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吊顶,包括底板、立板和顶板,所述底板包括第一主板、第一连接板和固定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固定连接板分别垂直设于所述主板的相对侧壁上;所述立板包括第二主板、第一接触板、第二接触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顶板包括第一竖板、第一横板、第二竖板、第三连接板、第二横板、第三竖板和第三横板,所述第一竖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板的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二竖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板的另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一竖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侧壁相接触,所述第一竖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通过龙骨卡接件连接。具有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的优点。
A combined cei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吊顶
本技术涉及吊顶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组合式吊顶。
技术介绍
传统的集成吊顶都是出于一个平面、无法满足现实情况所需、并造型单一缺乏美感,而使用实木根本就不可能完成梁里面加灯带效果,加上实木制作破坏树木,并且不防火、不防潮、不防水、不防霉、时间久了还容易被虫蛀、开裂变形,影响美观。并且制作过程中涉及到喷漆等工艺不环保,制作完成后只能是固定样式,实木的本身成本高昂,木纹纹理、色彩不协调大大影响装修时客户想要达到的效果,客户想要更多的样式,可能就要考验工人师傅的技术了。我公司专利技术多种梁加灯带、条扣等采用铝合金为原材料,完全避免此类问题,而且还具有轻便、易安装、防火、不变色、图案边条多样等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式吊顶,具有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式吊顶,包括底板、立板和顶板,所述底板包括第一主板、第一连接板和固定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固定连接板分别垂直设于所述主板的相对侧壁上;所述立板包括第二主板、第一接触板、第二接触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接触板和第二接触板分别设于所述第二主板的两端,且该第一接触板和第二接触板相背离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板竖直设于所述第一接触板远离第二主板的一端;所述第一接触板与所述第一主板的顶部相接触,所述第二连接板和第一连接板的一侧壁相接触;所述顶板包括第一竖板、第一横板、第二竖板、第三连接板、第二横板、第三竖板和第三横板,所述第一竖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板的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二竖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板的另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二竖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另一端倾斜设置,并远离所述第一竖板和第一横板,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横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竖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横板的另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三竖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横板的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三横板朝向所述第一竖板设置;所述第一竖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侧壁相接触,所述第一竖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通过龙骨卡接件连接。将吊顶设置成底板、立板和顶板,是为了方便安装。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和固定连接板的朝向一致。使得安装后更加美观。优选的,所述固定连接板远离第一连接板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墙钉固定件。在固定连接板上设置第一墙钉固定件是为了方便安装。优选的,所述第二接触板远离所述第一接触板的一侧面上设有第二墙钉固定件。第二接触板上设置第二墙钉固定件是为了便于安装。优选的,所述底板、立板和顶板均为铝合金板。底板、立板和顶板均为铝合金板使得该吊顶整体相比于实木吊顶重量更轻。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将吊顶设置成底板、立板和顶板,是为了方便安装。(2)第一连接板和固定连接板的朝向一致;使得安装后更加美观。(3)在固定连接板上设置第一墙钉固定件是为了方便安装。(4)第二接触板上设置第二墙钉固定件是为了便于安装。(5)底板、立板和顶板均为铝合金板使得该吊顶整体相比于实木吊顶重量更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组合式吊顶的实施例的底板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组合式吊顶的实施例的立板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组合式吊顶的实施例的底板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的组合式吊顶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的组合式吊顶的实施例的吊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2、立板;3、顶板;1-1、第一主板;1-2、第一连接板;1-3、固定连接件;2-1、第二主板;2-2、第一接触板;2-3、第二接触板;2-4、第二连接板;3-1、第一竖板;3-2、第一横板;3-3、第二竖板;3-4、第三连接板;3-5、第二横板;3-6、第三竖板;3-7、第三横板;4、龙骨卡接件;5、第一墙钉固定件;6、第二墙钉固定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5所示,一种组合式吊顶,包括底板1、立板2、顶板3和收条板,所述底板1包括第一主板1-1和第一连接板1-2,所述第一连接板1-2垂直设于所述主板的一侧壁;所述立板2包括第二主板2-1、第一接触板2-2、第二接触板2-3和第二连接板2-4,所述第一接触板2-2和第二接触板2-3分别设于所述第二主板2-1的两端,且该第一接触板2-2和第二接触板2-3相背离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板2-4竖直设于所述第一接触板2-2远离第二主板2-1的一端;所述第一接触板2-2与所述第一主板1-1的顶部相接触,所述第二连接板2-4和第一连接板1-2的一侧壁相接触;所