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卧位术中用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8084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5 22:37
侧卧位术中用保护装置,包括侧卧板,侧卧板两侧面沿前后方向设有滑道,两侧滑道内均设置有三个U型板,侧卧板一侧的三个U型板上翼缘板沿前后方向分别连接有背部固定板、腰部固定板和臀部固定板,侧卧板另一侧的一个U型板腹板后部连接有臂部置放板,其他两个U型板上翼缘板沿前后方向分别连接有胸部固定板和腹部固定板,侧卧板上表面两侧边沿开有若干定位孔,每个U型板上翼缘板上穿设有定位销,侧卧板前部通过连接带连接有头部枕垫,侧卧板后部通过连接带连接有膝部保护带和踝部保护带;综上所述,采用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患者进行侧卧位手术时不仅可以固定好患者身体,而且可以保护患者耳部、膝部、脚踝部,防止压伤,且能给予一定的体温维持作用。

Intraoperative protective device in lateral pos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侧卧位术中用保护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
,具体涉及一种侧卧位术中用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侧卧位分为左侧卧位和右侧卧位,是一种人体休息姿势,在临床中适用于肛门检查、灌肠、体位引流、手术等,患者腿部可以屈曲或伸直;侧卧位手术时需要预防脊髓损伤,麻醉后,患者肌肉相对松弛,脊柱和各大小关节支撑保护不足容易导致损伤,需要术中保温及防止压疮形成,侧卧位时身体的主要受力点为健侧肩峰侧面、肱骨外上髁、髂前上棘、股骨外上髁、外踝等部位,由于身体的全部重量都集中在这些部位,且这些部位都为骨隆突处或肌肉、脂肪较薄处,受压时间长易引起皮肤压伤;侧卧位时因患者局部肢体受压,特别是上肢,易造成上肢静脉回流障碍,影响循环系统并且容易导致受压侧上肢麻木,影响术后恢复;经检索申请公告号为CN103169588A的专利中申请的侧卧位固定架,该侧卧位固定架通过几组插在固定板上的活动支撑垫夹紧处于侧卧位的患者来进行手术,虽然固定效果较好,但是却没有对患者进行防压保护,尤其是对患者的耳部、膝部以及脚踝部进行防压保护,使患者在进行长时间侧卧位手术时,上述身体部位产生不适感,甚至出现压伤,且不具有体温维持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侧卧位术中用保护装置,采用该侧卧位术中用保护装置,可在患者进行侧卧位手术时将患者固定,可对患者耳部、膝部、脚踝部进行防压保护,并且可对患者进行体温维持。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侧卧位术中用保护装置,包括侧卧板,侧卧板两侧面沿前后方向设有滑道,两侧滑道内均设置有三个U型板,每个U型板下翼缘板滑动连接在滑道内,每个U型板上翼缘板设置在侧卧板上侧,侧卧板一侧的三个U型板上翼缘板沿前后方向分别连接有背部固定板、腰部固定板和臀部固定板,侧卧板另一侧的一个U型板腹板后部连接有臂部置放板,其他两个U型板上翼缘板沿前后方向分别连接有胸部固定板和腹部固定板,背部固定板、腰部固定板、臀部固定板、胸部固定板和腹部固定板均沿竖向方向设置,臂部置放板水平设置且与侧卧板平齐,侧卧板上表面两侧边沿开有若干定位孔,每个U型板上翼缘板上穿设有定位销,侧卧板前部通过连接带连接有头部枕垫,侧卧板后部通过连接带连接有膝部保护带和踝部保护带,其中膝部保护带设置在连接带中部,其中踝部保护带设置在连接带后部。背部固定板内侧、腰部固定板内侧、臀部固定板内侧、胸部固定板内侧、腹部固定板内侧、臂部置放板上侧、头部枕垫上侧和侧卧板上表面均设有海绵软垫,膝部保护带内侧和踝部保护带内侧均设有布质软垫。头部枕垫中部设有耳朵置放孔。膝部保护带和踝部保护带设有魔术贴。侧卧板内设有硅橡胶加热板。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设置的背部固定板、腰部固定板、臀部固定板、胸部固定板、臂部置放板和腹部固定板均可以拆卸以及安装,根据患者的个体体型差异,安装在合适的位置,从而将患者身体固定;头部枕垫上设有的耳部置放孔可以在患者侧卧时减少耳朵的受压,使患者手术时更加舒适,防止压伤;侧卧板后部通过连接带连接的膝部保护带可通过魔术贴缠绕在患者下侧膝部,减少患者两条腿膝部之间的受压,踝部保护带可通过魔术贴缠绕在患者下侧脚踝部,减少患者两个脚踝部之间的受压;侧卧板一侧设有的臂部放置板,可用于放置患者手臂;侧卧板内设有硅橡胶加热板,可以在患者进行手术时进行体温维持。