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口腔诊疗的医用开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8657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口腔诊疗的医用开口器,包括牙套、压缩弹簧以及调整牙套开度的调整机构。牙套包括呈弧形且对应端部分别铰连的上牙箍和下牙箍;调整机构包括一端滑动设置在上牙箍下沿的调整杆和一端滑动设置在下牙箍上沿的支撑杆,压缩弹簧设置在调整杆和支撑杆之间并靠近牙套的位置,支撑杆的中部与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调整杆的中部铰接连接,在调整杆远离牙套一端的位置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中配合安装有调整螺钉,调整螺钉的小端穿过螺纹孔后可滑动设置在支撑杆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根据不同病人不同的口腔状况进行口腔开口并动态定位,保证了医护人员常规医疗器材的使用并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A medical opener for or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口腔诊疗的医用开口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口腔科手术、矫正辅助器材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口腔诊疗的医用开口器。
技术介绍
口腔科手术或口腔科矫正因操作空间有限,常需要病人长时间张口予以配合。在手术或矫正时间较长,病人面部肌肉控制能力较弱的情况下,则需要开口器将病人口腔撑开并固定器撑开位置,以便手术矫正器械顺利伸入病人口腔。现有技术中的开口器通常为钳状,包括可开合的牙套和与牙套连接并呈X形的手柄。将牙套套在上下两排牙齿上后通过挤压手柄末端将病人口腔撑开,然后通过定位机构将手柄定位以使口腔撑开状态定位。此种开口器一方面尺寸较大,手柄部位位置固定,在医疗器材伸入口腔中时容易产生干涉,且通常需要专门的医护人员或者手术医生专门空出一只手进行扶持,增加了手术难度和医护成本;另一方面,由于此类开口器开口后位置固定,病人舒适度较低,且很容易引起病人面部肌肉骨骼的疲劳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口腔诊疗的医用开口器,可根据不同病人不同的口腔状况进行口腔开口并动态定位,保证了医护人员常规医疗器材的使用并提高病人的舒适度。为了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口腔诊疗的医用开口器,包括可开合的牙套、用于通过复位伸长产生的弹力将牙套撑开的压缩弹簧以及用于通过调整压缩弹簧的伸长量以调整牙套开度的调整机构;牙套包括呈弧形且对应端部分别铰连的上牙箍和下牙箍;调整机构包括一端滑动设置在上牙箍下沿的调整杆和一端滑动设置在下牙箍上沿的支撑杆,压缩弹簧设置在调整杆和支撑杆之间并靠近牙套的位置,支撑杆的中部与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调整杆的中部铰接连接,在调整杆远离牙套一端的位置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中配合安装有调整螺钉,调整螺钉的小端穿过螺纹孔后可滑动设置在支撑杆上。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口腔诊疗的医用开口器的进一步优化:在调整杆和支撑杆上靠近牙套的端部分别固定设有滑球,在上牙箍的下沿和下牙箍的上沿分别设有供对应滑球配合安装并滑动配合的滑槽,滑槽对于滑球的包角大于180°。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口腔诊疗的医用开口器的进一步优化:调整杆和支撑杆均为可折叠的两段式,调整杆和支撑杆的折叠位置分别位于压缩弹簧和对应的滑球之间。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口腔诊疗的医用开口器的进一步优化:支撑杆包括设有连接杆的第一支撑子杆和连接有滑球的第二支撑子杆,在第二支撑子杆远离滑球的一端垂直设有第一转轴,在第一支撑子杆上设有供第一转轴转动配合的第一轴套;调整杆包括开设有螺纹孔的第一调整子杆和连接有滑球的第二调整子杆,在第二调整子杆远离滑球的一端垂直设有第二转轴,在第一调整子杆上设有供第二转轴转动配合的第二轴套。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口腔诊疗的医用开口器的进一步优化:在滑槽中设有用于增大滑球滑动阻力的硅胶,在第一轴套内设有用于增大第一转轴转动阻力的硅胶,在第二轴套内设有用于增大第二转轴转动阻力的硅胶。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口腔诊疗的医用开口器的进一步优化:调整螺钉的小端为圆弧形,在支撑杆上沿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开设有供调整螺钉小端滑动配合的圆弧形凹槽。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口腔诊疗的医用开口器的进一步优化:在调整杆和支撑杆上分别垂直固定设有弹簧座杆,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套设在对应的弹簧座杆中。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口腔诊疗的医用开口器的进一步优化:牙套、压缩弹簧以及调整机构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在上牙箍的上沿和下牙箍的下沿分别设有采用硅胶材料制作的咬合条,在咬合条上分别开设有供牙齿咬合的咬合槽。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压缩弹簧复位伸长所产生的弹力支撑牙套张开,继而使牙套带动病人口腔张开,并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使口腔的张开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在口腔撑开状态下,病人仍可通过克服压缩弹簧弹力而稍稍闭口以得到间歇性的休息,使得颌部骨骼和肌肉可得到放松,提高了病人的舒适度。