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俯仰角度臂架钢丝绳缠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7497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俯仰角度臂架钢丝绳缠绕装置,设置在起重机臂架上,包括设置在后支架或/和前支架上的支架导向滑轮、设置在副臂顶节臂始端的导向滑轮、设置在副臂顶节臂末端的导向滑轮和设置在副臂臂头的起升滑轮组;卷扬机上缠绕的钢丝绳依次经过上述的各导向滑轮及起升滑轮组后,绳头固定于臂架上。起臂不需辅助设备,组装占用空间小,适用作业范围更广;无需辅助设备移动吊钩,钢丝绳无磨损、极大提高了臂架组装效率,使得臂架俯仰角度最大可达到270°。

A wire rope winding device for boom with large pitch ang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俯仰角度臂架钢丝绳缠绕装置
本技术涉及大俯仰角度臂架缠绕装置,属于起重机

技术介绍
随着吊装构件的大型化发展及吊装需求的多样化发展,使得履带起重机的吨位逐步增加,车体也逐步向大型化发展,这就要求履带起重机的组装空间更大,尤其是臂架需要的组装空间更大,但施工现场往往没有足够的空间进行组装,这就要求需开发新型臂架的机型,减小臂架组装空间,在有限的空间条件下完成臂头滑轮组钢丝绳缠绕及顺利完成起臂作业。传统钢丝绳缠绕方式无法实现臂架负角度俯仰,仅能在-90°至90°之间变化,若达到范围-180°至90°,结构可能干涉,且起臂时需辅助设备移动吊钩。且臂架性能越来越高,臂架越来越长,组装所需要占用的空间就更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大俯仰角度臂架钢丝绳的缠绕装置,可实现臂架大俯仰角度变化,达到缠绕后的钢丝绳从起臂状态顺利转换到吊装状态的要求,最大俯仰角度可达到270°;同时,减少了组装臂架所占空间,组装所需空间更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大俯仰角度臂架钢丝绳缠绕装置,其特征是,设置在起重机臂架上,包括设置在后支架或/和前支架上的支架导向滑轮、设置在副臂顶节臂始端的导向滑轮、设置在副臂顶节臂末端的导向滑轮和设置在副臂臂头的起升滑轮组;卷扬机上缠绕的钢丝绳依次经过上述的各导向滑轮及起升滑轮组后,绳头固定于臂架上。进一步地,所述卷扬机为一台或多台,每台卷扬机对应缠绕一根钢丝绳;每根钢丝绳均独立的缠绕在的各导向滑轮及起升滑轮组上。进一步地,起重机臂架包括一端铰接在起重机上的主臂,主臂另一端与副臂铰接。进一步地,臂架起臂前,副臂通过其与主臂的铰接点折叠在主臂下方。进一步地,臂架起臂前,卷扬机上延伸出的钢丝绳从支架导向滑轮上方、副臂顶节臂始端导向滑轮的下方、再经过副臂顶节臂末端导向滑轮下方出绳,从臂头起升滑轮组中第一定滑轮上方入绳,再经过N对动滑轮与定滑轮,绳头最后固定于臂架上。进一步地,臂架工作状态时,钢丝绳随着支架导向滑轮、副臂顶节臂始端导向滑轮、副臂顶节臂末端导向滑轮、臂头起升滑轮组的位置的转动及升高进行变化,从支架导向滑轮上方、副臂顶节臂始端导向滑轮的上方、再经过副臂顶节臂末端导向滑轮上方出绳,与臂头起升滑轮组中第一定滑轮分离,从N对动滑轮与定滑轮中的第一对动滑轮与定滑轮中的第一个动滑轮下方入绳,依次经过N对动滑轮与定滑轮,绳头最后固定于臂架上。进一步地,臂架上还设置有托绳轮,钢丝绳从起升滑轮组出绳后经托绳轮固定于臂架上。一种大俯仰角度臂架钢丝绳缠绕方法,设置在起重机臂架上,包括设置在后支架或前支架上的支架导向滑轮、设置在副臂顶节臂始端的导向滑轮、设置在副臂顶节臂末端的导向滑轮和设置在副臂臂头的起升滑轮组;卷扬机上缠绕的钢丝绳依次经过上述的各导向滑轮及起升滑轮组后,绳头固定于臂架上。进一步地,臂架起臂前,卷扬机上延伸出的钢丝绳从支架导向滑轮上方、副臂顶节臂始端导向滑轮的下方、再经过副臂顶节臂末端导向滑轮下方出绳,从臂头起升滑轮组中第一定滑轮上方入绳,再经过N对动滑轮与定滑轮,绳头最后固定于臂架上。进一步地,臂架工作状态时,钢丝绳随着支架导向滑轮、副臂顶节臂始端导向滑轮、副臂顶节臂末端导向滑轮、臂头起升滑轮组的位置的转动及升高进行变化,从支架导向滑轮上方、副臂顶节臂始端导向滑轮的上方、再经过副臂顶节臂末端导向滑轮上方出绳,与臂头起升滑轮组中第一定滑轮分离,从N对动滑轮与定滑轮中的第一对动滑轮与定滑轮中的第一个动滑轮下方入绳,依次经过N对动滑轮与定滑轮,绳头最后固定于臂架上。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1.大俯仰角度臂架缠绕方式及装置,使臂架可以折叠,且起臂不需辅助设备,组装占用空间小,适用作业范围更广;2.大俯仰角度臂架缠绕方式及装置,无需辅助设备移动吊钩,钢丝绳无磨损、极大提高了臂架组装效率;3、大俯仰角度臂架缠绕方式及装置,使得臂架俯仰角度最大可达到270°。