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手持终端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046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信手持终端外壳,属于通信装置领域,包括壳体,壳体的一端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转动设置有卷筒,卷筒上绕设有能用于包裹壳体的防水膜,防水膜包括用于覆盖壳体顶部的上膜和用于覆盖壳体底部的下膜,上膜和下膜的一端与卷筒固定连接,上膜和下膜靠近卷筒的侧边缘一体固定连接,上膜的活动部的边缘设置有卡条,下膜的活动部的边缘设置有与卡条相适配的卡边。操作人员完成对通信手持终端的电源安装或电池充电后,转动卷轴,将凹槽内的防水膜放出,并翻转防水膜,使上膜和下膜分别覆盖在壳体的顶部和底部,最后将上膜和下膜边缘上的卡条与卡边对齐卡接,即可将手持终端完全包裹,具有较好的防水、防汗以及防尘的功能。

A communication handheld terminal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信手持终端外壳
本技术涉及通信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信手持终端外壳。
技术介绍
移动终端即移动通信终端,是指可以在移动中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其移动性主要体现在移动通信能力和便携化体积。但是大部分情况下是指手机或者具有多种应用功能的智能手机。目前,通信手持终端已在军队中广泛使用。授权公告号为CN20384066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通信手持终端外壳,包括上壳和下壳,其中上壳的上部设有一个屏幕,中部设有若干功能键,下部设有一个方向键,所述上壳和下壳的下部两侧,各设有一个弧形缺口,并在其中嵌装有与该缺口相配合的橡胶镶嵌件,便于人手握持。安装方便,结构牢固,适合军队使用。但是,该通信终端在使用过程中难免接触手汗或溅上水滴,容易从壳体上按键和屏幕的安装缝隙间流入仪器内部,造成壳体内精密仪器进水损坏,存在改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手持终端外壳,具有较好的防水、防汗功能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通信手持终端外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转动设置有卷筒,所述卷筒上绕设有能用于包裹壳体的防水膜,所述防水膜包括用于覆盖壳体顶部的上膜和用于覆盖壳体底部的下膜,所述上膜和所述下膜的一端与卷筒固定连接,所述上膜和所述下膜靠近卷筒的侧边缘一体固定连接,所述上膜的活动部的边缘设置有卡条,所述下膜的活动部的边缘设置有与卡条相适配的卡边。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完成对通信手持终端的电源安装或电池充电后,根据使用环境,在容易溅水、尘土飞扬的环境中,或操作人员对终端壳体清洁有要求情况下,转动卷轴,将凹槽内的防水膜放出,并翻转防水膜,使上膜和下膜分别覆盖在壳体的顶部和底部,最后将上膜和下膜边缘上的卡条与卡边对齐卡接,即可使防水膜将手持终端完全包裹,有效避免终端的各安装缝隙处进水进灰,具有较好的防水、防汗以及防尘的功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带有凹槽的端面上滑动设置有用于开闭凹槽开口的盖板,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供盖板滑动的滑槽,所述盖板远离滑槽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壳体卡接的卡扣。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操作人员将防水膜收卷在凹槽内时,滑动盖板,并利用卡扣使盖板将凹槽的开口封闭,从而有效避免收卷在凹槽内的防水膜沾水、落灰,使防水膜保持清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卷筒的一端沿自身轴向同轴滑动设置有转动轴,所述凹槽的侧壁上开设有开穿至壳体外侧壁供转动轴活动穿过的穿孔,所述转动轴远离卷筒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转动轴上伸出至壳体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接块,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卡接块相适配的卡接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在需要收卷防水膜时,拉动旋钮,使转动轴上的卡接块从壳体上卡接槽脱出,再转动旋钮,带动卷筒转动并收卷防水膜,防水膜收卷好后,再推动旋钮,使卡接块插入卡接槽中,从而有效避免卷筒在凹槽内自由转动使防水膜散开,提高防水膜在凹槽内收卷后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钮靠近壳体的端面上同轴固定设置有磁性环,所述壳体带有穿孔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供磁性环吸附的金属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将旋钮推动至使卡接块插接入卡接槽中后,旋钮上的磁性环与壳体上金属环吸附,从而使旋钮不易在壳体上自由滑动,以增加卡接块与卡接槽卡接后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的上远离凹槽的一端沿凹槽开口周向开设有环槽,所述环槽内嵌设有压紧环,所述压紧环包括四个L型杆,四个所述L型杆拼接成与环槽匹配的矩形,相邻所述L型杆之间设置有弹性连接件,所述弹性连接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根L型杆的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用于驱使相邻两根L型杆相互靠近。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操作人员使用防水膜包裹壳体之前,将压紧环取下,在防水膜将壳体完全包裹后,手动将压紧环上四个L型杆组成的矩形框撑大,使弹簧拉长,再将压紧环套在壳体上,最后松开压紧环,使压紧环收缩,并将防水膜压紧在环槽内,从而使防水膜将壳体包裹更紧凑。