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进叉单面满铺钢托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322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面进叉单面满铺钢托盘,旋转槽在叉槽外侧侧壁的外表面上,旋转槽的中心处有横向的顶紧螺孔,螺栓杆在顶紧螺孔内,螺栓杆的外端与纵向的内杆的一端连接,内杆的另一端套设在外管内,且旋转槽的深度大于外管的外径,外管的外侧侧壁上有限位螺孔,限位螺孔内有限位螺栓;托盘体的上端四个角位置处有凹槽孔结构的固定孔,其针对不同尺寸的叉车的叉子,能够顶紧该叉车的叉子,以避免叉子松动滑出,提高使用安全性和广泛性,且其在上下堆叠使用时,能够通过上面托盘旋转伸出的外管伸入到下面托盘上的固定孔内,实现堆叠结构的稳定加固,且上述顶紧及固定结构不占用空间,保证托盘的正常使用。

A kind of double side full steel tr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进叉单面满铺钢托盘
本技术属于运输物流
,尤其涉及一种双面进叉单面满铺钢托盘。
技术介绍
随着物流技术的发展,托盘的使用也越来越多,且对托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双面进叉单面满铺钢托盘,多采用在托盘的四个侧壁上均设置有叉孔的结构,其上表面为运输用托盘面,且上表面为无镂空结构,这种结构的托盘多存在无法适用于多种尺寸的车叉叉体,车叉插入叉孔内进行搬运时容易产生松动,且不方便上下堆叠使用,上下堆叠使用时叠放结构的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双面进叉单面满铺钢托盘,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托盘所存在的无法适用于多种尺寸的车叉叉体,车叉插入叉孔内进行搬运时容易产生松动,且不方便上下堆叠使用,上下堆叠使用时叠放结构的稳定性较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双面进叉单面满铺钢托盘,所述双面进叉单面满铺钢托盘包括矩形板状的托盘体,托盘体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两个向上凹陷的叉槽,两个叉槽均为矩形槽,且两个叉槽相互平行,叉槽的外侧侧壁上分别设置有顶紧限位结构,所述顶紧限位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面进叉单面满铺钢托盘,所述双面进叉单面满铺钢托盘包括矩形板状的托盘体(1),托盘体(1)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两个向上凹陷的叉槽(2),两个叉槽(2)均为矩形槽,且两个叉槽(2)相互平行,其特征在于,叉槽(2)的外侧侧壁上分别设置有顶紧限位结构,所述顶紧限位结构包括旋转槽(3)、螺孔、螺栓杆(4)、圆杆状的内杆(5)和圆管状的外管(6),旋转槽(3)设置在叉槽(2)外侧侧壁的外表面的下部,旋转槽(3)为方形凹槽,且旋转槽(3)的下端设置为开口结构,旋转槽(3)的中心处设置有横向的顶紧螺孔,螺栓杆(4)设置在所述顶紧螺孔内,螺栓杆(4)的内端连接有纵向的顶板(401),顶板(401)位于叉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进叉单面满铺钢托盘,所述双面进叉单面满铺钢托盘包括矩形板状的托盘体(1),托盘体(1)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两个向上凹陷的叉槽(2),两个叉槽(2)均为矩形槽,且两个叉槽(2)相互平行,其特征在于,叉槽(2)的外侧侧壁上分别设置有顶紧限位结构,所述顶紧限位结构包括旋转槽(3)、螺孔、螺栓杆(4)、圆杆状的内杆(5)和圆管状的外管(6),旋转槽(3)设置在叉槽(2)外侧侧壁的外表面的下部,旋转槽(3)为方形凹槽,且旋转槽(3)的下端设置为开口结构,旋转槽(3)的中心处设置有横向的顶紧螺孔,螺栓杆(4)设置在所述顶紧螺孔内,螺栓杆(4)的内端连接有纵向的顶板(401),顶板(401)位于叉槽(2)外侧侧壁的内侧,螺栓杆(4)的外端与纵向的内杆(5)的一端连接,内杆(5)的另一端套设在外管(6)内,内杆(5)和外管(6)位于旋转槽(3)内,旋转槽(3)的边长大于两倍的内杆(5)的长度,且小于两倍的内杆(5)和外管(6)的长度之和,旋转槽(3)的深度大于内杆(5)的外径,且旋转槽(3)的深度大于外管(6)的外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瑞仁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顺热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