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宇增压水箱体,其包括:水箱本体(1),进水管(2),左增压泵(3),右增压泵(4)构成,所述水箱本体(1)顶部设置有进水管(2),所述水箱本体(1)底部设有左增压泵室(5)和右增压泵室(6),所述左增压泵室(5)和右增压泵室(6)内分别设置有左增压泵(3)和右增压泵(4),所述水箱本体(1)底部设有左过滤器(3‑1)和右过滤器(4‑1),所述左过滤器(3‑1)与左增压泵(3)的进水管相连,所述左增压泵(3)的出水口与左增压出水管(3‑2)相连,所述右过滤器(4‑1)与右增压泵(4)的进水管相连,所述右增压泵(4)的出水口与右增压出水管(4‑2)相连。
A building pressurized water tank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楼宇增压水箱体
本技术属于楼宇增压水箱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楼宇增压水箱体。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本申请人投放市场的增压水箱其增压水泵有且仅有一台,而且该水泵还位于水箱体的外面,日晒夜露,导致该水泵使用寿命不长,一旦该增压水泵损坏,会导致整个楼宇住户面临停水的危险。另外市面上本申请人投放市场的增压水箱体其内外壁均为平面结构,这种结构的水箱体耐压成度较小易产生变形,向外鼓包,使得该水箱体使用寿命缩短。综上所述,为克服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研究一款楼宇增压水箱体就有着十分必要的现实意义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楼宇增压水箱体,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楼宇增压水箱体,其特征包括:水箱本体(1),进水管(2),左增压泵(3),右增压泵(4)构成,所述水箱本体(1)顶部设置有进水管(2),所述水箱本体(1)底部设有左增压泵室(5)和右增压泵室(6),所述左增压泵室(5)和右增压泵室(6)内分别设置有左增压泵(3)和右增压泵(4)。优选的,所述水箱本体(1)底部设有左过滤器(3-1)和右过滤器(4-1),所述左过滤器(3-1)与左增压泵(3)的进水管相连,所述左增压泵(3)的出水口与左增压出水管(3-2)相连,所述右过滤器(4-1)与右增压泵(4)的进水管相连,所述右增压泵(4)的出水口与右增压出水管(4-2)相连。优选的,所述水箱本体(1)外围四周制作成平面结构,所述水箱本体(1)内部四壁制作成拱形结构(1-2),所述拱形结构(1-2)与水箱本体(1)外围的平面结构之间填充有保温棉(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楼宇增压水箱体,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改变了市面上目前增压水箱有且仅有一台增压水泵的局面,跟原来相比,增加了一台增压水泵,而且该两台增压水泵均位于水箱体的增压泵室内,避免了日晒夜露以及风吹雨打,延长该水泵的使用寿命,两台增压水泵交替使用,或同时使用,即使有一台增压水泵损坏,而另一台还能使用,不会面临整个楼宇住户面临停水的危险。改变了原增压水箱体其内外壁均为平面结构的局面,使其内部制作成拱形结构,利用这一结构特点,在相同材料情况下,这种拱形结构的水箱体耐压且不易产生变形,不会向外鼓包,使得该水箱体使用寿命得以延长,更换周期增大,减小维修维护成本。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楼宇增压水箱体正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楼宇增压水箱体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未改进之前的老式楼宇增压水箱体的正截面示意图。图中:水箱本体(1),进水管(2),左增压泵(3),右增压泵(4),左增压泵室(5)和右增压泵室(6),左过滤器(3-1)和右过滤器(4-1),左增压出水管(3-2),右增压出水管(4-2),拱形结构(1-2),保温棉(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楼宇增压水箱体,其特征包括:水箱本体1,进水管2,左增压泵3,右增压泵4构成,所述水箱本体1顶部设置有进水管2,所述水箱本体1底部设有左增压泵室5和右增压泵室6,所述左增压泵室5和右增压泵室6内分别设置有左增压泵3和右增压泵4。本技术,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水箱本体1底部设有左过滤器3-1和右过滤器4-1,所述左过滤器3-1与左增压泵3的进水管相连,所述左增压泵3的出水口与左增压出水管3-2相连,所述右过滤器4-1与右增压泵4的进水管相连,所述右增压泵4的出水口与右增压出水管4-2相连。本技术,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水箱本体1外围四周制作成平面结构,所述水箱本体1内部四壁制作成拱形结构1-2,所述拱形结构1-2与水箱本体1外围的平面结构之间填充有保温棉1-1。本技术的使用流程如下:当一台增压水泵突然损坏时,可以启用另一台增压水泵,保证住户用水安全。当水箱体内储存有足够的水量时,因内壁为拱形结构,耐压增强,使得水箱体不容易产生变形。改变了原增压水泵在水箱体外的这种结构,使得增压水泵隐藏在增压泵室内,不被日晒雨淋,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成本。尽管已揭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楼宇增压水箱体,其特征包括:水箱本体(1),进水管(2),左增压泵(3),右增压泵(4)构成,所述水箱本体(1)顶部设置有进水管(2),所述水箱本体(1)底部设有左增压泵室(5)和右增压泵室(6),所述左增压泵室(5)和右增压泵室(6)内分别设置有左增压泵(3)和右增压泵(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宇增压水箱体,其特征包括:水箱本体(1),进水管(2),左增压泵(3),右增压泵(4)构成,所述水箱本体(1)顶部设置有进水管(2),所述水箱本体(1)底部设有左增压泵室(5)和右增压泵室(6),所述左增压泵室(5)和右增压泵室(6)内分别设置有左增压泵(3)和右增压泵(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楼宇增压水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本体(1)底部设有左过滤器(3-1)和右过滤器(4-1),所述左过滤器(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涛,李诗彬,季明波,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亿通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