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开瓶功能的带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515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开瓶功能的带扣,包括扣体,所述扣体包括带体固定部、开瓶功能部和抵挡部,所述带体固定部以及开瓶功能部之间设有连接部,连接部与带体固定部之间弯折设置,连接部与开瓶功能部之间弯折设置,且带体固定部与开瓶功能部相对于连接部的弯折方向相反,抵挡部与开瓶功能部的一端相连,且抵挡部与开瓶功能部弯折设置,抵挡部与连接部相对于开瓶功能部弯折方向相反,带体固定部包括本体,本体上设有两个以上第一通孔,开瓶功能部包括板体,板体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内壁与板体的下表面倾斜设置,且第二通孔靠近连接部的一侧向第二通孔中心方向凸出形成开瓶刀头部,实现带扣具有开瓶功能的特点。

A buckle with bottle opening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开瓶功能的带扣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扣,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开瓶功能的带扣。
技术介绍
带扣是最常见的日常生活用品之一,用于调节背带长短,市面上部分带扣整合有开瓶功能结构,但结构不完善,整合效果顾此失彼,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430005745.8,公告日为2014.11.26,其公开一种带扣,整合有开瓶功能结构外置于扣体,朝外伸出设置,开瓶功能结构的接触口采用内弧形过渡,带扣设有供背带穿过的槽,运用于背包背带上,但是由于该开瓶功能结构凸出扣体设置,在使用时,外凸设置的凸块容易刮伤人体或刮坏外界物品,另外由于开屏功能结构简单地在扣体上设有半弧形结构,从而对有些规格瓶盖的适应性差,同时开瓶功能结构与瓶盖的接触面较小,且背带仅仅通过位于开瓶功能上面的通孔进行固定,带扣对背带的咬合力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开瓶功能的带扣,结构简单,且不会对外界物体存在安全隐患,增大对带体的咬合力。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开瓶功能的带扣,包括扣体,所述扣体包括带体固定部、开瓶功能部和抵挡部,所述带体固定部以及开瓶功能部之间设有连接部,连接部与带体固定部之间弯折设置,连接部与开瓶功能部之间弯折设置,且带体固定部与开瓶功能部相对于连接部的弯折方向不同,抵挡部与开瓶功能部的一端相连,且抵挡部与开瓶功能部弯折设置,抵挡部与连接部相对于开瓶功能部弯折方向不同,带体固定部包括本体,本体上设有两个以上第一通孔,开瓶功能部包括板体,板体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内壁与板体的下表面倾斜设置,且第二通孔靠近连接部的一侧向第二通孔中心方向凸出形成开瓶刀头部。以上设置,由于扣体包括弯折设置的带体固定部以及连接部,弯折设置的连接部和开瓶功能部,弯折设置的开瓶功能部和抵挡部,且带体固定部与开瓶功能部的弯折方向不同,抵挡部与连接部的弯折方向不同,从而使得带体固定部、连接部、开瓶功能部和抵挡部形成三个弯折处,使得经过带体固定部的带体经过连接部与功能部的弯折部进行第一次作用,同时抵挡部对带体进行第二次作用,增大带扣对带体的咬合力,另外由于开瓶功能部上的第二通孔内壁倾斜设置,且第二通孔内壁向第二通孔中心方向延伸形成开瓶刀头部,从而开瓶刀头部不需要凸出开瓶功能部的板体,这样防止开瓶刀头部损坏外界物体,同时第二通孔的内壁与开瓶功能部的下表面倾斜设置,且第二通孔内壁向第二通孔中心凸出设置,使得开瓶刀头部在不用来开瓶时对带体形成一个抵接点,进一步增加带扣对带体的咬合力。进一步的,所述开瓶刀头部的上表面上设有凹陷腔,以上设置,在开瓶刀头部设有凹陷腔,一方面能方便在使用时识别带扣的正反面,另一方面能方便在开瓶时拿捏开瓶刀头部。进一步的,连接部包括连接部本体,连接部本体上设有一个以上第三通孔,由于在连接部上设有供带体穿过的第三通孔,带体可以多方向多来回的扣入通孔内,增大该扣咬合力效果。进一步的,所述抵挡部包括抵挡部本体,抵挡部本体远离开瓶功能部的一端长度小于靠近开瓶功能部一端的长度,由于抵挡部的尾部长度较短,从而减少抵挡部尾部的接触面积,增大抵挡部对带体的作用力。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向外向上倾斜设置,由于第二通孔内壁向外倾斜设置,使得带扣用于开瓶时,第二通孔能方便进入瓶盖边缘。进一步的,所述带体固定部与连接部的弯折连接处为倒圆角设置,倒圆角设置增大了带体固定部与连接部的连接处下表面面积,进而增大扣体下表面与背带的接触面积,增大了接触摩擦力,使其咬合效果更佳。进一步的,连接部与开瓶功能部的弯折连接处为倒圆角设置,倒圆角设置增大了开瓶功能部与连接部的连接处下表面面积,进而增大扣体下表面与背带的接触面积,增大了接触摩擦力,使其咬合效果更佳。