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核电站包覆导体的定位机构,包括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右侧设置有包覆导体本体,所述包覆导体本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绝缘套,所述包覆导体本体的左端贯穿至安装箱的内部,所述安装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螺套,所述包覆导体本体的表面套设有固定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固定套通过固定机构和绝缘套对包覆导体本体进行限位,再由螺套通过固定套对包覆导体本体进行位置固定,从而具备了能够对绝缘包覆导体进行定位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绝缘包覆导体的表面不具备一定的定位结构,从而在使用过程中,绝缘包覆导体容易因震动出现晃动的现象,降低了绝缘包覆导体稳定性的问题,便于人们使用。
A positioning mechanism of cladding conductor in nuclear power pla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电站包覆导体的定位机构
本技术涉及核电站
,具体为一种核电站包覆导体的定位机构。
技术介绍
核电站是指通过适当的装置将核能转变成电能的设施,核电站以核反应堆来代替火电站的锅炉,以核燃料在核反应堆中发生特殊形式的“燃烧”产生热量,使核能转变成热能来加热水产生蒸汽。核电站电气贯穿件主要由筒体组件、压力监测组件、导体组件及其密封卡套组、接线箱及紧固件组成,而导体组件的密封结构由不同规格的绝缘包覆导体、PEEK材料制成的不同芯数的密封模块和不锈钢保护套管组成,但现有绝缘包覆导体的表面不具备一定的定位结构,从而在使用过程中,绝缘包覆导体容易因震动出现晃动的现象,降低了绝缘包覆导体的稳定性,不便于人们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核电站包覆导体的定位机构,具备了能够对绝缘包覆导体进行定位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绝缘包覆导体的表面不具备一定的定位结构,从而在使用过程中,绝缘包覆导体容易因震动出现晃动的现象,降低了绝缘包覆导体稳定性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核电站包覆导体的定位机构,包括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右侧设置有包覆导体本体,所述包覆导体本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绝缘套,所述包覆导体本体的左端贯穿至安装箱的内部,所述安装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螺套,所述包覆导体本体的表面套设有固定套。优选的,所述固定套内腔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卡套、拉杆和拉套,所述卡套滑动连接在固定套内腔的顶部与底部,所述拉杆固定连接在卡套远离包覆导体本体的一侧,所述拉杆远离卡套的一端贯穿至固定套的外侧,所述拉套固定连接在拉杆远离卡套的一端。优选的,所述螺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圆套,所述圆套的内径大于绝缘套的外径。优选的,所述卡套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固定套内壁的前侧与后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部。优选的,所述拉杆的表面套设有拉簧,所述拉簧靠近拉套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拉套的表面,所述拉簧靠近固定套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套的表面。优选的,所述卡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和圆套均由绝缘橡胶材料制成。(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核电站包覆导体的定位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核电站包覆导体的定位机构,由固定套通过固定机构和绝缘套对包覆导体本体进行限位,再由螺套通过固定套对包覆导体本体进行位置固定,从而具备了能够对绝缘包覆导体进行定位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绝缘包覆导体的表面不具备一定的定位结构,从而在使用过程中,绝缘包覆导体容易因震动出现晃动的现象,降低了绝缘包覆导体稳定性的问题,便于人们使用;2、该核电站包覆导体的定位机构,通过设置拉套,能够便于使用者对拉杆进行拉动,同时避免了使用者无法有效转动固定套的现象,通过设置圆套,能够对包覆导体本体的表面进行防护,避免了包覆导体本体的表面与螺套产生摩擦的现象,通过设置滑块和滑槽,能够对卡套进行限位,避免了卡套在使用时出现转动的现象,提高了卡套对包覆导体本体的固定效果,通过设置拉簧,能够对拉套进行拉动,避免了卡套在使用时出现脱离包覆导体本体的现象,提高了卡套使用时的稳定性,通过设置保护套,能够对卡套的表面进行防护,避免了卡套与包覆导体本体出现碰撞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固定套的右视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图。