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户外的垃圾筒收纳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379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户外的垃圾筒收纳箱,包括具有容置垃圾筒的容纳空间的箱体,所述箱体顶面以及正面上均设有开口,其中,所述箱体顶面开口的边沿前侧与所述箱体正面开口的边沿顶侧相连通以共同构成箱体的垃圾筒取放口;还包括有盖合于所述箱体顶面开口的顶盖板以及盖合于所述箱体正面开口的侧盖板,其中,所述顶盖板的后端铰接于所述箱体顶面开口的边沿后侧,所述侧盖板的后端铰接于所述顶盖板的前端,当所述顶盖板盖合于箱体顶面开口上时,所述侧盖板也盖合于箱体正面开口上。

A garbage bin for outdoor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户外的垃圾筒收纳箱
本技术涉及垃圾环保
,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户外的垃圾筒收纳箱。
技术介绍
传统的户外垃圾收集方式是通过直接将收集盛装垃圾的垃圾筒直接放置在户外,这种方式带来的弊端是垃圾筒一般的结构强度不高,长期的风吹雨打和暴晒使得垃圾筒容易损坏,垃圾筒的频繁更换,无疑增加了成本费用;现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也有将垃圾筒放置一些户外的垃圾筒容置装置或者箱体内,但普遍结构较不合理,取放垃圾筒的操作较为繁琐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高实用性的适用于户外的垃圾筒收纳箱。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方案为:一种适用于户外的垃圾筒收纳箱,包括具有容置垃圾筒的容纳空间的箱体,所述箱体顶面以及正面上均设有开口,其中,所述箱体顶面开口的边沿前侧与所述箱体正面开口的边沿顶侧相连通以共同构成箱体的垃圾筒取放口;还包括有盖合于所述箱体顶面开口的顶盖板以及盖合于所述箱体正面开口的侧盖板,其中,所述顶盖板的后端铰接于所述箱体顶面开口的边沿后侧,所述侧盖板的后端铰接于所述顶盖板的前端,当所述顶盖板盖合于箱体顶面开口上时,所述侧盖板也盖合于箱体正面开口上。进一步,所述箱体呈矩形状,包括分别对应设于箱体正面和背面的前面板和后面板,其中,所述前面板的高度低于所述后面板的高度从而形成所述箱体正面开口。进一步,所述前面板的顶端设有供所述侧盖板的前端叠合的凸条。进一步,所述侧盖板的前端或者所述侧盖板的前端凸条上设有缓冲块。进一步,所述顶盖板与箱体之间设有气弹簧支撑杆。进一步,所述侧盖板的表面上固设有提手。进一步,所述箱体顶面开口的边沿上设有对顶盖板的边缘起缓冲作用的缓冲条。进一步,所述顶盖板的前端和所述侧盖板的后端在相对转动时相互限位,其中,当侧盖板和顶盖板之间呈90°夹角时,侧盖板的后端的端面抵靠于顶盖板的前端内侧面。本技术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由箱体顶面以及正面上设有开口共同构成垃圾筒取放口,使得箱体具有较大面积的垃圾筒取放口,便于工作人员取放垃圾筒,适用于体积较大的垃圾筒,且箱体顶面开口和箱体正面开口上均对应设有顶盖板和侧盖板,有效对放置其中的垃圾筒进行保护;顶盖板和侧盖板相互连接,同步开合,提高了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面视图。图3为本技术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B处的局部放大图。其中,1-垃圾筒取放口,11-箱体正面开口,12-箱体顶面开口,2-顶盖板,3-侧盖板,4-箱体,5-前面板,6-后面板,7-凸条,8-气弹簧支撑杆,9-提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照附图1至附图4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适用于户外的垃圾筒收纳箱,为由呈矩形状的箱体4、顶盖板2以及侧盖板3组成;箱体4由框架、前面板5、后面板6、两侧板以及底板组成,其中,框架由四条竖直设置的竖管和七条水平设置的横管组成,具体为四条竖管呈矩形分布,位于前方的两条竖管为前竖管,位于后方的两条竖管为后竖管,七条横管包括位于下方的四条下横管和位于上方的三条上横管,四条下横管分别连接于四条竖管的底端之间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三条上横管分别连接于两后竖管的顶端之间以及前竖管的顶端和后竖管的顶端之间,且每条竖管和每条横管呈向内侧的表面上均沿各自的长度方向成型有供板体边缘嵌入的安装槽,前面板5、后面板6、两侧板以及底板分别通过边缘嵌入至对应的安装槽上从而分别安装于框架的正面、背面、两侧面以及底面上,从而构成箱体4;即箱体4的顶面具有由三条上横管围成的开口,而在本实施例中,前面板5的高度低于后面板6的高度,从而使得箱体4的正面具有开口,且由于两前竖管的顶端之间没有连接横管,使得箱体正面开口11的边沿前侧与箱体顶面开口12边沿顶侧相连通,共同构成箱体4的垃圾筒取放口1(在垃圾筒放置于收纳箱内后,也是通过该垃圾筒取放口1向收纳箱内的垃圾筒投放垃圾),通过这样,使得箱体4具有较大面积的垃圾筒取放口1,垃圾筒通过垃圾筒取放口1从箱体4中取出或者放置入箱体4更加方便快捷。