯导管(2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下肢静脉血栓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栓袋(12)的袋口与滤架(11)的连接点为滤架(11)的两个连接端(112)相对靠近时支撑丝(111)上距离束状分布中心最远的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下肢静脉血栓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管(21)的远离取栓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汝航
申请(专利权)人:周汝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