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塔吊防爬装置
本技术涉及塔吊
,具体地涉及一种塔吊防爬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过程中,塔吊是必不可少的大型机械设备,其水平运输和垂直运输材料的重要任务。当前市面上的大多数塔吊的标准节的中间位置,都是通过设置竖直方向的爬梯,供塔吊司机或检修人员上下使用。但由于不设专人监管,现实生活中往往存在无关人士恶意攀爬,导致重大安全隐患。目前防止此类恶意攀爬的的防护措施主要是将钢筋按照一定的间距纵横方向搁置在某一层级的塔吊标准节上,再将这些有序排列的钢筋焊接成钢筋网起到防护作用。该方法虽然能起到防护作用,但是存在搭设费时费力、不美观、不能重复循环使用等缺点,且在高空搭设过程中本身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塔吊防爬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塔吊防护措施搭建效率低、不可重复使用以及搭建过程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塔吊防爬装置,所述塔吊防爬装置包括外防护装置和内防护装置;所述外防护装置与所述内防护装置位于同一平面,且与塔吊的第一标准节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塔吊防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吊防爬装置包括外防护装置和内防护装置;所述外防护装置与所述内防护装置位于同一平面,且与塔吊的第一标准节接近垂直;所述外防护装置由中心对称的四个独立的“L”形组件构成,所述四个独立的“L”形组件首尾拼合;所述的外防护装置通过与所述塔吊的第二标准节之间的连接索悬挂延展于所述塔吊的标准节的四周,所述第二标准节为所述第一标准节至少上一层的标准节;所述内防护装置位于塔吊标准节的内侧,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塔吊标准节固定连接;所述内防护装置设置有上人孔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塔吊防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吊防爬装置包括外防护装置和内防护装置;所述外防护装置与所述内防护装置位于同一平面,且与塔吊的第一标准节接近垂直;所述外防护装置由中心对称的四个独立的“L”形组件构成,所述四个独立的“L”形组件首尾拼合;所述的外防护装置通过与所述塔吊的第二标准节之间的连接索悬挂延展于所述塔吊的标准节的四周,所述第二标准节为所述第一标准节至少上一层的标准节;所述内防护装置位于塔吊标准节的内侧,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塔吊标准节固定连接;所述内防护装置设置有上人孔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吊防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组件包括第一“L”形挡板和第二“L”形挡板;所述第一“L”形挡板与所述第二“L”形挡板为相邻的两个“L”形挡板;所述第一“L”形挡板与所述第二“L”形挡板通过方通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包括所述第一“L”形挡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L”形挡板的一端同平面水平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吊防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组件包括第一“L”形挡板和第二“L”形挡板;所述第一“L”形挡板与所述第二“L”形挡板为相邻的两个“L”形挡板;所述第一“L”形挡板与所述第二“L”形挡板通过连接件水平连接;所述水平连接包括所述第一“L”形挡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L”形挡板的一端处于同一水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吊防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组件包括第一“L”形挡板和第二“L”形挡板;所述第一“L”形挡板与所述第二“L”形挡板为相邻的两个“L”形挡板;所述第一“L”形挡板与所述第二“L”形挡板通过延长板连接;所述延长板连接包括所述第一“L”形挡板的一端与所述延长板的第一端水平连接,所述延长板的第二段与所述第二“L”形挡板的一端水平连接,所述第一“L”形挡板、所述第二“L”形挡板、所述延长板处于同一水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塔吊防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形挡板包括固定合页;所述第二“L”形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平宝,蔡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弘盛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