在本实施例中,顶盖板2、侧盖板3、前面板5、后面板6、两侧板以及底板均呈矩形的板状。在本实施例中,顶盖板2的后端通过合页铰接于箱体顶面开口12的边沿后侧,即铰接于两后竖管顶端之间的上横管上;而侧盖板3的后端通过合页铰接于顶盖板2的前端,当顶盖板2盖合于箱体顶面开口12上时,该侧盖板3也盖合于箱体正面开口11上,此时,顶盖板2对箱体顶面开口12进行封盖,而侧盖板3则对箱体正面开口11进行封盖。在本实施例中,前面板5的顶端设有与侧盖板3的前端的内侧相阻挡配合的凸条7,具体为该凸条7沿前面板5顶端的内边沿延伸,当侧盖板3盖合于箱体正面开口11时,侧盖板3前端的内侧阻挡于凸条7上,且侧盖板3前端的内侧设有缓冲块,缓冲块用于当侧盖板3翻转盖合于箱体正面开口11时对侧盖板3的前端和前面板5的凸条7之间的冲击力进行缓冲,提高收纳箱的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例中,顶盖板2与箱体4其中一上横管之间铰接有气弹簧支撑杆8,气弹簧支撑杆8起到支撑以及缓冲的作用,具体地,工作人员向上翻转顶盖板2和侧盖板3时在气弹簧支撑杆8的支撑下更加省力,且向上翻转至一定角度时,工作人员撤去外力后,气弹簧支撑杆8能对顶盖板2进行支撑,使得顶盖板2和侧盖板3保持在该上翻角度,便于工作人员取放垃圾筒,大大提高了便利性;当工作人员向下翻转将顶盖板2和侧盖板3重新盖合至相应的开口上时,气弹簧支撑杆8起到缓冲的作用,使得顶盖板2和侧盖板3向下翻转的过程变得平稳,提高了使用的舒适性。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工作人员的操作,向上翻转侧盖板3的表面上固设有提手9,工作人员通过上提提手9或者下压提手9,即可实现侧盖板3和顶盖板2的上翻和下翻操作。在本实施例中,箱体顶面开口12的边沿上设有对顶盖板2的边缘起缓冲作用的缓冲条,具体为,三条上横管的顶面上分别沿各自的长度方向延伸有缓冲条,用于缓冲顶盖板2下翻盖合于箱体顶面开口12上时的冲击力,提高了收纳箱的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例中,参照附图4所示,顶盖板2的前端和侧盖板3的后端在相对转动时相互限位,其中,当侧盖板3和顶盖板2之间呈90°夹角时,侧盖板3的后端的端面抵靠于顶盖板2的前端内侧面,即侧盖板3和顶盖板2之间的最大夹角为90°,即在侧盖板3和顶盖板2上方的过程中,侧盖板3始终位于顶盖板2的前方,有效避免在顶盖板2上翻角度较大时,侧盖板3的过度翻转直接叠置在顶盖板2的顶面上(此时侧盖板3落在顶盖板2的后方),工作人员由于高度原因难以触及顶盖板2将侧盖板3和顶盖板2重新下翻复位的情况,提高实用性。在本实施例中,横管的端部通过螺钉与竖管进行紧固连接。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各部分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技术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户外的垃圾筒收纳箱,包括具有容置垃圾筒的容纳空间的箱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4)顶面以及正面上均设有开口,其中,所述箱体顶面开口(12)的边沿前侧与所述箱体正面开口(11)的边沿顶侧相连通以共同构成箱体(4)的垃圾筒取放口(1);还包括有盖合于所述箱体顶面开口(12)的顶盖板(2)以及盖合于所述箱体正面开口(11)的侧盖板(3),其中,所述顶盖板(2)的后端铰接于所述箱体顶面开口(12)的边沿后侧,所述侧盖板(3)的后端铰接于所述顶盖板(2)的前端,当所述顶盖板(2)盖合于箱体顶面开口(12)上时,所述侧盖板(3)也盖合于箱体正面开口(1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户外的垃圾筒收纳箱,包括具有容置垃圾筒的容纳空间的箱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4)顶面以及正面上均设有开口,其中,所述箱体顶面开口(12)的边沿前侧与所述箱体正面开口(11)的边沿顶侧相连通以共同构成箱体(4)的垃圾筒取放口(1);还包括有盖合于所述箱体顶面开口(12)的顶盖板(2)以及盖合于所述箱体正面开口(11)的侧盖板(3),其中,所述顶盖板(2)的后端铰接于所述箱体顶面开口(12)的边沿后侧,所述侧盖板(3)的后端铰接于所述顶盖板(2)的前端,当所述顶盖板(2)盖合于箱体顶面开口(12)上时,所述侧盖板(3)也盖合于箱体正面开口(1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户外的垃圾筒收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4)呈矩形状,包括分别对应设于箱体(4)正面和背面的前面板(5)和后面板(6),其中,所述前面板(5)的高度低于所述后面板(6)的高度从而形成所述箱体正面开口(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户外的垃圾筒收纳箱,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燕兵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五蕴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