图中:1安装箱、2包覆导体本体、3绝缘套、4螺套、5固定套、6固定机构、61卡套、62拉杆、63拉套、7圆套、8滑块、9滑槽、10拉簧、11保护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核电站包覆导体的定位机构,包括安装箱1,安装箱1的右侧设置有包覆导体本体2,包覆导体本体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绝缘套3,包覆导体本体2的左端贯穿至安装箱1的内部,安装箱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螺套4,包覆导体本体2的表面套设有固定套5,固定套5内腔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固定机构6,固定机构6包括卡套61、拉杆62和拉套63,卡套61滑动连接在固定套5内腔的顶部与底部,拉杆62固定连接在卡套61远离包覆导体本体2的一侧,拉杆62远离卡套61的一端贯穿至固定套5的外侧,拉套63固定连接在拉杆62远离卡套61的一端,通过设置拉套63,能够便于使用者对拉杆62进行拉动,同时避免了使用者无法有效转动固定套5的现象,螺套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圆套7,圆套7的内径大于绝缘套3的外径,通过设置圆套7,能够对包覆导体本体2的表面进行防护,避免了包覆导体本体2的表面与螺套4产生摩擦的现象,卡套61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块8,固定套5内壁的前侧与后侧均开设有滑槽9,滑块8滑动连接在滑槽9的内部,通过设置滑块8和滑槽9,能够对卡套61进行限位,避免了卡套61在使用时出现转动的现象,提高了卡套61对包覆导体本体2的固定效果,拉杆62的表面套设有拉簧10,拉簧10靠近拉套6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拉套63的表面,拉簧10靠近固定套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套5的表面,通过设置拉簧10,能够对拉套63进行拉动,避免了卡套61在使用时出现脱离包覆导体本体2的现象,提高了卡套61使用时的稳定性,卡套6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护套11,保护套11和圆套7均由绝缘橡胶材料制成,通过设置保护套11,能够对卡套61的表面进行防护,避免了卡套61与包覆导体本体2出现碰撞的现象。在使用时,使用者拉动拉套63,使拉套63对拉簧10进行拉伸,然后将包覆导体本体2通过螺套4插入安装箱1的内部进行安装,达到合适长度后松开拉套63,使卡套61通过拉簧10的拉力自动卡入绝缘套3之间,然后转动拉套63,使拉套63带动固定套5转动,固定套5则会螺纹连接在螺套4的内部对卡套61进行限位,卡套61通过绝缘套3对包覆导体本体2进行位置固定,从而达到能够对包覆导体本体2进行定位的效果。综上所述,该核电站包覆导体的定位机构,由固定套5通过固定机构6和绝缘套3对包覆导体本体2进行限位,再由螺套4通过固定套5对包覆导体本体2进行位置固定,从而具备了能够对绝缘包覆导体进行定位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绝缘包覆导体的表面不具备一定的定位结构,从而在使用过程中,绝缘包覆导体容易因震动出现晃动的现象,降低了绝缘包覆导体稳定性的问题,便于人们使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电站包覆导体的定位机构,包括安装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1)的右侧设置有包覆导体本体(2),所述包覆导体本体(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绝缘套(3),所述包覆导体本体(2)的左端贯穿至安装箱(1)的内部,所述安装箱(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螺套(4),所述包覆导体本体(2)的表面套设有固定套(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电站包覆导体的定位机构,包括安装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1)的右侧设置有包覆导体本体(2),所述包覆导体本体(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绝缘套(3),所述包覆导体本体(2)的左端贯穿至安装箱(1)的内部,所述安装箱(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螺套(4),所述包覆导体本体(2)的表面套设有固定套(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电站包覆导体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5)内腔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固定机构(6),所述固定机构(6)包括卡套(61)、拉杆(62)和拉套(63),所述卡套(61)滑动连接在固定套(5)内腔的顶部与底部,所述拉杆(62)固定连接在卡套(61)远离包覆导体本体(2)的一侧,所述拉杆(62)远离卡套(61)的一端贯穿至固定套(5)的外侧,所述拉套(63)固定连接在拉杆(62)远离卡套(61)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绍华,周文杰,邹裕明,谢悦芬,王培芬,罗福粦,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大亚湾和平精密注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