进一步的,所述抵挡部与开瓶功能部的弯折连接处为倒圆角设置,倒圆角设置增大了开瓶功能部与抵挡部的连接处下表面面积,进而增大扣体下表面与背带的接触面积,增大了接触摩擦力,使其咬合效果更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正视方向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右视方向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与带体的安装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抵挡部,2-连接部,3-带体固定部,4-开瓶功能部,5-第一通孔,6-第二通孔,7-开瓶刀头部,8-凹陷腔,9-第三通孔,10-倒圆角设置,11-带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见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一种具有开瓶功能的带扣,包括扣体,所述扣体包括带体固定部3、开瓶功能部4和抵挡部1,所述带体固定部3以及开瓶功能部4之间设有连接部2,连接部2与带体固定部3之间弯折设置,连接部2与开瓶功能部4之间弯折设置,且带体固定部3与开瓶功能部4相对于连接部2的弯折方向相反,抵挡部1与开瓶功能部4的一端相连,且抵挡部1与开瓶功能部4弯折设置,抵挡部1与连接部2相对于开瓶功能部4弯折方向相反,带体固定部3包括本体,本体上设有两个以上第一通孔5,开瓶功能部4包括板体,板体上设有第二通孔6,第二通孔6的内壁向外向上倾斜设置,且第二通孔6靠近连接部2的一侧向第二通孔6中心方向凸出形成开瓶刀头部7,由于扣体包括弯折设置的带体固定部3以及连接部2,弯折设置的连接部2和开瓶功能部4,弯折设置的开瓶功能部4和抵挡部1,且带体固定部3与开瓶功能部4的弯折方向不同,抵挡部1与连接部2的弯折方向不同,从而使得带体固定部3、连接部2、开瓶功能部4和抵挡部1形成三个弯折处,使得经过带体固定部3的带体经过连接部2与功能部的弯折部进行第一次作用,同时抵挡部1对带体进行第二次作用,增大带扣对带体的咬合力,另外由于开瓶功能部4上的第二通孔6内壁倾斜设置,且第二通孔6内壁向第二通孔6中心方向延伸形成开瓶刀头部7,从而开瓶刀头部7不需要凸出开瓶功能部4的板体,这样防止开瓶刀头部7损坏外界物体,同时第二通孔6的内壁与开瓶功能部4的下表面倾斜设置,且第二通孔6内壁向第二通孔6中心凸出设置,使得开瓶刀头部7在不用来开瓶时对带体形成一个抵接点,进一步增加带扣对带体的咬合力。如图1,所述开瓶刀头部7的上表面上设有凹陷腔8,一方面能方便在使用时识别带扣的正反面,另一方面能方便在开瓶时拿捏开瓶刀头部7。如图1,连接部2包括连接部本体,连接部本体上设有一个以上第三通孔9,由于在连接部2上设有供带体穿过的第三通孔9,如图4所示,带体11可以多方向多来回的扣入通孔内,增大该扣咬合力效果。如图1,所述抵挡部1包括抵挡部1本体,抵挡部1本体远离开瓶功能部4的一端长度小于靠近开瓶功能部4一端的长度,由于抵挡部1的尾部长度较短,从而减少抵挡部1尾部的接触面积,增大抵挡部1对带体的作用力。如图1,所述第二通孔6的内壁向外向上倾斜设置,由于第二通孔6内壁向外倾斜设置,使得带扣用于开瓶时,第二通孔6能方便进入瓶盖边缘。如图2,所述带体固定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开瓶功能的带扣,包括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体包括带体固定部、开瓶功能部和抵挡部,所述带体固定部以及开瓶功能部之间设有连接部,连接部与带体固定部之间弯折设置,连接部与开瓶功能部之间弯折设置,且带体固定部与开瓶功能部相对于连接部的弯折方向相反,抵挡部与开瓶功能部的一端相连,且抵挡部与开瓶功能部弯折设置,抵挡部与连接部相对于开瓶功能部弯折方向相反,带体固定部包括本体,本体上设有两个以上第一通孔,开瓶功能部包括板体,板体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内壁与板体的下表面倾斜设置,且第二通孔靠近连接部的一侧向第二通孔中心方向凸出形成开瓶刀头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开瓶功能的带扣,包括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体包括带体固定部、开瓶功能部和抵挡部,所述带体固定部以及开瓶功能部之间设有连接部,连接部与带体固定部之间弯折设置,连接部与开瓶功能部之间弯折设置,且带体固定部与开瓶功能部相对于连接部的弯折方向相反,抵挡部与开瓶功能部的一端相连,且抵挡部与开瓶功能部弯折设置,抵挡部与连接部相对于开瓶功能部弯折方向相反,带体固定部包括本体,本体上设有两个以上第一通孔,开瓶功能部包括板体,板体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内壁与板体的下表面倾斜设置,且第二通孔靠近连接部的一侧向第二通孔中心方向凸出形成开瓶刀头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开瓶功能的带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瓶刀头部的上表面上设有凹陷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开瓶功能的带扣,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云传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壳罗沃箱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