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立柱连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377951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1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框架立柱连接系统,包括连接件和框架立柱,在工字型钢结构上安装连接件,在连接件上安装框架立柱,在框架立柱上安装玻璃幕墙单元,工字型钢结构的外端板上开设有竖向的腰型孔,连接件与工字型钢结构的配合面开设有横向的腰型孔,通过腰型孔内对应的螺栓调整连接件的上下、左右位置;连接件与框架立柱的配合面开设有横向的腰型孔,通过腰型孔内对应的螺栓调整框架立柱的前后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工字型钢结构上安装连接件,在连接件上安装框架立柱,实现框架立柱及幕墙单元的三维空间位置调整,上述结构主要采用螺栓连接,可降低需要焊接的工作量,同时,两个外扣盖使框架立柱连接处的外观更加美观。

Frame column connec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框架立柱连接系统
本技术涉及建筑幕墙设施领域,尤其是一种框架立柱连接系统。
技术介绍
建筑幕墙是指由支承结构体系与面板组成的、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或自身能适应主体结构位移、不分担主体结构所受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性结构。现有技术中玻璃幕墙单元安装在框架立柱上,框架立柱与焊接在土建结构上的钢角码连接固定,而这些钢角码通常容易暴露在外部影响建筑外观。而且钢角码需要现场焊接固定,在安装框架立柱时无法进行空间位置调整,给安装带来了十分的不便。在实际的工程中,往往需要对框架立柱上的玻璃幕墙单元进行调整,利用现有技术较难实现。另外,钢角码需要现场焊接,给施工造成了很大的难度,容易造成焊接不牢固或施工出现偏差而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建筑幕墙中框架立柱采用钢角码做连接件存在的无法进行空间位置调整、现场焊接施工难度大、暴露在外部影响外观及存在安全隐患等缺点,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的框架立柱连接系统,能够在安装时调整框架立柱及幕墙单元的三维空间位置,降低需要焊接的工作量,同时将连接零件隐藏在框架立柱的内部,使框架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框架立柱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件(4)和框架立柱(1),在工字型钢结构(8)上安装连接件(4),在连接件(4)上安装框架立柱(1),在框架立柱(1)上安装玻璃幕墙单元,工字型钢结构(8)的外端板上开设有竖向的腰型孔,连接件(4)与工字型钢结构(8)的配合面开设有横向的腰型孔,通过腰型孔内对应的螺栓调整连接件(4)的上下、左右位置;连接件(4)与框架立柱(1)的配合面开设有横向的腰型孔,通过腰型孔内对应的螺栓调整框架立柱(1)的前后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框架立柱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件(4)和框架立柱(1),在工字型钢结构(8)上安装连接件(4),在连接件(4)上安装框架立柱(1),在框架立柱(1)上安装玻璃幕墙单元,工字型钢结构(8)的外端板上开设有竖向的腰型孔,连接件(4)与工字型钢结构(8)的配合面开设有横向的腰型孔,通过腰型孔内对应的螺栓调整连接件(4)的上下、左右位置;连接件(4)与框架立柱(1)的配合面开设有横向的腰型孔,通过腰型孔内对应的螺栓调整框架立柱(1)的前后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立柱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工字型钢结构(8)的外端板上的腰型孔、连接件(4)与工字型钢结构(8)的配合面的腰型孔、连接件(4)与框架立柱(1)的配合面的腰型孔的数量均为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立柱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连接件(4)呈“∏”字型,包括第一板(12)、第二板(13)及第三板(14),第二板(13)和第三板(14)垂直连接在第一板(12)上,且第二板(13)和第三板(14)相互平行,第一板(12)贴靠固定在工字型钢结构(8)的外端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框架立柱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板(13)和第三板(14)之间的第一板(12)上开设有横向的腰型孔,对应的螺栓穿过前垫片(7)、第一板(12)的腰型孔、工字型钢结构(8)的腰型孔、后垫片(9)后与螺母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框架立柱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前垫片(7)和第一板(12)的接触面上均设有相互配合的锯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泉飞周祖庆朱燕明高培军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恒尚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