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光纤收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021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6: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光纤收发器,包括壳体,壳体的前表面开设有三个以太网光接口,壳体的后表面开设有双脚插头,壳体内设置有光电转换模块、电容耦合模块、MCU、交换机、电源管理电路、无线通讯模块、4G功能模块以及锂电池,光电转换模块通过电容耦合模块与交换机相连接,MCU分别与光电转换模块、电源管理电路和无线通讯模块以及4G功能模块相连接,壳体侧壁上开设有连接于4G功能模块的SIM卡槽。有益效果是:光纤收发器能够在不接外电源的情况下作为无线路由器使用;光纤收发器通过三个以太网光接口的设计,能够使更多的用户使用,减少了交换机等设备的采购、更换次数,而且如果一个电口损坏后,能够使用另外的电口。

A multifunctional optical fiber transcei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光纤收发器
本技术涉及网络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光纤收发器。
技术介绍
光纤收发器是一种将短距离的电信号和长距离的光信号进行互换的以太网传输媒体转换单元,在很多地方也被称之为光电转换器。产品一般应用在以太网电缆无法覆盖、必须使用光纤来延长传输距离的实际网络环境中,且通常定位于宽带城域网的接入层应用;同时在帮助把光纤最后一公里线路连接到城域网和更外层的网络上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现有的光纤收发器通常只有一个电口,一旦损坏,需要重新采购、更换,使用成本高;另外,现有的光纤收发器只具备以太网电信号的收发功能,不具备别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光纤收发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出现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光纤收发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前表面开设有三个以太网光接口,壳体的后表面开设有双脚插头,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光电转换模块、电容耦合模块、MCU、交换机、电源管理电路、无线通讯模块、4G功能模块以及锂电池,所述电源管理电路同时连接于双脚插头连接和锂电池,所述光电转换模块通过电容耦合模块与交换机相连接,所述交换机同时连接于所述三个以太网光接口,所述MCU分别与光电转换模块、电源管理电路和无线通讯模块以及4G功能模块相连接,所述壳体侧壁上开设有连接于4G功能模块的SIM卡槽。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交换机是带RTL8306芯片的Switch。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以太网光接口为RJ45。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以太网光接口安装有防尘套,所述防尘套通过橡皮条固定在壳体上。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壳体的两侧均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安装螺孔。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底面的四个边角上均设有减震垫。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置的光纤收发器除了能做正常的光电转换之外,还能够在不接外电源的情况下作为无线路由器使用;光纤收发器通过三个以太网光接口的设计,能够使更多的用户使用,减少了交换机等设备的采购、更换次数,而且如果一个电口损坏后,能够使用另外的电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以太网光接口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连接框图。图中,1、壳体;2、以太网光接口;3、安装板;4、安装螺孔;5、散热槽;6、减震垫;7、防尘套;8、橡皮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根据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多功能光纤收发器,包括壳体1,壳体1的前表面开设有三个以太网光接口2,壳体1的后表面开设有双脚插头,壳体1内设置有光电转换模块、电容耦合模块、MCU(单片机)、交换机、电源管理电路、无线通讯模块、4G功能模块以及锂电池,锂电池的电容量非常大,一次充满电后能使用很久。电源管理电路同时连接于双脚插头连接和锂电池,双脚插头插入外电电源插座即可为锂电池充电。光电转换模块通过电容耦合模块与交换机相连接,交换机同时连接于三个以太网光接口2,MCU分别与光电转换模块、电源管理电路和无线通讯模块以及4G功能模块相连接,壳体1侧壁上开设有连接于4G功能模块的SIM卡槽。壳体1上还开设有散热槽5,用于内部散热,避免内部温度过高烧坏MCU。在SIM卡槽内插入4G网卡,通过4G功能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完成联网,充当一个路由器的作用。光纤光信号经光口送到光电转换模块转换成电信号,通过交换机,将一路电信号转换成三路的电信号,这个过程就是将一路光信号转换成三路的电信号,使本光纤收发器有三个电口。交换机是带RTL8306芯片的Switch。以太网光接口2为RJ45。以太网光接口2安装有防尘套7,当光纤收发器不使用时,将防尘套7盖在以太网光接口2上,用于以太网光接口2防尘;防尘套7通过橡皮条8固定在壳体1上,这样可以避免防尘套7意外丢失。壳体1的两侧均设有安装板3,安装板3上设有安装螺孔4;安装螺孔4通过拧入螺丝,将光纤收发器固定在相应的位置。壳体1底面的四个边角上均设有减震垫6。向安装螺孔4内插入螺钉,就可将光纤收发器整体定位安装到墙面上或是其他安装面上,固定方便。壳体1底面的四个边角上均设有减震垫6,减震垫6的设置有利于壳体1的防止,提高放置后的稳定性,减震垫6避免了壳体1与支撑面的直接接触,代替了壳体1的磨损,延长了壳体1的使用寿命,减震垫6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实用性强。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光纤收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前表面开设有三个以太网光接口,壳体的后表面开设有双脚插头,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光电转换模块、电容耦合模块、MCU、交换机、电源管理电路、无线通讯模块、4G功能模块以及锂电池,所述电源管理电路同时连接于双脚插头连接和锂电池,所述光电转换模块通过电容耦合模块与交换机相连接,所述交换机同时连接于所述三个以太网光接口,所述MCU分别与光电转换模块、电源管理电路和无线通讯模块以及4G功能模块相连接,所述壳体侧壁上开设有连接于4G功能模块的SIM卡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光纤收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前表面开设有三个以太网光接口,壳体的后表面开设有双脚插头,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光电转换模块、电容耦合模块、MCU、交换机、电源管理电路、无线通讯模块、4G功能模块以及锂电池,所述电源管理电路同时连接于双脚插头连接和锂电池,所述光电转换模块通过电容耦合模块与交换机相连接,所述交换机同时连接于所述三个以太网光接口,所述MCU分别与光电转换模块、电源管理电路和无线通讯模块以及4G功能模块相连接,所述壳体侧壁上开设有连接于4G功能模块的SIM卡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光纤收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志敏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思凯蓝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