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可移动花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855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5 2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大型可移动花盆,包括外盆体;该所述外盆体内放置有相互分离的第一内盆、第二内盆和第三内盆;三个内盆的下端部均设置有密集的排水孔;并且所述外盆体的下端前后两侧设置有排水槽;而所述外盆体的中间部位还设置有向下凹陷的集水槽;该所述的集水槽的前后端延伸到外盆体的中间前后侧壁上,而外盆体而前后侧的排水槽则向内侧延伸与凹陷的集水槽相连通。本装置采用内外盆体分离设置的方式安放花盆,其中的内盆体装入泥土作为花盆使用,而外盆体设置为长方体结构能够与角落空间相适应;内部的三个内盆体方便种植大型植物,也可形成丛状种植或群落景观,配合室内景观设计;并且且内部的内盆体可更换搬移,方便使用。

A large movable flowerp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可移动花盆
本技术涉及室内景观
,具体涉及一种大型可移动花盆。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规模的逐渐扩大,人与自然相对隔离的程度越高,作为一种间接的补偿方式,园林应运而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绿化,进行城市室内外绿化建设。在室内景观设计中,常常会使用各式花盆种植花草进行装饰点缀。现如今市场上的花盆多为圆形花盆,外形美观却与直角的建筑设计相悖,无法利用角落空间。且室内大型花盆存在搬运困难、排水不便等问题;室内植物浇水后,传统花托中会存有水,如不经常倾倒会使植物根系腐烂;而大型花盆体积大、重量大,抬起花盆倒水较为困难,即缺乏集排水、移动、空间利用优势集一体的大型花盆,给家庭环境或办公场所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大型可移动花盆,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大型可移动花盆,包括外盆体;该所述外盆体内放置有相互分离的第一内盆、第二内盆和第三内盆;三个内盆的下端部均设置有密集的排水孔;并且所述外盆体的下端前后两侧设置有排水槽;而所述外盆体的中间部位还设置有向下凹陷的集水槽;该所述的集水槽的前后端延伸到外盆体的中间前后侧壁上,而外盆体而前后侧的排水槽则向内侧延伸与凹陷的集水槽相连通;并且所述的集水槽的前后端其中一端为开口设置,该集水槽中放置有一可从开口端抽拉分离的集水盒;该集水盒的尺寸相适应小于集水槽,集水盒贴紧在集水槽的侧壁上;三个所述的内盆的底部中间位置还均设置有排水孔洞;所述的外盆体上第二内盆设置在集水槽的正上方;而第二内盆上的排水孔洞对准集水槽的位置。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内盆、第二内盆和第三内盆均设置为上宽内窄结构;且内盆上的排水孔设置在盆体的下半端部分。作为优选,所述的外盆体的下端安装有四个万向轮组件;而所述的万向轮组件包括安装在外盆体上的万向轮支架、设置在万向轮支架上的卡槽、安装在卡槽内的万向轮卡簧以及与万向轮卡簧安装成一体的万向轮。作为优选,所述的外盆体的底面中间位置处还设置有中央孔洞。作为优选,所述的外盆体的底部两侧设置为均向中间的集水槽倾斜设置。作为优选,所述的内盆体设置为长方体结构。有益效果: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装置采用内外盆体分离设置的方式安放花盆,其中的内盆体装入泥土作为花盆使用,而外盆体设置为长方体结构能够与角落空间相适应;内部的三个内盆体方便种植大型植物,也可形成丛状种植或群落景观,配合室内景观设计;并且且内部的内盆体可更换搬移,方便使用;(2)本装置中内盆侧面下部和底面设有密集小孔,底部中央设有排水孔洞,使土壤透气,排水方便;且内盆体上宽下窄,有利于水分和养料向下汇集,并且能够使三个内盆体相互分离隔开,方便排水和透气,避免积水烂根;(3)本装置中在外盆体的两侧设置有两条排水槽,中间部位设置向下凹陷的集水槽;而集水槽内设置一个可抽离的集水盒;内盆体内的多余的水流出后,会从两侧的排水槽流向中间的集水槽,集水盒内的水积满后,集水盒可从外侧抽离,将水倾倒后,再安装在集水槽内,避免水集聚在外盆体内,避免积水烂根;(4)本装置中在外盆体的外部还安装有四个万向轮组件;万向轮组件由万向轮支架、万向轮支架上的卡槽、安装在卡槽内的万向轮卡簧以及与万向轮卡簧安装成一体的万向轮构成;整体结构为卡槽式的卡装结构,方便拆卸安装,更换配件,并能够带动整体结构移动,十分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内盆体安装图;图3为本