综上所述,采用该技术在患者进行侧卧位手术时不仅可以固定好患者身体,而且可以保护患者耳部、膝部、脚踝部,防止压伤,且能给予一定的体温维持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侧卧位术中用保护装置,包括侧卧板1,侧卧板1两侧面沿前后方向设有滑道2,两侧滑道2内均设置有三个U型板3,每个U型板3下翼缘板滑动连接在滑道2内,每个U型板3上翼缘板设置在侧卧板1上侧,侧卧板1一侧的三个U型板3上翼缘板沿前后方向分别连接有背部固定板4、腰部固定板5和臀部固定板6,侧卧板1另一侧的一个U型板3腹板后部连接有臂部置放板17,其他两个U型板3上翼缘板沿前后方向分别连接有胸部固定板7和腹部固定板8,背部固定板4、腰部固定板5、臀部固定板6、胸部固定板7和腹部固定板8均沿竖向方向设置,臂部置放板17水平设置且与侧卧板1平齐,侧卧板1上表面两侧边沿开有若干定位孔9,每个U型板3上翼缘板上穿设有定位销10,侧卧板1前部通过连接带16连接有头部枕垫11,侧卧板1后部通过连接带16连接有膝部保护带12和踝部保护带13,其中膝部保护带12设置在连接带16中部,其中踝部保护带13设置在连接带16后部。背部固定板4内侧、腰部固定板5内侧、臀部固定板6内侧、胸部固定板7内侧、腹部固定板8内侧、臂部置放板17上侧、头部枕垫11上侧和侧卧板1上表面均设有海绵软垫,膝部保护带12内侧和踝部保护带13内侧均设有布质软垫。头部枕垫11中部设有耳朵置放孔14。膝部保护带12和踝部保护带13设有魔术贴。侧卧板1内设有硅橡胶加热板。其中臀部固定板6和腹部固定板8上的海绵软垫设置为凹陷状,腰部固定板5、背部固定板4、胸部固定板7均为突出状,贴合人体的体型。背部固定板4、腰部固定板5、臀部固定板6、胸部固定板7、腹部固定板8和臂部置放板17均可以拆卸下来重新安装,故患者既可左侧卧,也可右侧卧。在使用该技术时,患者侧卧在侧卧板1上,面朝右侧,通过将U型板3下翼缘板插入滑道内,前后滑动,使臀部固定板6置于患者臀部位置,使腰部固定板5置于患者腰部位置,使背部固定板4置于患者背部位置,使胸部固定板7置于患者胸前位置,使腹部固定板8置于患者腹部位置,使臂部置放板17置于与患者手臂对应的位置,然后把每个U型板3上的定位销10插入侧卧板1上表面两侧边沿的定位孔9内,患者头部枕在头部枕垫11上,耳朵置于耳朵置放孔14内,然后将膝部保护带12通过魔术贴固定在患者膝盖部位,将踝部保护带13通过魔术贴固定在患者踝关节部位,即可进行侧卧位手术;在患者进行手术时,可打开硅橡胶加热板对患者体温进行维持。本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侧卧位术中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侧卧板,侧卧板两侧面沿前后方向设有滑道,两侧滑道内均设置有三个U型板,每个U型板下翼缘板滑动连接在滑道内,每个U型板上翼缘板设置在侧卧板上侧,侧卧板一侧的三个U型板上翼缘板沿前后方向分别连接有背部固定板、腰部固定板和臀部固定板,侧卧板另一侧的一个U型板腹板后部连接有臂部置放板,其他两个U型板上翼缘板沿前后方向分别连接有胸部固定板和腹部固定板,背部固定板、腰部固定板、臀部固定板、胸部固定板和腹部固定板均沿竖向方向设置,臂部置放板水平设置且与侧卧板平齐,侧卧板上表面两侧边沿开有若干定位孔,每个U型板上翼缘板上穿设有定位销,侧卧板前部通过连接带连接有头部枕垫,侧卧板后部通过连接带连接有膝部保护带和踝部保护带,其中膝部保护带设置在连接带中部,其中踝部保护带设置在连接带后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侧卧位术中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侧卧板,侧卧板两侧面沿前后方向设有滑道,两侧滑道内均设置有三个U型板,每个U型板下翼缘板滑动连接在滑道内,每个U型板上翼缘板设置在侧卧板上侧,侧卧板一侧的三个U型板上翼缘板沿前后方向分别连接有背部固定板、腰部固定板和臀部固定板,侧卧板另一侧的一个U型板腹板后部连接有臂部置放板,其他两个U型板上翼缘板沿前后方向分别连接有胸部固定板和腹部固定板,背部固定板、腰部固定板、臀部固定板、胸部固定板和腹部固定板均沿竖向方向设置,臂部置放板水平设置且与侧卧板平齐,侧卧板上表面两侧边沿开有若干定位孔,每个U型板上翼缘板上穿设有定位销,侧卧板前部通过连接带连接有头部枕垫,侧卧板后部通过连接带连接有膝部保护带和踝部保护带,其中膝部保护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卫宇寇晓平张俊娟李伟玲杨慧敏马耀玲袁梅梅谢煜王振高宗炎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