4、大俯仰角度臂架缠绕方式及装置,型式新颖,独树一帜。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中的臂架起臂前状态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臂架起臂前钢丝绳缠绕方式;图3是本实施例中的臂架工作状态示意图;图4是图2中的臂架工作状态钢丝绳缠绕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突破了臂架钢丝绳缠绕的传统的走绳方式俯仰角度180°以内限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大俯仰缠绕及结构的布局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为大俯仰臂架缠绕方式起臂前状态,此时,主臂100一端铰接在起重机上,另一端与副臂200铰接,副臂200通过其与主臂100的铰接点折叠在主臂100下方。臂架可以实现折叠,不需要现场组装,减少了所占空间。本实施例中以2台卷扬配合2根臂架起升钢丝绳8的起重机为例进行说明。其中一根臂架起升钢丝绳8从第一卷扬1出来,依次经过后支架导向滑轮2、前支架导向滑轮3、副臂顶节臂始端导向滑轮4、副臂顶节臂末端导向滑轮5、副臂臂头起升滑轮组6,最后缠绕到吊钩7上。起升钢丝绳8经过副臂顶节臂末端导向滑轮5下方出绳,从臂头起升滑轮组6中定滑轮A上方入绳,经动滑轮B下方入绳、依次再经定滑轮C、动滑轮D、定滑轮E,与吊钩缠绕好后,经托绳轮F,绳头固定于臂架上。另一根臂架起升钢丝绳8a从第二卷扬1a出来,缠绕方式同理。通过本技术中所述大俯仰钢丝绳缠绕及装置的布局方式,能有效降低对臂架组装所占空间的限制,进而能有效减少组装所需时间。如图3,为大俯仰臂架缠绕方式臂架起到工作状态,该状态是由图1所示状态随臂架逆时针转动起臂,吊钩7离地随臂一起运动后而实现的正常吊装状态,该过程无需辅助设备移动吊钩,如图3。在起臂过程中,由于副臂顶节臂始端导向滑轮4、副臂顶节臂末端导向滑轮5、臂头起升滑轮组6的位置不断转动及升高,当副臂顶节臂始端导向滑轮4、副臂顶节臂末端导向滑轮5的位置由位于靠近第一卷扬1的前支架导向滑轮3的一侧转动至远离第一卷扬1的前支架导向滑轮3的另一侧时,分别由副臂顶节臂末端导向滑轮5下方出绳的两根臂架起升钢丝绳8位置变为了从副臂顶节臂末端导向滑轮5上方出绳,同时,臂头起升滑轮组6中的滑轮A上的钢丝绳随臂架慢慢转动,直至最终完全脱离开定滑轮A,使副臂顶节臂末端导向滑轮5上方出绳的钢丝绳,从动滑轮B下方入绳,依次再经定滑轮C、动滑轮D、定滑轮E,经托绳轮F,绳头固定于臂架上,如图4。此时,副臂200绕主臂100伸展达到吊装状态。另一根臂架起升钢丝绳8a从第二卷扬1a出来,吊装状态下同理。需要说明的是,图2、图3只是示例。卷扬数量是2台,因此,对应采用2根臂架起升钢丝绳,在其他实施例中,卷扬及对应的臂架起升钢丝绳数量也可以是其它数量;所涉及的起重机包含但不限于图中所示的起重机,只要采用该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俯仰角度臂架钢丝绳缠绕装置,其特征是,设置在起重机臂架上,包括设置在后支架或/和前支架上的支架导向滑轮、设置在副臂顶节臂始端的导向滑轮、设置在副臂顶节臂末端的导向滑轮和设置在副臂臂头的起升滑轮组;/n卷扬机上缠绕的钢丝绳依次经过上述的各导向滑轮及起升滑轮组后,绳头固定于臂架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俯仰角度臂架钢丝绳缠绕装置,其特征是,设置在起重机臂架上,包括设置在后支架或/和前支架上的支架导向滑轮、设置在副臂顶节臂始端的导向滑轮、设置在副臂顶节臂末端的导向滑轮和设置在副臂臂头的起升滑轮组;
卷扬机上缠绕的钢丝绳依次经过上述的各导向滑轮及起升滑轮组后,绳头固定于臂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俯仰角度臂架钢丝绳缠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卷扬机为一台或多台,每台卷扬机对应缠绕一根钢丝绳;每根钢丝绳均独立的缠绕在的各导向滑轮及起升滑轮组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俯仰角度臂架钢丝绳缠绕装置,其特征是,起重机臂架包括一端铰接在起重机上的主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丽陈国亮孙影余钦伟韩雷崔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机械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