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控随动电磁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216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水控随动电磁阀,由水驱动阀及燃气控制阀合成,燃气控制阀由主阀管、前阀管、主阀盖、前阀盖组成,前阀盖(2)压在前阀管(1)内腔的前阀座(27)上,主阀盖(3)紧压主阀管(6)内腔的主阀座(28)上,主阀盖与前阀盖由连接轴(4)连结,主阀盖有磁性与主阀电磁铁(7)呈电磁性吸贴,主阀电磁铁与水阀相连接,改革后的水控随动电磁阀安全可靠、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控随动电磁阀,用于燃气热水器,是燃气热水器的主要部件。附图说明图1是目前所应用的燃气热水器主要部件水控自吸电磁阀,它由水驱动阀及自吸电磁阀合成,水驱动阀由水阀上盖(15),水阀下盖(14)及膜片(11)组成,膜片(11)将上盖(15)、下盖(14)合成的内腔分成C腔与D腔。D腔进水后,膜片受压位移,由连接轴(9)将主阀盖(3)推开,使燃气由主阀管(6)的内腔B进入通道,同时自吸电磁阀K通电将阀盖(2)拉开,燃气进入前阀管(1)内腔A后再进入炉排燃烧。由于自吸电磁阀K的开阀距离小,致使燃气流量小,不能与大容量热水器配套,另一方面自吸电磁阀内部结构复杂,与管座分体结构使整个控制阀体积增大,另外自吸电磁阀多次使用有产生剩磁的可能,影响熄火保护的安全性。本技术的任务是改革燃气阀结构,提出一种安全可靠、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的水控随动电磁阀。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水控随动电磁阀由水驱动阀及燃气控制阀合成,水驱动阀由水阀上盖、下盖、膜片组成,燃气控制阀由主阀管、主阀盖、前阀管、前阀盖构成,前阀盖与前阀管内腔A腔口的前阀座密贴,阻断燃气进入A腔,主阀盖与主阀管内腔B腔口的主阀座密贴,也阻断燃气进入A腔,前阀盖与主阀盖由连接轴(4)连接,形成二盖同步移动与座密贴和开启,主阀盖与主阀电磁铁电磁性吸贴,主阀电磁铁(7)与水驱动阀相连。主阀盖轴剖面可以呈[形,凹内紧固有磁性片。主阀盖与主阀电磁铁(7)电磁性吸贴是磁性片与主阀电磁铁的电磁性吸贴。主阀电磁铁(7)与水驱动阀相连,可以是与水驱阀的同轴相连,也可同轴向相连。本技术方案完成了专利技术任务。图1是现有水控自吸电磁阀。图2是改革燃气控制阀的一个实施例。图3燃气阀与现有水驱动阀连接方案实施例。图4水控随动电磁阀实施例。图5是图4使用结构状图。图6是燃气突然因故熄火时,结构状态图。图7是燃气控制阀又一实施例。图8是燃气控制阀另一实施例。图9是连接轴连接结构的一个实施例。以下结合附图详细叙述本技术。水控随动电磁阀由水驱动阀,燃气控制阀二部份合成,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水驱动阀由水阀上盖(15)、膜片(11)、水阀下盖(14)组成,膜片将上下盖合成的内腔分成C腔与D腔,水进入D腔后,膜片(11)推压在膜片中心连结的连接轴(9),推开主阀盖(3),使燃气由内腔B进入通道,同时自吸电磁阀K通电,吸开紧贴在前阀管(1)内腔A腔口的前阀盖(2),使燃气进入A腔后至炉排燃烧,K体积大,结构复杂。改革后的燃气控制阀,前阀盖(2)与前阀管(1)内腔A的前阀座(28)密贴,前阀盖(2)与主阀盖(3)由连接轴(4)连结,主阀盖(3)与主阀电磁铁(7)电磁性吸贴,主阀电磁铁(7)与水驱动阀相连。主阀盖(3)圆柱形,轴截面可以是[形,凹内紧固有圆形磁性片(5),主阀盖(3)由磁性片(5)与主阀电磁铁(7)电磁性吸贴。(图2)(图4)主阀盖(3)是电磁性材料时可以不是[形,也可不用磁性片。主阀电磁铁(7)与水驱动阀相连,主阀电磁铁(7)有外壳(8),外壳(8)是圆柱壳,它由连接轴(9)与水驱动阀相连(图2、图3、图4)。改革后的燃气控制阀(图2)与现有技术中的水驱动阀相连接时,只要主阀电磁铁外壳(8)上的连接轴(9)与紧固膜片(11)的轴(91)之间设计一个铰链支承(36),轴(91)的推压转换成轴(9)拉张。