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紧环的四条边框上分别转动套设有海绵套。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操作人员使用防水膜包裹壳体时,使上膜与下膜在远离凹槽一端的卡条与卡边不封闭,再使用压紧环收缩套紧在壳体靠近凹槽的一端,并沿壳体长度方向推动压紧环,使压紧环上的海绵套在防水膜外滚动并将已经包裹住壳体的防水膜部分中的空气,从防水膜远离凹槽的一端挤出,从而有效减少防水膜内残留空气使壳体上屏幕起雾,使防水膜包裹住壳体更紧凑。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膜处于包裹壳体状态下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防滑纹。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下膜将壳体包裹住之后,下膜上的防滑纹翻转向外,从而增加人手持握被防水膜包裹住的壳体时的摩擦力,增加操作人员持握终端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的四角固定设置有防撞垫,所述防撞垫内设有气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壳体四角增加带有气囊的防撞垫,终端掉落在地面上时,防撞垫能起到缓冲减震作用,从而有效减少终端掉落与地面撞击时受到的冲击,为终端提供较好的保护作用。综上所述,本技术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一、操作人员完成对通信手持终端的电源安装或电池充电后,转动卷轴,将凹槽内的防水膜放出,并翻转防水膜,使上膜和下膜分别覆盖在壳体的顶部和底部,最后将上膜和下膜边缘上的卡条与卡边对齐卡接,即可将手持终端完全包裹,具有较好的防水、防汗以及防尘的功能;二、操作人员在需要收卷防水膜时,拉动旋钮,使转动轴上的卡接块从壳体上卡接槽脱出,再转动旋钮,带动卷筒转动并收卷防水膜,防水膜收卷好后,再推动旋钮,使卡接块插入卡接槽中,从而有效避免卷筒在凹槽内自由转动使防水膜散开,提高防水膜在凹槽内收卷后稳定性;三、在操作人员使用防水膜包裹壳体时,使用压紧环收缩套紧在壳体靠近凹槽的一端,并沿壳体长度方向推动压紧环,使压紧环上的海绵套将已经防水膜中的空气从远离凹槽的一端挤出,从而有效减少防水膜内残留空气使壳体上屏幕起雾,使防水膜包裹住壳体更紧凑。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壳体底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图3是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技术压紧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5是技术卡条和卡边的卡接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壳体;11、环槽;2、凹槽;21、盖板;22、卡扣;23、滑槽;3、卷筒;31、转动轴;32、穿孔;33、旋钮;34、卡接块;35、卡接槽;36、磁性环;37、金属环;4、防水膜;41、上膜;411、卡条;42、下膜;421、卡边;422、防滑纹;5、压紧环;51、L型杆;52、弹簧;53、海绵套;6、防撞垫;61、气囊。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通信手持终端外壳,包括壳体1,壳体1为规则长方体结构,壳体1正面设置有供按键和屏幕安装的安装孔。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信手持终端外壳,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端开设有凹槽(2),所述凹槽(2)内转动设置有卷筒(3),所述卷筒(3)上绕设有能用于包裹壳体(1)的防水膜(4),所述防水膜(4)包括用于覆盖壳体(1)顶部的上膜(41)和用于覆盖壳体(1)底部的下膜(42),所述上膜(41)和所述下膜(42)的一端与卷筒(3)固定连接,所述上膜(41)和所述下膜(42)靠近卷筒(3)的侧边缘一体固定连接,所述上膜(41)的活动部的边缘设置有卡条(411),所述下膜(42)的活动部的边缘设置有与卡条(411)相适配的卡边(4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手持终端外壳,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端开设有凹槽(2),所述凹槽(2)内转动设置有卷筒(3),所述卷筒(3)上绕设有能用于包裹壳体(1)的防水膜(4),所述防水膜(4)包括用于覆盖壳体(1)顶部的上膜(41)和用于覆盖壳体(1)底部的下膜(42),所述上膜(41)和所述下膜(42)的一端与卷筒(3)固定连接,所述上膜(41)和所述下膜(42)靠近卷筒(3)的侧边缘一体固定连接,所述上膜(41)的活动部的边缘设置有卡条(411),所述下膜(42)的活动部的边缘设置有与卡条(411)相适配的卡边(4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手持终端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带有凹槽(2)的端面上滑动设置有用于开闭凹槽(2)开口的盖板(21),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供盖板(21)滑动的滑槽(23),所述盖板(21)远离滑槽(23)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壳体(1)卡接的卡扣(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手持终端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3)的一端沿自身轴向同轴滑动设置有转动轴(31),所述凹槽(2)的侧壁上开设有开穿至壳体(1)外侧壁供转动轴(31)活动穿过的穿孔(32),所述转动轴(31)远离卷筒(3)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旋钮(33),所述转动轴(31)上伸出至壳体(1)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接块(34),所述壳体(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红兵万良敏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陆玖军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