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脉冲发生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005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的脉冲发生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数字可调电阻U1和电容C1组成RC充放电路,并配合软件编程SPI数字接口,输入控制命令来调节数字可调电阻的阻值,以此来调节本电路的输出频率PWM_OUT;通过三极管TR配合反向器U1A实现周期脉冲输出PWM_OUT的开断,减少电路功耗,并通过分立元器件搭建振荡电路,降低了成本。

An adjustable pulse generator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的脉冲发生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子
,尤其是一种可调节的脉冲发生电路。
技术介绍
周期频率产生电路在各种规模电路中都有广泛的应用。现有技术中周期脉冲电路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实现;第一种方法:通过晶振结合集成有PLL的器件(如MCU、DSP、FPGA等器件)来实现,具体的,晶振电路的模拟周期频率信号经过PLL的处理后生成具有高精度和稳定性的周期脉冲输出,该方法适用于规模中等以上的电路中,而对于规模较小、需求的频率较低、需求频率各异的电路,使用晶振就显得成本过高了。而对于小规模空间有限电路,另外一种方法是通过分立的元器件来搭建振荡电路,实现周期脉冲的输出,但是这种电路输出的脉冲频率一致性不够好,批量生产时,各产品输出频率不同,且不能够通过动态调节来实现频率一致性的收敛;对于功耗敏感的电路,在电路不使用时候不能较好的使振荡电路停振,面对这样的问题,大多方法是通过切断周期脉冲的传输路径来实现脉冲输出的开关,但是振荡电路依然在工作,功耗并未有效减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的脉冲发生电路,频率可动态调节,周期脉冲输出可开关控制,且通过分立的元器件来搭建振荡电路,成本较低。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调节的脉冲发生电路,该可调节的脉冲发生电路包括充放电电路和开关控制电路、数字接口、信号输出端;所述充放电电路一端通过三极管连接数字接口,另一端连接信号输出端,所述充放电电路用于调节输出频率;所述开关控制电路一端通过三极管连接数字接口,另一端连接信号输出端,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用于调节输出开断。进一步地,所述充放电电路包括数字可调电阻以及第一电容,所述数字可调电阻的PRA引脚连接第一电容一端,所述第一电容另一端连接信号输出端。进一步地,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数字接口、三极管,第二电阻、第一反相器、第二反相器,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二电阻一端,所述第二电阻另一端连接数字接口,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信号输出端。进一步地,所述数字可调电阻的PRW引脚连接至所述第一反相器和所述第二反相器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数字可调电阻包括控制芯片以及第二电容,所述控制芯片的GND引脚和VCC引脚之间连接所述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与电源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阳极通过第一电阻连接第一电容一端,所述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电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数字可调电阻U1和第一电容C1组成RC充放电路,并配合软件编程SPI数字接口,输入控制命令来调节数字可调电阻的阻值,以此来调节本电路的输出频率PWM_OUT;由于本电路输出频率可以调节,所以在输出的后端可以针对输出的频率做一致性修正,能通过调节输出频率使得一致性达到一定的收敛效果;通过三极管配合第一反向器实现周期脉冲输出的开断,减少电路功耗,通过分立元器件搭建振荡电路,降低了电路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图2本技术实施例工作时的波形示意图。附图标记ENCTL-数字接口,PWMOUT-信号输出端,U1A-第一反相器,U2B-第二反相器,U1-数字可调电阻,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D2-二极管,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TR-三极管。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实施例:请参阅图1,图1是可实现实施例以调节方法的可调节的脉冲发生电路,该包括充放电电路和开关控制电路,充放电电路一端通过三极管连接数字接口,另一端连接信号输出端;具体地,充放电电路包括数字可调电阻U1以及第一电容C1,数字可调电阻的PRA引脚连接第一电容C1一端,第一电容C1另一端连接信号输出端PWM_OUT。