连接结构是轴(9)与铰链支承(36)的摇杆一端相连,水驱动阀膜片(11)的轴(91)与交链支承(36)摇杆的另一端相连(图3),形成平行轴连接结构。燃气控制阀与水驱动阀的连结可以是同轴连接结构,水驱动阀改变进水道,水由水管进入水阀上盖(15)与膜片(11)构成的C腔,膜片(11)向D腔压缩。轴(91)即为拉张杆。(图4)在主阀电磁铁(7)外壳(8)与主阀管(6)内腔B的内壁之间有电磁铁复位弹簧(24),连接轴(9)位于弹簧(24)内孔。连接轴(9)可以直接与水阀膜片(11)连接,也可以分段连接,连接轴(9)与膜片轴(91)相连。连接轴(9)上可有密封圈(23)及轴衬(25)(图4)。水阀上盖(15)与主阀管(6)套接,连接轴(91),经上盖(15)进入上阀盖(15)与膜片(11)形成的C腔,由螺钉(12)与螺母(10)连接固定。将膜片(11)夹在螺钉(12)螺母(10)之间,螺母(10)与膜片(11)之间有垫片。螺钉(12)是台阶轴形,与轴(91)的连接端中孔,轴(91)插入中孔内。轴(91)插入端有环形凹槽(43)(图9),槽(43)中可有开口卡垫(18),由螺母(10)紧压开口卡垫将连接轴(91)与水阀膜片(11)固定连接,形成燃气阀与水阀的同轴连接。螺母(10)可以有2只,第一只与台阶形螺钉(12)将膜片(11)夹紧,第二只将轴(91)与螺钉(12)紧固连接。螺钉(12)后端有限位块(16)。限位块(16)与螺钉(12)可以一体结构,也可以是分体组合结构,螺钉(12)后端的限位块(16)与水阀后盖(14)内壁之间有复位弹簧(13)。轴(9)与轴(91)是同轴连接,连接结构任意。轴(9)与轴(91)的连接可以是套接,轴(9)的连接端中孔,二侧铣插去一部份,形成一凹区(42),轴(91)插入轴(9)内孔后,在凹区(42)处插入插片(19),插片(19)固定在铰链座(22)上,插片另一端与电源开关(21)的触头相接触。使主阀电磁铁呈断电状态。(图4、图9)水阀C腔进水后,膜片(11)将连接轴(9)、(91)向右拉移,使主阀电磁铁(7)将主阀盖(3)、前阀盖(2)离开主阀座(27)、前阀座(28)、燃气进入炉排燃烧,火焰处有火焰传感针,传感电讯号使主阀电磁铁(7)供电,维持主阀电磁铁呈电磁工作状态,并保持主阀盖(3),前阀盖(2)的开启位置(图5)。前阀盖(2)、主阀盖(3)由弹性复位件(26)控制复位。当熄火时火焰传感针无电讯号切断主阀电磁铁供电,主阀盖、前阀盖由弹性复位件(26)复位。关闭燃气通道,不使燃气泄漏。弹性复位件(26)是弹性件,可以是圆弹簧,也可以是锥形弹簧,也可以是设计成各种形状的橡胶件。弹性复位件(26)可以在主阀盖(3)与前阀盖之间(图2、4),也可以在主阀盖(3)与前阀盖(2)之外,在前阀盖(2)前,在A腔。(图6、7)主阀盖(3)与前阀盖(2)可以由连接轴(4)成组合件,也可以是整体制造的一体结构件。还可以由橡胶制成的一体橡胶结构件。(图2、图7、图8)当前阀盖(2)是橡胶材料时,弹性复位件(26)可以与前阀盖(2)制成一体结构件,弹性复位件(26)轴剖面呈八字形,位于前阀盖(2)后端(图2)。弹性复位件(26)自由端顶压在前阀管(1)内壁上。或顶压在主阀座(27)后端面上。(图2)主阀管(1)与前阀管(6)是组合结构,A腔与B腔联成整体,在结合处有密封圈(32)、(33)。主阀盖(3)与前阀盖(2)呈组合结构时,连接轴(4)与主阀盖(3),前阀盖(2)的连接结构可以任意。连接结构也可以是在轴(4)的二端外表有环形凹槽,槽中有开口卡垫,再用螺母将轴(4)固定在前阀盖(2)及主阀盖(3)上。相似于轴(91)与螺钉(12)的连接结构。弹性复位件(26)可位于主阀盖(3)与前阀盖(2)之间,弹性复位件(26)可以是锥形弹簧,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控随动电磁阀,由水驱动阀及燃气控制阀合成,燃气控制阀由主阀管(6)、主阀盖(3)、前阀管(1)、前阀盖(2)构成,前阀盖(2)与前阀管(1)内腔A腔口的前阀座(28)密贴,主阀盖(3)与主阀管(6)内腔B腔口的主阀座(27)密贴,其特征是:前阀盖(2)与主阀盖(3)由连接轴(4)连接,主阀盖(3)与主阀电磁铁(7)电磁性吸贴,主阀电磁铁(7)与水驱动阀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智忠
申请(专利权)人:武进市泉峰热水器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