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堆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731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堆渣结构,包括位于下游水位以下的碎石护脚,位于下游水位以上的碎石护坡,所述碎石护脚由石渣中粒径大于Φ的碎石填筑形成,石渣中的其余碎石形成碎石护坡;碎石护坡表面铺设钢筋混凝土板;碎石护脚设于土工布上;碎石护坡与钢筋混凝土板之间设有排水盲沟;排水盲沟伸入碎石护坡中,且排水盲沟外包土工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是:1、渣场布置在下游河道,可减少渣场及其连接道路的征地和移民等费用;2、临近工程开挖区,减少了弃渣运距;3、实施简单的排水及其防护措施,减少了渣场工程防护量;4、通过在下游河岸回填石渣,修整了坡面,提高了安全性能。

A sla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堆渣结构
本技术属于水电水利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堆渣结构。
技术介绍
在修建水工大坝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弃渣。这些弃渣都需要区域来消纳。此时,通常会选择一些天然溪沟作为堆渣场,有的溪沟远离施工区域,这样就需要额外增加征地移民、环境保护、远距离运输等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堆渣结构,在坝址下游的开阔河床进行堆渣,能够降低因堆渣产生的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堆渣结构,其结构特点是包括位于下游水位以下的碎石护脚,位于下游水位以上的碎石护坡,所述碎石护脚由石渣中粒径大于Φ的碎石填筑形成,石渣中的其余碎石形成碎石护坡;碎石护坡表面铺设钢筋混凝土板。进一步地,还包括土工布,碎石护脚设于土工布上。进一步地,碎石护坡与钢筋混凝土板之间设有排水盲沟。进一步地,排水盲沟伸入碎石护坡中,且排水盲沟外包土工布。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排水盲沟外端的用于固定排水盲沟与土工布的钢丝,设于排水盲沟内端的用于包裹排水盲沟的砂子。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是:1、渣场布置在下游河道,可减少渣场及其连接道路的征地和移民等费用;2、临近工程开挖区,减少了弃渣运距;3、实施简单的排水及其防护措施,减少了渣场工程防护量;4、通过在下游河岸回填石渣,修整了坡面,提高了安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图3为图2中B部的放大图。<br>其中,1-原地面;2-碎石护脚;3-钢筋混凝土板;4-土工布;5-排水盲沟;6-碎石护坡;7-钢丝;8-砂子。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堆渣结构包括位于下游水位以下的碎石护脚2,位于下游水位以上的碎石护坡6,所述碎石护脚2由石渣中粒径大于Φ的碎石填筑形成,石渣中的其余碎石形成碎石护坡6;碎石护坡6表面铺设钢筋混凝土板3护面。堆渣结构还包括土工布4,碎石护脚2设于土工布4上。碎石护坡6与钢筋混凝土板3之间设有排水盲沟5,做好排水。排水盲沟5伸入碎石护坡6中,且排水盲沟5外包土工布4。堆渣结构还包括设于排水盲沟5外端的用于固定排水盲沟5与土工布4的钢丝7,设于排水盲沟5内端的用于包裹排水盲沟5的砂子8。本技术堆渣结构的形成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对下游河道原地面1进行简单的清理。清除坡面的杂草和危岩体等,清除底面的覆盖层。2.在不影响安全的前提下,对下游开阔河床进行堆渣。根据石渣的物理力学特性选择堆渣的坡比,一般为1:1.5~1:3均可。将堆渣的外表面进行修理平整。对于位于下游水位以下的部位,先铺设一层土工布4,再在土工布4上利用石渣中粒径大于Φ的碎石填筑形成碎石护脚2。对于位于下游水位以上的部位,利用石渣中的其余碎石填筑形成碎石护坡6。碎石护脚2应满足抗冲的要求,应填筑密实,其外露面需修理平整,使坡度顺直。碎石护脚2索亚的土工布4应深入钢筋混凝土板3中一定深度,以不少于1m为宜。3.在下游水位以上的部位,在碎石护坡6表面铺设钢筋混凝土板3。钢筋混凝土板3深入碎石护脚2中1~2m。在碎石护坡6与钢筋混凝土板3之间设置排水盲沟5。在排水盲沟5外包设土工布4,其中排水盲沟5伸入碎石护坡6中。在排水盲沟5外端用钢丝7绑扎固定排水盲沟5与土工布4,排水盲沟5内端用砂子8包裹。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局限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堆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下游水位以下的碎石护脚(2),位于下游水位以上的碎石护坡(6),所述碎石护脚(2)由石渣中粒径大于Φ的碎石填筑形成,石渣中的其余碎石形成碎石护坡(6);碎石护坡(6)表面铺设钢筋混凝土板(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堆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下游水位以下的碎石护脚(2),位于下游水位以上的碎石护坡(6),所述碎石护脚(2)由石渣中粒径大于Φ的碎石填筑形成,石渣中的其余碎石形成碎石护坡(6);碎石护坡(6)表面铺设钢筋混凝土板(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渣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土工布(4),碎石护脚(2)设于土工布(4)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渣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娟刘昊陈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