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重机拼装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486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起重机拼装夹具,包括吊装笼本体以及用于对吊装笼本体进行夹持固定的吊装组件,吊装组件的另一端与起重机相连接,吊装组件包括拉环、与拉环相连接的连接杆组件、与连接杆组件固定连接的连接环、与第一连接环相连接的挡板、与挡板相连接的调节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起重机拼装夹具,便于通过吊装组件对吊装笼本体进行夹持固定,从而便于起重机对吊装笼本体进行转运,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使用精度。

A kind of crane assembling fix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起重机拼装夹具
本技术涉及夹具相关
,具体为一种起重机拼装夹具。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为建设工程的一部分,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包括厂房、剧院、旅馆、商店、学校、医院和住宅等,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等需要。在建筑工程的工作过程中,常常需要利用钢筋吊装笼对物料进行转运至相应的工作位,甚至需要吊装设备将带有物料的钢筋吊装笼进行转运。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起重机用对钢筋吊装笼的夹具由于其本身的设计特点,结构简单且使用方式单一,不便于利用夹具对钢筋吊装笼进行夹持固定,从而降低了夹具对钢筋吊装笼进行转运的精度,进而无法满足目前对起重机用对钢筋吊装笼的夹具的多种使用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起重机拼装夹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起重机拼装夹具,旨在改善现有技术中的起重机用对钢筋吊装笼的夹具由于其本身的设计特点,结构简单且使用方式单一,不便于利用夹具对钢筋吊装笼进行夹持固定,从而降低了夹具对钢筋吊装笼进行转运的精度,进而无法满足目前对起重机用对钢筋吊装笼的夹具的多种使用需求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起重机拼装夹具,包括吊装笼本体以及用于对吊装笼本体进行夹持固定的吊装组件,吊装组件的另一端与起重机相连接;吊装组件包括拉环、与拉环相连接的连接杆组件、与连接杆组件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环、与第一连接环相连接的挡板、与挡板相连接的调节杆。<br>进而便于通过吊装组件对吊装笼本体进行夹持固定,从而便于起重机对吊装笼本体进行转运,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本技术的使用精度;作为本技术的一个方面,连接杆组件由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构成,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均设置为“U”型,且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设置在吊装笼本体的两侧,从而便于使用者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与吊装笼本体的两侧相切,从而便于挡板对吊装笼本体的两侧进行限位,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本技术的使用灵活性;作为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挡板设置为圆环形,且挡板与第一连接环相套接,从而便于工作人员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对不同大小的吊装笼本体进行吊装,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本技术的使用灵活性;作为本技术的一个方面,调节杆的一端设置有与固定螺母,调节杆贯穿于设置在吊装笼本体的两侧的挡板与紧固螺母相连接,紧固螺母和固定螺母的外径均大于挡板的内径,进而便于通过固定螺母和紧固螺母对挡板进行限位,且便于通过调节杆对吊装笼本体的底部进行限位,从而有效的保证了吊装组件对吊装笼本体进行夹持固定的稳定性;作为本技术的一个方面,调节杆上设置有与紧固螺母相适配的螺纹段,螺纹段长度设置为调节杆长度的1/2,从而便于工作人员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对不同大小的吊装笼本体进行吊装,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本技术的使用灵活性;作为本技术的一个方面,还包括与吊装笼本体相切的底板,底板设置为框型结构,从而有效的保证了吊装组件对吊装笼本体进行夹持固定的稳定性;作为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另外还包括与拉环相连接的挂钩,挂钩与连接杆组件相互交错设置,挂钩远离与拉环相连接的一端与吊装笼本体的上端相连接,从而便于通过拉环对吊装笼本体进行全方位的夹持固定,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吊装组件对吊装笼本体进行夹持固定的稳定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具有设计合理且操作简单的特点,本技术一种起重机拼装夹具包括吊装笼本体以及用于对吊装笼本体进行夹持固定的吊装组件,所述吊装组件的另一端与起重机相连接,进而便于通过吊装组件对吊装笼本体进行夹持固定,从而便于起重机对吊装笼本体进行转运,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本技术的使用精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的爆炸图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的图1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的图3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吊装笼本体、2-拉环、31-第一连接杆、32-第二连接杆、4-第一连接环、5-挡板、6-底板、61-第二连接环、7-调节杆、81-固定螺母、82-紧固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起重机拼装夹具,包括吊装笼本体1以及用于对吊装笼本体1进行夹持固定的吊装组件,吊装组件的另一端与起重机相连接,进而便于通过吊装组件对吊装笼本体1进行夹持固定,从而便于起重机对吊装笼本体1进行转运,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本技术的使用精度;具体请参阅图1和图2,吊装组件包括拉环2、与拉环2相连接的连接杆组件、与连接杆组件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环4、与第一连接环4相连接的挡板5、与挡板5相连接的调节杆7,连接杆组件由第一连接杆31和第二连接杆32构成,第一连接杆31和第二连接杆32均设置为“U”型,且第一连接杆31和第二连接杆32设置在吊装笼本体1的两侧,从而便于使用者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将第一连接杆31和第二连接杆32与吊装笼本体1的两侧相切,从而便于挡板5对吊装笼本体1的两侧进行限位,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本技术的使用灵活性;具体请参阅图1和图3,挡板5设置为圆环形,且挡板5与第一连接环4相套接,从而便于工作人员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对不同大小的吊装笼本体1进行吊装,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本技术的使用灵活性;具体请参阅图2和图4,调节杆7的一端设置有与固定螺母81,调节杆7贯穿于设置在吊装笼本体1的两侧的挡板5与紧固螺母82相连接,紧固螺母82和固定螺母81的外径均大于挡板5的内径,进而便于通过固定螺母81和紧固螺母82对挡板5进行限位,且便于通过调节杆7对吊装笼本体1的底部进行限位,从而有效的保证了吊装组件对吊装笼本体1进行夹持固定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起重机拼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装笼本体(1)以及用于对吊装笼本体(1)进行夹持固定的吊装组件,所述吊装组件的另一端与起重机相连接;/n所述吊装组件包括拉环(2)、与拉环(2)相连接的连接杆组件、与连接杆组件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环(4)、与第一连接环(4)相连接的挡板(5)、与挡板(5)相连接的调节杆(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重机拼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装笼本体(1)以及用于对吊装笼本体(1)进行夹持固定的吊装组件,所述吊装组件的另一端与起重机相连接;
所述吊装组件包括拉环(2)、与拉环(2)相连接的连接杆组件、与连接杆组件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环(4)、与第一连接环(4)相连接的挡板(5)、与挡板(5)相连接的调节杆(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重机拼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组件由第一连接杆(31)和第二连接杆(32)构成,所述第一连接杆(31)和第二连接杆(32)均设置为“U”型,且第一连接杆(31)和第二连接杆(32)设置在吊装笼本体(1)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起重机拼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5)设置为圆环形,且挡板(5)与第一连接环(4)相套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英琪张欣焉宇李辉钟文祥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工程总承包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