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快递盒
本技术涉及一种快递盒,具体是便携快递盒。
技术介绍
快递盒在运输过程中会遭遇很多次的装车与卸车,在装车与卸车的过程中我们的快递盒往往都是被直接丢上丢下的,这样的运输过程会把快递盒的表面沾染上很多灰尘,尤其是在校的大学生都不愿意将经过长途运输的快递盒抱在怀里,现有的快递盒结构不尽合理,设计不够优化,不便于使用者的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便携快递盒,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便携快递盒,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四周分别设置有第一遮挡装置、第二遮挡装置、第三遮挡装置和第四遮挡装置,第一遮挡装置和第三遮挡装置为对称设置,第二遮挡装置和第四遮挡装置为对称设置,第三遮挡装置包括第二折板、通孔、孔洞、提拉装置、第四折弯部、第三折板和第二侧板,底板一侧设置有第二侧板,第二侧板和底板一侧之间设置有第四折弯部,第四折弯部、底板和第二侧板均为纸质且为一体成型,第二侧板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折板和第三折板,第二折板与第二侧板的连接处和第三折板与第二侧板 ...
【技术保护点】
1.便携快递盒,包括底板(1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9)四周分别设置有第一遮挡装置(3)、第二遮挡装置(4)、第三遮挡装置(15)和第四遮挡装置(20),第一遮挡装置(3)和第三遮挡装置(15)为对称设置,第二遮挡装置(4)和第四遮挡装置(20)为对称设置,第三遮挡装置(15)包括第二折板(9)、通孔(10)、孔洞(11)、提拉装置(16)、第四折弯部(18)、第三折板(17)和第二侧板(24),底板(19)一侧设置有第二侧板(24),第二侧板(24)和底板(19)一侧之间设置有第四折弯部(18),第四折弯部(18)、底板(19)和第二侧板(24)均为纸质且为一体成型 ...
【技术特征摘要】
1.便携快递盒,包括底板(1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9)四周分别设置有第一遮挡装置(3)、第二遮挡装置(4)、第三遮挡装置(15)和第四遮挡装置(20),第一遮挡装置(3)和第三遮挡装置(15)为对称设置,第二遮挡装置(4)和第四遮挡装置(20)为对称设置,第三遮挡装置(15)包括第二折板(9)、通孔(10)、孔洞(11)、提拉装置(16)、第四折弯部(18)、第三折板(17)和第二侧板(24),底板(19)一侧设置有第二侧板(24),第二侧板(24)和底板(19)一侧之间设置有第四折弯部(18),第四折弯部(18)、底板(19)和第二侧板(24)均为纸质且为一体成型,第二侧板(24)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折板(9)和第三折板(17),第二折板(9)与第二侧板(24)的连接处和第三折板(17)与第二侧板(24)的连接处分别开设有一个通孔(10),第二侧板(24)一侧设置有第二顶板(13),第二顶板(13)和第二侧板(24)之间设置有第三折弯部(12),第二顶板(13)的一侧设置有卡件(14),第二侧板(24)上开设有孔洞(11),第二侧板(24)内侧设置有提拉装置(16),提拉装置(16)包括第一拉绳(25)、拉环(26)、收线轮(27)、壳体(28)、第二拉绳(29)、固定件(30)和旋钮(31),固定件(30)安装在第二侧板(24)内侧,固定件(30)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绳(29)的一端,第二拉绳(2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壳体(28)外侧,壳体(28)内转动安装有收线轮(27),收线轮(27)的端部安装有旋钮(31),旋钮(31)位于壳体(28)外侧,收线轮(27)上收卷有第一拉绳(25),第一拉绳(2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收线轮(27)上,第一拉绳(25)的另一端伸出壳体(28)且与拉环(26)固定连接,第一遮挡装置(3)一侧设置有第一顶板(1),第一顶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翁研,胡红艳,张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