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力绷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8053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5 2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弹力绷带,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解决了止血绷带无法有效固定的技术问题。该弹力绷带包括绷带本体、连接部和紧固部,绷带本体的两端与连接部连接,连接部使得绷带本体形成一个封闭的环,紧固部可活动的设置在绷带本体中部,以使绷带本体固定在所需要的位置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提高绑扎绷带的效率,避免了医护人员反复绑扎打结的繁琐程序,而且绑扎效果好。

Elastic band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弹力绷带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弹力绷带。
技术介绍
止血绷带在手指/脚趾创面术中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操作之一,是进行手术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保证,手指,脚趾创伤部位清创手术中止血,止血绷带这个不可替代的必须品,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在临床上对于手指脚趾创伤手术常用的有两类形状的止血带;一种是传统的气压止血带,捆绑麻烦,操作复杂,反复使用易形成交叉感染。还有一种是用乳胶手套绷住止血钳卡住,其因为经济实惠,弹性又好而被广泛使用,但在使用时存在以下缺陷:1、绑扎时需要止血钳卡住,但因其弹性较大经常会弹开,就得从新绑扎,这样重复的绑扎严重影响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情绪,增加工作人员无谓的劳动强度。2、绑扎时力度难以把握,由于,又无法掌握乳胶手套在手脚趾受伤部位的松紧度,若绑扎过松止血效果不理想,若绑扎过紧,患者止血部位会有深深的勒痕,使患者感到痛苦和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力绷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止血绷带无法有效固定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弹力绷带,包括绷带本体、连接部和紧固部,所述绷带本体的两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使得所述绷带本体形成一个封闭的环,所述紧固部可活动的设置在所述绷带本体中部,以使所述绷带本体固定在所需要的位置上。优选地,所述紧固部包括固定部和插合部,所述固定部的两端与所述插合部的两端通过弹性件连接,所述固定部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插合部插入所述第一通孔,使得位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插合部之间的所述绷带本体固定。优选地,所述插合部的侧面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固定部的侧面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平行设置,所述绷带本体同时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三通孔,通过弹性使得所述绷带本体固定在述固定部与所述插合部之间。优选地,所述插合部的侧面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绷带本体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插合部插入所述第一通孔并与所述固定部卡扣连接,使得所述绷带本体固定在所述第二通孔内。优选地,所述固定部的侧面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绷带本体穿过所述第三通孔,所述插合部插入所述第一通孔并与所述固定部卡扣连接,使得所述绷带本体固定在所述第三通孔内。优选地,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插合部一体成型。优选地,在所述插合部顶部设置有防滑凸起。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包括底座和盖体,所述底座与所述盖体卡扣连接,所述绷带本体的两端卡合在所述底座与所述盖体之间。优选地,在所述底座和所述盖体上均设置有锥状凸起。优选地,所述绷带本体为乳胶管或硅胶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操作简单,快捷方便,且收紧效果好,缩短了绑扎止血带所浪费的时间,避免了医护人员反复绑扎打结的繁琐程序,省时省力,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操作做到“一按一拉一松手”,另外使用完毕之后,连接部的底座与盖体通过卡扣连接,取下绷带本体也很轻松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紧固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紧固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紧固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紧固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连接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绷带本体;2-紧固部;21-固定部;22-插合部;23-第一通孔;24-第二通孔;25-第三通孔;26-弹性件;27-卡接部;3-连接部;31-底座;32-盖体;33-卡紧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弹力绷带,包括绷带本体1、紧固部2和连接部3,绷带本体1采用的是乳胶管或硅胶管,连接部3包括包括底座31和盖体32,底座31与盖体32卡扣连接,绷带本体1的两端卡合在底座31与盖体32之间,使得绷带本体1形成一个封闭的环,紧固部2可活动的设置在绷带本体1中部,以使所述绷带本体1固定在所需要的位置上;另外,为了使得绷带本体1与连接部3卡合的更牢固,在底座31与盖体32上分别设置有卡紧部33,具体可以为锥状凸起、柱状凸起。针对紧固部2的结构设计,有以下几种方案:实施例1,紧固部2包括固定部21和插合部22,固定部21的两端与插合部22的两端通过弹性件26连接,弹性件26可以选择弹簧或者其他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固定部2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23,绷带本体1设置在固定部21和插合部22之间,此时插合部22插入第一通孔23,使得位于固定部21与插合部22之间的绷带本体1固定。在该实施例里,常态下,弹性件26使得固定部21与插合部22处于插合状态,当需要调节绷带本体1的位置时,需要使得固定部21与插合部22短暂分离,调整绷带本体1的位置,调节至合适位置之后,弹性件26使得固定部21与插合部22插合,从而固定绷带本体1,使得绷带本体1固定在固定部21和插合部22之间。此时,为了绷带本体更好的固定在固定部21和插合部22之间,可以在插合部22的底部设置有弧形凹槽。实施例2,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对紧固部2结构做了调整,紧固部2包括固定部21和插合部22,固定部21的两端与插合部22的两端通过弹性件26连接,弹性件26可以选择弹簧或者其他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固定部2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23,插合部22的侧面开设有第二通孔24,固定部21的侧面开设有第三通孔25,第三通孔25与第二通孔24平行设置,绷带本体1同时穿过第二通孔24与第三通孔25,通过弹性件26的弹性使得绷带本体1固定在固定部21与所述插合部22之间。在该实施例里,常态下,弹性件26使得绷带本体1卡紧在第二通孔24与第三通孔25之间,弹性件26处于向外张开状态,此时需要调整绷带本体1位置时,需要按压固定部21与插合部22,使得第二通孔24与第三通孔25重合区域变大,此时调节绷带本体1的位置,当调节位置完毕,松开固定部21与插合部22,通过弹性件26的弹力使得第二通孔24与第三通孔25重合区域变小,压紧绷带本体1。实施例3,紧固部2包括固定部21和插合部22,固定部21与插合部22一体成型,由塑料制成,也使得固定部21与插合部22之间具有一定的弹性;固定部2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23,插合部22的侧面开设有第二通孔24,固定部21的侧面开设有第三通孔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力绷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绷带本体、连接部和紧固部,所述绷带本体的两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使得所述绷带本体形成一个封闭的环,所述紧固部可活动的设置在所述绷带本体中部,以使所述绷带本体固定在所需要的位置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力绷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绷带本体、连接部和紧固部,所述绷带本体的两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使得所述绷带本体形成一个封闭的环,所述紧固部可活动的设置在所述绷带本体中部,以使所述绷带本体固定在所需要的位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力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部包括固定部和插合部,所述固定部的两端与所述插合部的两端通过弹性件连接,所述固定部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插合部插入所述第一通孔,使得位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插合部之间的所述绷带本体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力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合部的侧面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固定部的侧面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平行设置,所述绷带本体同时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三通孔,通过弹性使得所述绷带本体固定在述固定部与所述插合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力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合部的侧面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绷带本体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龙
申请(专利权)人:东恒天津医疗器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