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采集及传输策略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62130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采集及传输策略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计算与基站连接的节点下一时隙信息队列长度;根据该节点当前时隙信息队列长度以及下一时隙信息队列长度,计算基站通信范围内网络的稳定性差异;根据上述节点当前时隙的信息年龄、上述节点在当前时隙是否采集信息、该节点与基站的距离及当链路被激活时传输数据包带来的信息年龄收益,计算基站通信范围内信息传输与信息采集带来的最大信息年龄收益;根据上述稳定性差异与最大信息年龄收益确定信息采集及传输策略。该方法将信息的采集与传输与基站通信范围内网络的稳定性相结合,优化了与基站连接的节点的信息采集及传输策略,进一步实现了信息年龄的优化。

Determination method, device, equipment and storage medium of information collection and transmission strate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信息采集及传输策略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特别是涉及一种信息采集及传输策略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5G的逐步商用,大规模的机器通信成为可能。而在这类机器通信中,信息的新鲜度对于决策结果尤为重要。因此,设计一种以信息新鲜度为目标适用于该类新型智能网络的联合信息采集传输策略显得十分重要。近来,信息年龄(AgeofInformation,AoI)被认为是衡量信息新鲜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并被广泛研究。信息年龄被定义为在信息节点处,自信息产生以来所经历的时间。现有的与多跳物联网络中信息年龄相关的研究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所有信息传输路径固定的设定下关于多跳网络中更新信息随机到达情况下网络中目的节点处信息流的加权信息年龄的研究。但由于该类研究没有考虑到信息的更新与传输对于信息年龄的影响,且没有考虑到在固定路径的情况下,多个数据包同时传输会出现的路径堵塞现象。第二类为所有信息传输路径固定的设定下关于多跳网络中信息更新策略与链路调度对信息年龄的影响研究。在这类研究中研究者考虑到了信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信息采集及传输策略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根据与基站连接的节点当前时隙信息队列的长度、当前时隙发送的数据包数量、当前时隙接收的数据包数量及当前时隙采集的数据包数量计算得到与所述基站连接的节点下一时隙信息队列的长度;/n根据与所述基站连接的节点当前时隙信息队列的长度以及与所述基站连接的节点下一时隙信息队列的长度,计算所述基站通信范围内网络的稳定性差异;/n根据与所述基站连接的节点当前时隙的信息年龄、与所述基站连接的节点在当前时隙是否采集信息、与所述基站连接的节点与所述基站的距离及被激活链路在传输数据包时带来的信息年龄收益,计算所述基站通信范围内信息传输与信息采集带来的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息采集及传输策略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与基站连接的节点当前时隙信息队列的长度、当前时隙发送的数据包数量、当前时隙接收的数据包数量及当前时隙采集的数据包数量计算得到与所述基站连接的节点下一时隙信息队列的长度;
根据与所述基站连接的节点当前时隙信息队列的长度以及与所述基站连接的节点下一时隙信息队列的长度,计算所述基站通信范围内网络的稳定性差异;
根据与所述基站连接的节点当前时隙的信息年龄、与所述基站连接的节点在当前时隙是否采集信息、与所述基站连接的节点与所述基站的距离及被激活链路在传输数据包时带来的信息年龄收益,计算所述基站通信范围内信息传输与信息采集带来的最大信息年龄收益;
根据所述基站通信范围内网络的稳定性差异、所述最大信息年龄收益,确定信息采集及传输策略,以使与所述基站连接的节点按照所述信息采集及传输策略传输和采集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与基站连接的节点当前时隙信息队列的长度、当前时隙发送的数据包数量、当前时隙接收的数据包数量及当前时隙采集的数据包数量计算得到与所述基站连接的节点下一时隙信息队列的长度的步骤,包括:
针对每一与所述基站连接的节点,利用以下公式计算与所述基站连接的节点下一时隙信息队列的长度:



其中,Qi(t+1)表示节点i在t+1时隙的队列长度,Qi(t)表示所述节点i在t时隙的队列长度,fin(t)为节点i在t时隙向节点i的邻居节点n发送的数据包的数量,Iri(t)为t时隙节点i采集的数据包的数量,当节点i采集数据包时,Iri等于1,当节点i不采集数据包时,Iri等于0,Ni表示节点i的邻居节点的集合,N表示与基站连接的节点集合;
所述根据与基站连接的节点当前时隙信息队列的长度以及与所述基站连接的节点下一时隙信息队列的长度,计算所述基站通信范围内网络的稳定性差异步骤,包括:
针对每一与所述基站连接的节点,利用以下公式计算所述基站通信范围内网络的稳定性差异;



其中,ΔL1表示在1个时隙内所述基站通信范围内网络的稳定性差异,Qi(t+1)表示节点i在t+1时隙的队列长度,Qi(t)表示所述节点i在t时隙的队列长度,N表示与所述基站连接的节点的集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与所述基站连接的节点当前时隙的信息年龄、与所述基站连接的节点在当前时隙是否采集信息、与所述基站连接的节点与所述基站的距离及被激活链路在传输数据包时带来的信息年龄收益,计算所述基站通信范围内信息传输与信息采集带来的最大信息年龄收益的步骤,包括;
利用以下公式,计算所述基站通信范围内信息传输与信息采集带来的最大信息年龄收益:



其中,表示所述基站通信范围内信息传输与信息采集带来的最大信息年龄收益,ri(t)表示在t时隙节点i是否采集数据包,ri(t)=0表示在t时隙所述节点i不采集数据包,ri(t)=1表示在t时隙所述节点i采集数据包,表示所述节点i在t时隙在基站AP处的信息年龄;hi表示所述节点i距所述基站AP的距离,Sin(t)表示在t时隙所述节点i和节点n之间的链路被激活时带来的信息年龄收益,M表示与所述基站连接的节点中可采集数据包的节点集合,N表示与所述基站连接的节点集合,Ni表示所述节点i的邻居节点集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基站通信范围内网络的稳定性差异、所述最大信息年龄收益,确定信息采集及传输策略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基站通信范围内网络的稳定性差异和所述最大信息年龄收益,构建优化函数:



其中,ΔL1表示在1个时隙内所述基站通信范围内网络的稳定性差异,表示所述最大信息年龄收益,M表示与所述基站连接的节点中可采集数据包的节点的集合,N表示与所述基站连接的节点集合,Ni表示节点i的邻居节点集合,ri(t)表示在t时隙所述节点i是否采集数据包,表示所述节点i在t时隙在基站AP处的信息年龄;hi表示所述节点i距所述基站AP的距离,Qi(t)表示在t时隙所述节点i的队列长度,Qn(t)表示在t时隙节点n的队列长度,fin(t)表示在t时隙所述节点i向所述节点n发送的数据包的数量,Sin(t)表示在t时隙所述节点i和所述节点n之间的链路被激活时带来的信息年龄收益,λ表示所述最大信息年龄收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晓琦赵新龙张治马楠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