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瓶打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6783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5: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瓶打孔装置,所述箱体内设有相互配合使用的两打孔机构,两所述打孔机构上均设置有用于打孔的打孔锥,待打孔塑料瓶从所述箱体的上方进入两所述打孔机构中间进行挤压打孔;同时还设置有可带动两所述打孔机构同时向内转动的驱动机构。两打孔机构同时内转可将从所述箱体上方进入的塑料瓶卷入两者之间,同时设置于两所述打孔机构上的打孔锤可将所述塑料瓶扎孔,即可将塑料瓶中的空气或剩余液体排出,同时又将塑料瓶挤压使之体积明显缩小,因此可明显降低后期的运输成本。

A punching device for plastic bott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瓶打孔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品回收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塑料瓶打孔装置。
技术介绍
现实生活中塑料瓶无处不在,为了环保工程或垃圾的价值再造需要回收各种塑料瓶,回收后可以打碎造粒再利用,一方面可以创造价值,另一方面可以解决城市生活塑料垃圾。但对于回收公司来说,虽然塑料瓶分量很轻,但由于回收的塑料瓶情况各式各样,有的是盖了盖子瓶子有空气的,有的是还有饮料没喝完的,总之就是瓶子体积大分量轻,一辆塑料瓶垃圾车放不了多少塑料瓶,这样就造成了回收运输成本过高。这种情况若采用人工处理的话费用太高,效率也太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塑料瓶打孔装置,可以在回收塑料瓶之前对其挤压打孔,从而降低其回收运输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塑料瓶打孔装置,包括:支架,箱体,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箱体内设有相互配合使用的两打孔机构,两所述打孔机构上均设置有用于打孔的打孔锥,待打孔塑料瓶从所述箱体的上方进入两所述打孔机构中间进行挤压打孔;驱动机构,其设置于所述箱体外侧,可带动两所述打孔机构同时向内转动。优选地,两所述打孔机构均包括转轴和设置于其外侧的打孔辊,所述转轴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打孔锥设置于所述打孔辊的外侧面上且沿其周向均匀分布,同一所述打孔辊的径向上两相邻所述打孔锥之间形成沟槽。优选地,两所述打孔机构分别为一号打孔机构和二号打孔机构,两者交接处位于所述一号打孔机构上的所述打孔锥与位于所述二号打孔机构上的所述沟槽对应设置。优选地,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导料机构,所述导料机构包括设置于两所述打孔机构上方且上下交错设置的第一导料板和第二导料板。优选地,所述导料机构还包括设置于两所述打孔机构下方的第三导料板。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电机,其分别带动两所述打孔机构转动。本技术所提供的塑料瓶打孔装置,所述箱体内设有相互配合使用的两打孔机构,两所述打孔机构上均设置有用于打孔的打孔锥,待打孔塑料瓶从所述箱体的上方进入两所述打孔机构中间进行挤压打孔;同时还设置有可带动两所述打孔机构同时向内转动的驱动机构。两打孔机构同时内转可将从所述箱体上方进入的塑料瓶卷入两者之间,同时设置于两所述打孔机构上的打孔锤可将所述塑料瓶扎孔,即可将塑料瓶中的空气或剩余液体排出,同时又将塑料料挤压使之体积明显缩小,因此可明显降低后期的运输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塑料瓶打孔装置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图1中一号打孔机构和二号打孔机构的立体机构图;图3是图1的主视图;图4是图3中A-A方向的剖面图;图5是图4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图1至图5中的附图标记如下:支架1、底座2、箱体3、轴承座4、一号打孔机构5、二号打孔机构6、导料机构7、电机8、一号转轴51、一号打孔辊52、一号安装座53、一号打孔锥54、一号沟槽55、二号转轴61、二号打孔辊62、二号安装座63、二号打孔锥64、二号沟槽65、一号导料板71、二号导料板72、三号导料板7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核心是提供一种塑料瓶打孔装置,可以在回收塑料瓶之前对其挤压打孔,从而降低其回收运输成本。