技术内盆体结构图;图4为图3仰视图;图5为本技术俯视图;图6为图1中A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大型可移动花盆,包括外盆体1;该外盆体1内放置有相互分离的第一内盆11、第二内盆12和第三内盆13;三个内盆的下端部均设置有密集的排水孔2;并且外盆体1的下端前后两侧设置有排水槽3;而外盆体1的中间部位还设置有向下凹陷的集水槽4;该集水槽4的前后端延伸到外盆体1的中间前后侧壁上,而外盆体1而前后侧的排水槽3则向内侧延伸与凹陷的集水槽4相连通;并且集水槽4的前后端其中一端为开口设置,该集水槽4中放置有一可从开口端抽拉分离的集水盒5;该集水盒5的尺寸相适应小于集水槽4,集水盒5贴紧在集水槽4的侧壁上;三个内盆的底部中间位置还均设置有排水孔洞6;外盆体1上第二内盆12设置在集水槽4的正上方;而第二内盆12上的排水孔洞6对准集水槽4的位置。第一内盆11、第二内盆12和第三内盆13均设置为上宽内窄结构;且内盆上的排水孔2设置在盆体的下半端部分;外盆体1的下端安装有四个万向轮组件102;而万向轮组件102包括安装在外盆体1上的万向轮支架7、设置在万向轮支架7上的卡槽8、安装在卡槽8内的万向轮卡簧9以及与万向轮卡簧9安装成一体的万向轮10。外盆体1的底面中间位置处还设置有中央孔洞101;外盆体1的底部两侧设置为均向中间的集水槽倾斜设置;内盆体1设置为长方体结构。本装置采用内外盆体分离设置的方式安放花盆,其中的内盆体装入泥土作为花盆使用,而外盆体设置为长方体结构能够与角落空间相适应;内部的三个内盆体方便种植大型植物,也可形成丛状种植或群落景观,配合室内景观设计;并且且内部的内盆体可更换搬移,方便使用。本装置中内盆侧面下部和底面设有密集小孔,底部中央设有排水孔洞,使土壤透气,排水方便;且内盆体上宽下窄,有利于水分和养料向下汇集,并且能够使三个内盆体相互分离隔开,方便排水和透气,避免积水烂根。本装置中在外盆体的两侧设置有两条排水槽,中间部位设置向下凹陷的集水槽;而集水槽内设置一个可抽离的集水盒;内盆体内的多余的水流出后,会从两侧的排水槽流向中间的集水槽,集水盒内的水积满后,集水盒可从外侧抽离,将水倾倒后,再安装在集水槽内,避免水集聚在外盆体内,避免积水烂根。本装置中在外盆体的外部还安装有四个万向轮组件;万向轮组件由万向轮支架、万向轮支架上的卡槽、安装在卡槽内的万向轮卡簧以及与万向轮卡簧安装成一体的万向轮构成;整体结构为卡槽式的卡装结构,方便拆卸安装,更换配件,并能够带动整体结构移动,十分方便。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可移动花盆,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盆体(1);该所述外盆体(1)内放置有相互分离的第一内盆(11)、第二内盆(12)和第三内盆(13);三个内盆的下端部均设置有密集的排水孔(2);并且所述外盆体(1)的下端前后两侧设置有排水槽(3);而所述外盆体(1)的中间部位还设置有向下凹陷的集水槽(4);该所述的集水槽(4)的前后端延伸到外盆体(1)的中间前后侧壁上,而外盆体(1)而前后侧的排水槽(3)则向内侧延伸与凹陷的集水槽(4)相连通;并且所述的集水槽(4)的前后端其中一端为开口设置,该集水槽(4)中放置有一可从开口端抽拉分离的集水盒(5);该集水盒(5)的尺寸相适应小于集水槽(4),集水盒(5)贴紧在集水槽(4)的侧壁上;三个所述的内盆的底部中间位置还均设置有排水孔洞(6);所述的外盆体(1)上第二内盆(12)设置在集水槽(4)的正上方;而第二内盆(12)上的排水孔洞(6)对准集水槽(4)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可移动花盆,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盆体(1);该所述外盆体(1)内放置有相互分离的第一内盆(11)、第二内盆(12)和第三内盆(13);三个内盆的下端部均设置有密集的排水孔(2);并且所述外盆体(1)的下端前后两侧设置有排水槽(3);而所述外盆体(1)的中间部位还设置有向下凹陷的集水槽(4);该所述的集水槽(4)的前后端延伸到外盆体(1)的中间前后侧壁上,而外盆体(1)而前后侧的排水槽(3)则向内侧延伸与凹陷的集水槽(4)相连通;并且所述的集水槽(4)的前后端其中一端为开口设置,该集水槽(4)中放置有一可从开口端抽拉分离的集水盒(5);该集水盒(5)的尺寸相适应小于集水槽(4),集水盒(5)贴紧在集水槽(4)的侧壁上;三个所述的内盆的底部中间位置还均设置有排水孔洞(6);所述的外盆体(1)上第二内盆(12)设置在集水槽(4)的正上方;而第二内盆(12)上的排水孔洞(6)对准集水槽(4)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可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子涵丁彦芬蔡慧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