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感温杯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所述感温杯组件用于具有内锅的烹饪器具,其包括杯体、固定架、感温组件以及接地引线,固定架固定设置于杯体内,感温组件设置在固定架上,并夹设于固定架与杯体之间,且接地引线固定至固定架上。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感温杯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感温组件和接地引线均通过固定架安装成一个整体,结构简单,装配效率大大提高。
Temperature sensing cup components and cooking utensils there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感温杯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本技术涉及炊具
,尤其涉及一种感温杯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饭煲通常设置有感温杯组件,其用于感测内锅底部的温度,以便电饭煲的控制装置根据感温杯组件感测的温度控制电饭煲的加热过程。感温杯组件通常包括感温线和保险丝线,在进行组装时,将感温线安装在一个固定支架上,将保险丝线安装在另一个固定支架上,最后将两个固定支架安置在感温杯内固定好。这种结构的感温杯组件,零件较多,装配比较麻烦。因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改进的感温杯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例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感温杯组件,用于具有内锅的烹饪器具,其包括杯体;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固定设置于所述杯体内;感温组件,所述感温组件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并夹设于所述固定架与所述杯体之间;以及接地引线,所述接地引线固定至所述固定架上。根据本技术的感温杯组件,所述感温组件和所述接地引线均通过所述固定架安装成一个整体,结构简单,装配效率大大提高。优选地,所述固定架上设有插脚,所述插脚与所述接地引线插接连接。由此,相比于接地引线的螺钉螺母的连接方式,装配效率更高。优选地,所述感温组件包括感温导线,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感温导线的第一安装槽,在所述固定架固定至所述杯体的状态下,所述感温导线与所述杯体的内表面贴合。由此,通过设置感温导线,所述感温导线与所述杯体的内表面贴合,可以跟准确地检测烹饪器具的内锅的温度。优选地,所述感温组件包括保险丝导线,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保险丝导线的第二安装槽,在所述固定架固定至所述杯体的状态下,所述保险丝导线与所述杯体的内表面贴合。由此,通过设置保险丝导线,在感温杯组件出现电流过大的情况时,自身熔断切断电流,起到过载保护的作用。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槽设置为成对地关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对称设置。由此,可以设置两根保险丝导线,更好地起到过载保护的作用。优选地,成对地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二安装槽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相连成波浪板状。由此,节约固定架安装在杯体内的空间,便于走线。优选地,所述固定架的两端设置有平板部,所述杯体的侧壁的内表面设置有径向凸伸的限位凸部,所述限位凸部卡设在所述平板部下侧,以将所述固定架限制在所述杯体内。由此,可通过所述平板部将所述固定架限制在所述杯体内。优选地,所述限位凸部通过冲压而形成,在所述侧壁的外表面形成与所述限位凸部对应的凹陷部。优选地,所述插脚自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壁冲压并弯折形成。由此,所述插脚与所述第二安装槽一体设置,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其包括煲体,所述煲体中设置有加热装置;内锅,所述内锅可取出地设置于所述煲体内;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感温杯组件,所述感温杯组件与所述烹饪器具的电源和控制装置电连接。根据本技术的烹饪器具,所述感温组件和所述接地引线均通过所述固定架安装成一个整体,结构简单,装配效率大大提高。附图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技术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技术。附图中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截面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感温杯组件的立体图;图3为图2所示的感温杯组件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感温杯组件的截面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实施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实施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为了彻底了解本技术实施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技术实施例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技术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例。以下,对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进行详细说明。参见图1至图3,图1为本技术的烹饪器具200的截面图;图2为图1所示的感温杯组件100的立体图,图3为图2所示的感温杯组件100的立体分解图。本技术的感温杯组件100包括杯体110、固定架120、感温组件130以及接地引线140。固定架120固定设置于杯体110内,感温组件130设置在固定架120上,并夹设于固定架120与杯体110之间,感温组件130用于感测烹饪器具200的内锅210的温度,固定架120上设有插脚121,插脚121与接地引线140电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插脚121朝背离内锅210的方向突伸,接地引线140可以构造成包括导线141、与导线141卡接的插接端子142,如图3所示,插脚121插接在接地引线140的插接端子142上。具体地,插脚121插接在插接端子142的呈U形的金属片中。根据本技术的感温杯组件,其固定架上设置与接地引线连接的插脚,使得感温组件和接地引线均通过固定架安装成一个整体,且相比于传统的接地引线的螺钉螺母的连接方式,结构简单,装配效率大大提高。感温组件130可以包括感温导线131,固定架120上可以设置有用于安装感温导线131的第一安装槽122,在固定架120固定至杯体110的状态下,位于第一安装槽122内的感温导线131与杯体110的内表面贴合。由此,感温导线131与杯体110的内表面贴合,可以更准确地检测烹饪器具200的内锅210的温度。进一步地,感温组件130还可以包括保险丝导线132,固定架120上对应地可以设置有用于安装保险丝导线132的第二安装槽123,在固定架120固定至杯体110的状态下,位于第二安装槽123内的保险丝导线132与杯体110的内表面贴合。由此,通过设置保险丝导线132,实现感温杯组件100的过载保护。进一步地,参见图3,插脚121可以自第二安装槽123的槽壁弯折突伸形成,相应使第二安装槽123形成通孔125。由此,插脚121与第二安装槽123一体设置,结构简单,便于感温杯组件100的装配。在本实施方式中,感温组件130包括两根保险丝导线132,因此,第二安装槽123可以设置为成对地关于第一安装槽122对称设置。由此,既方便保险丝导线132和感温导线131的安装,也可以起到更好地过载保护作用。优选地,这两个成对地对称设置的第二安装槽123与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感温杯组件(100),用于具有内锅(210)的烹饪器具(200),其特征在于,包括:/n杯体(110);/n固定架(120),所述固定架(120)固定设置于所述杯体(110)内;/n感温组件(130),所述感温组件(130)设置在所述固定架(120)上,并夹设于所述固定架(120)与所述杯体(110)之间;以及/n接地引线(140),所述接地引线(140)固定至所述固定架(120)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温杯组件(100),用于具有内锅(210)的烹饪器具(200),其特征在于,包括:
杯体(110);
固定架(120),所述固定架(120)固定设置于所述杯体(110)内;
感温组件(130),所述感温组件(130)设置在所述固定架(120)上,并夹设于所述固定架(120)与所述杯体(110)之间;以及
接地引线(140),所述接地引线(140)固定至所述固定架(12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温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20)上设有插脚(121),所述插脚(121)与所述接地引线(140)插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温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组件(130)包括感温导线(131),所述固定架(120)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感温导线(131)的第一安装槽(122),在所述固定架(120)固定至所述杯体(110)的状态下,所述感温导线(131)与所述杯体(110)的内表面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温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组件(130)包括保险丝导线(132),所述固定架(120)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保险丝导线(132)的第二安装槽(123),在所述固定架(120)固定至所述杯体(110)的状态下,所述保险丝导线(132)与所述杯体(110)的内表面贴合。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俊明,王红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