为了解决:弹簧的弹力如果较小,则不能起到开口的效果;弹簧的弹力较大,则会使口腔开口过大,进一步降低病人舒适度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中还包括调整压缩弹簧伸长量的调整机构,从而可根据不同病人的口腔状况而在开口大小适度和减小病人痛苦之间达到平衡。本专利技术中的调整机构滑动设置在牙套上,对于不同位置的口腔手术和矫正,可通过开口前改变调整机构的位置的方式来避免开口后调整机构对于医疗器材产生的干涉。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组成调整机构的调整杆和支撑杆均为可折叠式,使得调整机构整体可朝向手术或矫正部位相反方向的一侧折叠,进一步开阔了医疗器材的活动空间,提高了手术或矫正的效率,使口腔科手术或矫正能够更加快速高效的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调整机构折叠状态下的示意线条图;图中标记:1、牙套,101、咬合槽,102、咬合条,103、上牙箍,104、滑槽,105、下牙箍,2、压缩弹簧,3、支撑杆,301、第二支撑子杆,302、第一转轴,303、第一轴套,304、第一支撑子杆,305、连接杆,306、圆弧形凹槽,4、调整螺钉,5、调整杆,501、螺纹孔,502、第一调整子杆,503、第二轴套,504、第二转轴,505、第二调整子杆,6、滑球。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口腔诊疗的医用开口器,主要包括牙套1、压缩弹簧2以及调整机构。牙套1包括上牙箍103和下牙箍105,可分别对应支撑在上排牙齿和下排牙齿上。调整机构连接在牙套1上,压缩弹簧2设置在调整机构上,通过压缩弹簧2复位伸长趋势产生的弹性势能将上牙箍103和下牙箍105撑开,进而将病人口腔撑开以进行手速或矫正。调整机构用于调整压缩弹簧2的最大伸长量,助于将病人口腔撑开至合适大小,并使病人可通过稍微闭合口腔克服压缩弹簧2的弹力来获得休息。上牙箍103和下牙箍105均为适应牙齿排布规律的圆弧形,上牙箍103和下牙箍105位于同向的端部分别通过可转动的铰链铰接连接,以使得上牙箍103和下牙箍105之间可以铰链为中心产生相对的转动,继而达到牙套1可开合的目的。牙套1采用不锈钢或钛合金材料制作,便于清洗消毒。为了在手术过程中提高病人牙齿部位的舒适度,在上牙箍103的上沿和下牙箍105的下沿分别设有采用硅胶材料制作的咬合条102,在咬合条102上分别开设有供牙齿咬合的咬合槽101,从而避免了牙套1张开过程中对牙齿产生的硬性损伤。调整机构和压缩弹簧2同样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调整机构包括分布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的调整杆5和支撑杆3,且调整杆5和支撑杆3上下间隔分布。如图1所示,调整杆5的右端和支撑杆3的右端分别固定设有滑球6,在上牙箍103的下沿和下牙箍105的上沿分别沿上牙箍103或下牙箍105的弧形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104。两个滑球6分别可滑动并可转向设置在对应的滑槽104中,使得由调整杆5和支撑杆3组成的整体调整机构可沿牙套1的弧形长度方向滑动并可相对牙套1进行转动。利于根据不同病人的口腔状况确定调整机构的初始位置,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医疗器材和调整机构间的干涉。上述滑槽104对于滑球6的包角大于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口腔诊疗的医用开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开合的牙套(1)、用于通过复位伸长产生的弹力将牙套(1)撑开的压缩弹簧(2)以及用于通过调整压缩弹簧(2)的伸长量以调整牙套(1)开度的调整机构;牙套(1)包括呈弧形且对应端部分别铰连的上牙箍(103)和下牙箍(105);调整机构包括一端滑动设置在上牙箍(103)下沿的调整杆(5)和一端滑动设置在下牙箍(105)上沿的支撑杆(3),压缩弹簧(2)设置在调整杆(5)和支撑杆(3)之间并靠近牙套(1)的位置,支撑杆(3)的中部与连接杆(305)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305)的另一端与调整杆(5)的中部铰接连接,在调整杆(5)远离牙套(1)一端的位置开设有螺纹孔(501),螺纹孔(501)中配合安装有调整螺钉(4),调整螺钉(4)的小端穿过螺纹孔(501)后可滑动设置在支撑杆(3)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口腔诊疗的医用开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开合的牙套(1)、用于通过复位伸长产生的弹力将牙套(1)撑开的压缩弹簧(2)以及用于通过调整压缩弹簧(2)的伸长量以调整牙套(1)开度的调整机构;牙套(1)包括呈弧形且对应端部分别铰连的上牙箍(103)和下牙箍(105);调整机构包括一端滑动设置在上牙箍(103)下沿的调整杆(5)和一端滑动设置在下牙箍(105)上沿的支撑杆(3),压缩弹簧(2)设置在调整杆(5)和支撑杆(3)之间并靠近牙套(1)的位置,支撑杆(3)的中部与连接杆(305)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305)的另一端与调整杆(5)的中部铰接连接,在调整杆(5)远离牙套(1)一端的位置开设有螺纹孔(501),螺纹孔(501)中配合安装有调整螺钉(4),调整螺钉(4)的小端穿过螺纹孔(501)后可滑动设置在支撑杆(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口腔诊疗的医用开口器,其特征在于:在调整杆(5)和支撑杆(3)上靠近牙套(1)的端部分别固定设有滑球(6),在上牙箍(103)的下沿和下牙箍(105)的上沿分别设有供对应滑球(6)配合安装并滑动配合的滑槽(104),滑槽(104)对于滑球(6)的包角大于18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口腔诊疗的医用开口器,其特征在于:调整杆(5)和支撑杆(3)均为可折叠的两段式,调整杆(5)和支撑杆(3)的折叠位置分别位于压缩弹簧(2)和对应的滑球(6)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口腔诊疗的医用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支撑杆(3)包括设有连接杆(305)的第一支撑子杆(304)和连接有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国辉张春鑫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