述顶板3包括第一竖板3-1、第一横板3-2、第二竖板3-3、第三连接板3-4、第二横板3-5、第三竖板3-6和第三横板3-7,所述第一竖板3-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板3-2的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二竖板3-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板3-2的另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一竖板3-1和第二竖板3-3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二竖板3-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板3-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3-4的另一端倾斜设置,并远离所述第一竖板3-1和第一横板3-2,所述第三连接板3-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横板3-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竖板3-6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横板3-5的另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三竖板3-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横板3-7的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三横板3-7朝向所述第一竖板3-1设置;所述第一竖板3-1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2的另一侧壁相接触,所述第一竖板3-1、第一连接板1-2和第二连接板2-4通过龙骨卡接件4连接。将继承吊顶设置成底板1、立板2和顶板3,是为了方便安装。实施例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第一连接板1-2和固定连接板的朝向一致。使得安装后更加美观。实施例3: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固定连接板远离第一连接板1-2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墙钉固定件5。在固定连接板上设置第一墙钉固定件5是为了方便安装。实施例4: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第二接触板2-3远离所述第一接触板2-2的一侧面上设有第二墙钉固定件6。第二接触板2-3上设置第二墙钉固定件6是为了便于安装。实施例5: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底板1、立板2和顶板3均为铝合金板。底板1、立板2和顶板3均为铝合金板使得该吊顶整体相比于实木吊顶重量更轻。该集成吊顶的整体结构均采用铝合金制成,相比于实木吊顶具有重量结构轻、同时不易燃烧等优点,同时在组装时可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选择不同的收条板进行组装,同时还可根据客户需求对吊顶进行着色或描绘图案等。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吊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立板和顶板,所述底板包括第一主板、第一连接板和固定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固定连接板分别垂直设于所述主板的相对侧壁上;/n所述立板包括第二主板、第一接触板、第二接触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接触板和第二接触板分别设于所述第二主板的两端,且该第一接触板和第二接触板相背离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板竖直设于所述第一接触板远离第二主板的一端;所述第一接触板与所述第一主板的顶部相接触,所述第二连接板和第一连接板的一侧壁相接触;/n所述顶板包括第一竖板、第一横板、第二竖板、第三连接板、第二横板、第三竖板和第三横板,所述第一竖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板的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二竖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板的另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二竖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另一端倾斜设置,并远离所述第一竖板和第一横板,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横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竖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横板的另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三竖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横板的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三横板朝向所述第一竖板设置;所述第一竖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侧壁相接触,所述第一竖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通过龙骨卡接件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吊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立板和顶板,所述底板包括第一主板、第一连接板和固定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固定连接板分别垂直设于所述主板的相对侧壁上;
所述立板包括第二主板、第一接触板、第二接触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接触板和第二接触板分别设于所述第二主板的两端,且该第一接触板和第二接触板相背离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板竖直设于所述第一接触板远离第二主板的一端;所述第一接触板与所述第一主板的顶部相接触,所述第二连接板和第一连接板的一侧壁相接触;
所述顶板包括第一竖板、第一横板、第二竖板、第三连接板、第二横板、第三竖板和第三横板,所述第一竖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板的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二竖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板的另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二竖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另一端倾斜设置,并远离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润邦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