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锚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263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用锚机,包括支座、液压马达、减速机构、链轮轴、缆筒轴、锚链轮、绞缆筒、刹车机构,锚链轮、绞缆筒分设在链轮轴、缆筒轴上。链轮轴上滑移设有输入齿轮,缆筒轴上设有正向齿轮和反向齿轮;还包括中间轴,三个轴平行且回转中心构成三角形,中间轴上设有中间齿轮;输入齿轮沿链轮轴滑移形成两个位置状态,第一状态是输入齿轮与中间齿轮啮合且中间齿轮与正向齿轮啮合,使链轮轴与缆筒轴旋向相同;第二状态是输入齿轮与中间齿轮脱离而与反向齿轮啮合,使链轮轴与缆筒轴旋向相反;还包括滑移驱动机构,包括液压缸、液压推杆、拨叉,输入齿轮上设有环形拨叉槽,拨叉卡接在拨叉槽内。本结构可自由切换实现出链、出绳方向相同或相反。

A kind of marine windla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用锚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船用锚缆机构,尤其涉及一种船用锚机。
技术介绍
锚机是一种大多数船舶甲板上必备的装置,供船舶起锚、抛锚、系泊、系缆用。锚机上通常都有用于收放锚链的锚链轮和用于收放缆绳的绞缆筒,当船舶在江河、大海中需要停止行驶时,就需要利用锚链轮将船上的锚放入水底,勾住地床;而当船舶需要靠岸停泊时,就需要利用绞缆筒将其上的缆绳放出,并将放出的缆绳缠绕在岸边的柱状物体上。目前,在很多船舶上使用的锚机分为两种结构,一种是链轮轴和缆筒轴采用同轴设计,配以马达和减速机构驱动转动,使两轴同向旋转,锚链轮和缆筒轴的出链/绳方向相同;另一种是链轮轴和缆筒轴平行设置,两者的对应端上分别设置齿轮,齿轮啮合转动,实现反向旋转,保证锚链轮和缆筒轴的出链/绳方向相反。目前市面上还没有可实现上述两种出链/绳模式间灵活切换的锚机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船用锚机,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灵活选择锚链轮和缆筒轴的出链/绳方向保持相同或相反。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船用锚机,包括支座、液压马达、减速机构、链轮轴、缆筒轴、锚链轮、绞缆筒,所述链轮轴通过减速机构与液压马达相连且链轮轴上设有刹车机构,链轮轴与缆筒轴平行穿设在支座上,所述锚链轮套设在链轮轴上,绞缆筒套设在缆筒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轮轴上还滑移套设有输入齿轮,缆筒轴上固定套设有正向齿轮和反向齿轮;还包括有穿设在支座上的中间轴,所述链轮轴、缆筒轴、中间轴三者相互平行且三者的回转中心构成三角形,所述中间轴上固定套设有与正向齿轮常啮合的中间齿轮;所述输入齿轮沿链轮轴滑移形成有两个位置状态,第一状态是输入齿轮与中间齿轮啮合且中间齿轮与正向齿轮啮合,由此使链轮轴与缆筒轴旋转方向相同;第二状态是输入齿轮与中间齿轮脱离而与反向齿轮啮合,由此使链轮轴与缆筒轴旋转方向相反;还包括有推动输入齿轮滑移的滑移驱动机构,所述滑移驱动机构包括液压缸、液压推杆、拨叉,所述液压缸固定在支座上,液压推杆一端连接在液压缸上,另一端平行延伸在链轮轴上方并连接拨叉,所述输入齿轮一端具有一轴向延伸段,所述轴向延伸段的外周面上开设有一个环形拨叉槽,所述拨叉卡接在拨叉槽内。借由上述结构,本技术通过液压缸推动液压推杆伸缩,拨叉拨动输入齿轮沿着锚链轮轴向滑移,根据输入齿轮的位置实现其与不同齿轮间的啮合,由此改变链轮轴与缆筒轴旋转方向相同或相反,使得出链、出绳方向保持相同或相反。进一步地,在本技术所述的船用锚机中,所述输入齿轮与链轮轴之间通过花键滑移连接。进一步地,在本技术所述的船用锚机中,还包括有固定在支座上的保护罩,链轮轴、缆筒轴、中间轴、液压推杆有一部分贯穿在保护罩内,所述输入齿轮、正向齿轮、反向齿轮、中间齿轮、拨叉均位于保护罩内,防止上述部件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外力损害。进一步地,在本技术所述的船用锚机中,所述保护罩与支座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可便于拆装。进一步地,在本技术所述的船用锚机中,所述锚链轮、绞缆筒分别位于链轮轴、缆筒轴的不同侧,防止出链、出绳时相互干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灵活调节输入齿轮在链轮轴上的轴向位置,切换其与各个齿轮间的啮合关系,由此改变链轮轴与缆筒轴旋转方向相同或相反,使得出链、出绳方向保持相同或相反,适配性更高。