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充放电电路由数字可调电阻U1和第一电容C1组成;由于RC充电和放电时间正比于R*C的值,电路中第一电容C1为固定容值,可通过软件编程SPI数字接口,输入控制命令来调节数字可调电阻的阻值;以此来调节本电路的信号输出端的输出频率PWM_OUT;当数字可调电阻U1的阻值变大,第一电容C1充放电时间变长;则信号输出端的输出频率PWM_OUT周期变长;反之,当数字可调电阻U1的阻值变小,电容充放电时间变短,信号输出端的输出频率PWM_TOU周期变短,以此达到对输出频率的调节。图1中给出了输出可控频率可调脉冲发生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其中V1和V3分别是第二反相器U2B的输入和输出,因此,V1和V3的波形是反相的。当V1为高电平V3为低电平时,第一反相器U1A的输出电流通过电阻数字可调电阻U1给电容C1充电;当V1为低电平V3为高电平时,电容C1通过数字可调电阻U1,第一反相器U1A的输出放电;开关控制电路一端连接数字接口EN_CTL,另一端连接信号输出端PWM_OUT。具体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数字接口EN_CTL、三极管TR,第二电阻R2、第一反相器U1A、第二反相器U2B,三极管TR的基极连接第二电阻R2一端,第二电阻R2另一端连接数字接口,三极管TR的集电极连接第一反相器U1A的输入端,三极管TR的发射极接地,第一反相器U1A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反相器U2B的输入端,第二反相器U2B的输出端连接信号输出端。其中,第二电阻R2的取值为2KΩ。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数字接口EN_CTL的控制信号为逻辑高电平时,三极管TR导通;第一反向器U1A的输入通过导通的三极管TR接地;第一反相器U1A输出一直为高电平,第二反相器U2B输出一直为低电平;原来的周期脉冲输出PWM_OUT被关断。当数字接口的控制信号EN_CTL为逻辑低电平时候,三极管TR处于截止状态;第一电容C1又恢复上述充放电过程,整个电路又恢复周期脉冲输出,以此达到对输出开关控制的调节。数字可调电阻的PRW引脚连接至第一反相器U1A和第二反相器U2B之间。数字可调电阻U1包括控制芯片以及第二电容C2,控制芯片的GND引脚和VCC引脚之间连接第二电容C2,第二电容C2与电源连接,该电源为+5V,第二电容取值为0.1μF。优选地,控制芯片的型号为MCP41010-I/SN。还包括二极管D2,二极管D2的阳极通过第一电阻R1连接第一电容一端,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电源。该电源为+5V,第一电阻取值为100KΩ。第一电阻R1能够有效的减小第一反相器U1A输入端的过冲电压;请参阅图2,图2为该电路工作时的波形示意图,结合该图具体说明实施例一中的充电和放电过程。充电过程:具体见图2中第一电容C1充放电过程波形中T1~T2时间段的波形B,V1为高电平V3为低电平时,第一反向器U1A的输出电流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的脉冲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数字接口、充放电电路、开关控制电路、数字接口、信号输出端;/n所述充放电电路一端通过三极管连接数字接口,另一端连接信号信号输出端,所述充放电电路用于调节输出频率;/n所述开关控制电路一端通过三极管连接数字接口,另一端连接信号输出端,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用于调节输出开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的脉冲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数字接口、充放电电路、开关控制电路、数字接口、信号输出端;
所述充放电电路一端通过三极管连接数字接口,另一端连接信号信号输出端,所述充放电电路用于调节输出频率;
所述开关控制电路一端通过三极管连接数字接口,另一端连接信号输出端,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用于调节输出开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调节的脉冲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电路包括数字可调电阻以及第一电容,所述数字可调电阻的PRA引脚连接第一电容一端,所述第一电容另一端连接信号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可调节的脉冲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数字接口、三极管,第二电阻、第一反相器、第二反相器,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一端,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冬梅康存社杨小华李翊民赵兴发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深圳航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