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1163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充电桩,其包括壳体、电控组件以及绕线机构,壳体的内部为功能腔室,功能腔室内设有可防水的分隔板,且分隔板在功能腔室内分隔出电气腔室和电缆收纳腔室,电控组件设于电气腔室内,绕线机构设于电缆收纳腔室内,绕线机构包括可转动的绕线盘,绕线盘上缠绕有电缆。基于上述结构,电控组件和绕线机构分别设于不同腔室内,没有集中在一起,而且分隔板又具有一定的防水功能,因此,该充电桩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不易发生漏电等意外事故。

Charge poi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桩
本技术涉及充电桩
,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桩。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BEV)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电动汽车对环境的影响相对于传统汽车更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近几年电动车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对于解决电动车如何能够及时有效地充电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充电桩作为一种专门应对电动汽车等产品及时充电的设备,一经问世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目前,市面上的充电桩各式各样,但大多充电桩的内部未分隔成不同的空间,电控组件、电缆绕线机构等结构集中在一起,导致安全性不高,容易发生漏电等意外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性更高的充电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充电桩,其包括壳体、电控组件以及绕线机构,所述壳体的内部为功能腔室,所述功能腔室内设有可防水的分隔板,且所述分隔板在所述功能腔室内分隔出电气腔室和电缆收纳腔室,所述电控组件设于所述电气腔室内,所述绕线机构设于所述电缆收纳腔室内,所述绕线机构包括可转动的绕线盘,所述绕线盘上缠绕有电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电控组件以及绕线机构,所述壳体的内部为功能腔室,所述功能腔室内设有可防水的分隔板,且所述分隔板在所述功能腔室内分隔出电气腔室和电缆收纳腔室,所述电控组件设于所述电气腔室内,所述绕线机构设于所述电缆收纳腔室内,所述绕线机构包括可转动的绕线盘,所述绕线盘上缠绕有电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电控组件以及绕线机构,所述壳体的内部为功能腔室,所述功能腔室内设有可防水的分隔板,且所述分隔板在所述功能腔室内分隔出电气腔室和电缆收纳腔室,所述电控组件设于所述电气腔室内,所述绕线机构设于所述电缆收纳腔室内,所述绕线机构包括可转动的绕线盘,所述绕线盘上缠绕有电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机构包括与所述电控组件电连接的绕线电机,所述绕线盘与所述绕线电机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电机设有第一传动轮,所述绕线盘的中心转轴上设有可随之转动的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与所述第二传动轮通过同步带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电机设有绕线齿轮,所述绕线盘设有一圈围绕其转动中心线的齿孔,所述绕线齿轮与所述齿孔相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在所述功能腔室内还分隔出充电枪收纳腔室,所述充电枪收纳腔室内设有充电枪,所述分隔板设有连通所述电缆收纳腔室与所述充电枪收纳腔室的电缆进出口,所述电缆的一端穿过所述电缆进出口并与所述充电枪相连接,所述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悦钟荣栋李同兵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趣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