2、本结构采用液压推动方式切换输入齿轮位置,动作平稳顺畅、运动速度快、定位精准,易于控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处于第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处于第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链轮轴、缆筒轴、中间轴的装配位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一种船用锚机,包括支座1、液压马达2、减速机构、链轮轴3、缆筒轴4、锚链轮5、绞缆筒6,所述链轮轴3通过减速机构与液压马达2相连且链轮轴3上设有刹车机构,链轮轴3与缆筒轴4平行穿设在支座1上,所述锚链轮5套设在链轮轴3上,绞缆筒6套设在缆筒轴4上,所述锚链轮5、绞缆筒6分别位于链轮轴3、缆筒轴4的不同侧。结合图3,所述链轮轴3上还滑移套设有输入齿轮7,所述输入齿轮7与链轮轴3之间通过花键滑移连接。所述缆筒轴4上固定套设有正向齿轮9和反向齿轮8;还包括有穿设在支座1上的中间轴10,所述链轮轴3、缆筒轴4、中间轴10三者相互平行且三者的回转中心构成三角形,所述中间轴10上固定套设有与正向齿轮9常啮合的中间齿轮11;所述输入齿轮7沿链轮轴3滑移形成有两个位置状态,第一状态是输入齿轮7与中间齿轮11啮合且中间齿轮11与正向齿轮9啮合,由此使链轮轴3与缆筒轴4旋转方向相同;第二状态是输入齿轮7与中间齿轮11脱离而与反向齿轮8啮合,由此使链轮轴3与缆筒轴4旋转方向相反。本实施例还包括有推动输入齿轮7滑移的滑移驱动机构,所述滑移驱动机构包括液压缸12、液压推杆13、拨叉14,所述液压缸12固定在支座1上,液压推杆13一端连接在液压缸12上,另一端平行延伸在链轮轴3上方并连接拨叉14,所述输入齿轮7一端具有一轴向延伸段15,所述轴向延伸段15的外周面上开设有一个环形拨叉槽16,所述拨叉14卡接在拨叉槽16内。本实施例还包括有固定在支座1上的保护罩17,链轮轴3、缆筒轴4、中间轴10、液压推杆13有一部分贯穿在保护罩17内,所述输入齿轮7、正向齿轮9、反向齿轮8、中间齿轮11、拨叉14均位于保护罩内。本结构的工作原理是:液压缸12推动液压推杆13伸缩,拨叉14拨动输入齿轮7沿着链轮轴3轴向滑移,根据输入齿轮7的位置改变其啮合关系。当处于第一状态时,输入齿轮7滑移至与中间齿轮11相对应的位置处,链轮轴3上的输入动力通过输入齿轮7、中间齿轮11、正向齿轮9依次啮合而传递给缆筒轴4,两轴形成同向旋转关系,其出链、出绳方向保持相同。当处于第二状态时,输入齿轮7滑移至与反向齿轮8相对应的位置处,链轮轴3上的输入动力通过输入齿轮7直接与反向齿轮8啮合而传递给缆筒轴4,两轴形成反向旋转关系,其出链、出绳方向保持相反。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但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用锚机,包括支座、液压马达、减速机构、链轮轴、缆筒轴、锚链轮、绞缆筒,所述链轮轴通过减速机构与液压马达相连且链轮轴上设有刹车机构,链轮轴与缆筒轴平行穿设在支座上,所述锚链轮套设在链轮轴上,绞缆筒套设在缆筒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轮轴上还滑移套设有输入齿轮,缆筒轴上固定套设有正向齿轮和反向齿轮;还包括有穿设在支座上的中间轴,所述链轮轴、缆筒轴、中间轴三者相互平行且三者的回转中心构成三角形,所述中间轴上固定套设有与正向齿轮常啮合的中间齿轮;所述输入齿轮沿链轮轴滑移形成有两个位置状态,第一状态是输入齿轮与中间齿轮啮合且中间齿轮与正向齿轮啮合,由此使链轮轴与缆筒轴旋转方向相同;第二状态是输入齿轮与中间齿轮脱离而与反向齿轮啮合,由此使链轮轴与缆筒轴旋转方向相反;/n还包括有推动输入齿轮滑移的滑移驱动机构,所述滑移驱动机构包括液压缸、液压推杆、拨叉,所述液压缸固定在支座上,液压推杆一端连接在液压缸上,另一端平行延伸在链轮轴上方并连接拨叉,所述输入齿轮一端具有一轴向延伸段,所述轴向延伸段的外周面上开设有一个环形拨叉槽,所述拨叉卡接在拨叉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用锚机,包括支座、液压马达、减速机构、链轮轴、缆筒轴、锚链轮、绞缆筒,所述链轮轴通过减速机构与液压马达相连且链轮轴上设有刹车机构,链轮轴与缆筒轴平行穿设在支座上,所述锚链轮套设在链轮轴上,绞缆筒套设在缆筒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轮轴上还滑移套设有输入齿轮,缆筒轴上固定套设有正向齿轮和反向齿轮;还包括有穿设在支座上的中间轴,所述链轮轴、缆筒轴、中间轴三者相互平行且三者的回转中心构成三角形,所述中间轴上固定套设有与正向齿轮常啮合的中间齿轮;所述输入齿轮沿链轮轴滑移形成有两个位置状态,第一状态是输入齿轮与中间齿轮啮合且中间齿轮与正向齿轮啮合,由此使链轮轴与缆筒轴旋转方向相同;第二状态是输入齿轮与中间齿轮脱离而与反向齿轮啮合,由此使链轮轴与缆筒轴旋转方向相反;
还包括有推动输入齿轮滑移的滑移驱动机构,所述滑移驱动机构包括液压缸、液压推杆、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晓冰
申请(专利权)人:温岭市万昌船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