请参考图1-5,图1是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塑料瓶打孔装置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图1中一号打孔机构和二号打孔机构的立体机构图;图3是图1的主视图;图4是图3中A-A方向的剖面图;图5是图4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提供的塑料瓶打孔装置,包括支架1,用于支撑整个装置,支架1上设置有箱体3,其通常可为方形的箱体,箱体3内设有相互配合使用的两打孔机构。两所述打孔机构的结构和尺寸可以完全相同,也可以略有不同,只要可以配合工作即可,当两者结构与尺寸相同时,需同速转动,否则非同速转动。两所述打孔机构上均设置有用于打孔的打孔锥,待打孔塑料瓶从箱体3的上方进入两所述打孔机构的中间进行挤压打孔。上述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其通常设置于箱体3的外侧,可通过设置于支架1上的底座2来支撑,其用于带动两所述打孔机构同时向内转动。所述驱动机构可以为电机,具体的可以包括两电机8,其并列设置于箱体3的外侧分别带动两所述打孔机构转动,这样的设置更简单直接,但其实驱动机构也可以设置为其他方式,这个不是本技术的技术点,参考现有技术即可,本文不再赘述。上述塑料瓶打孔装置中,两打孔机构同时内转可将从所述箱体上方进入的塑料瓶卷入两者之间,同时设置于两所述打孔机构上的打孔锤可将所述塑料瓶扎孔,即可将塑料瓶中的空气或剩余液体排出,同时又将塑料料挤压使之体积明显缩小,因此可明显降低后期的运输成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两所述打孔机构均包括转轴和设置于其外侧的打孔辊,所述转轴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接,具体可与电机8的电机轴固定相接,从而由电机8带动所述转轴进行向内转动,进而两所述打孔机构同时向内转动。具体的,所述转轴上与电机8的相接处可通常轴承座4来固定其位置。此时,所述打孔锥设置于所述打孔辊的外侧面上且沿其周向均匀分布,包括轴向和径向上同时均匀同间距分布,这样的话,同一所述打孔辊上径向上两相邻所述打孔锥之间形成沟槽。为方便描述,可将两所述打孔机构区分为一号打孔机构5和二号打孔机构6,一号打孔机构5包括一号转轴51、一号打孔辊52和一号打孔锥54;二号打孔机构6包括二号转轴61、二号打孔辊62和二号打孔锥64。为方便打孔锥的设置和排列,可在一号打孔辊52的上方轴向等间距设置一号安装座53,一号打孔锥54设置于一号安装座53上;相应的,可在二号打孔辊62的上方轴向等间距设置二号安装座63,二号打孔锥64设置于二号安装座63上。此时,径向上两相邻的一号打孔锥54之间或两相邻的一号安装座53之间形成了一号沟槽55,径向上两相邻的二号打孔锥64之间或两相邻的二号安装座63之间形成了二号沟槽65。作为一种改进,可在一号打孔辊52和二号打孔辊62的两者交接处,将一号打孔锥54与二号沟槽65对应设置,一号沟槽55与二号打孔锥64对应设置。也可以说是,一号打孔锥54与二号打孔锥64为交错设置。这样的话,可避免一号打孔锥54与二号打孔锥64在挤压扎孔塑料瓶的过程中间接接触,使用寿命可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料瓶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架,/n箱体,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箱体内设有相互配合使用的两打孔机构,两所述打孔机构上均设置有用于打孔的打孔锥,待打孔塑料瓶从所述箱体的上方进入两所述打孔机构中间进行挤压打孔;/n驱动机构,其设置于所述箱体外侧,可带动两所述打孔机构同时向内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瓶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
箱体,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箱体内设有相互配合使用的两打孔机构,两所述打孔机构上均设置有用于打孔的打孔锥,待打孔塑料瓶从所述箱体的上方进入两所述打孔机构中间进行挤压打孔;
驱动机构,其设置于所述箱体外侧,可带动两所述打孔机构同时向内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瓶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
两所述打孔机构均包括转轴和设置于其外侧的打孔辊,所述转轴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打孔锥设置于所述打孔辊的外侧面上且沿其周向均匀分布,同一所述打孔辊的径向上两相邻所述打孔锥之间形成沟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瓶打孔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叶青冯善华胡云飞顾跃中干卫新王腾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