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焊丝送丝机构,包括底板、送丝机构和线筒限位结构,所述底板的上端前侧设有立板,底板的上表面后侧左侧设有支板,所述送丝机构设置于立板的侧壁上,且与底板的上端配合安装,所述线筒限位结构配合设置于支板的前壁体上,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组,所述控制开关组设置于底板的上端前侧,控制开关组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该焊丝送丝机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实现多个线筒同时出丝和多种直径规格的焊丝同时送丝作业,线筒的两侧留有适当间距保证其能够自由转动,起到限位避免错线混乱情况的发生,提高了送丝效率,升降调节便于穿线,减轻了人员的工作负担。
A wire feeding mechanism for welding wi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焊丝送丝机构
本技术涉及焊接设备
,具体为一种焊丝送丝机构。
技术介绍
焊丝是作为填充金属或同时作为导电用的金属丝焊接材料,在气焊和钨极气体保护电弧焊时,焊丝用作填充金属,在埋弧焊、电渣焊和其他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时,焊丝既是填充金属,同时焊丝也是导电电极,焊丝的表面不涂防氧化作用的焊剂,焊丝生产设备或焊丝设备会有一个专门的送丝机构加以辅助,但传统的焊丝送丝机构存在诸多问题,结构复杂,操作繁琐,不能够实现多个线筒同时出丝或多种直径规格的焊丝同时送丝作业,对于焊丝线筒的两侧不能做到很好适宜的限位,没有留有适当间距保证其能够自由转动,又无法避免错线混乱情况的发生,送丝效率低下,没有升降调节不便于焊丝端头的穿线,无形中增加了人员的工作负担,因此能够解决此类问题的一种焊丝送丝机构的实现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焊丝送丝机构,能够实现多个线筒同时出丝和多种直径规格的焊丝同时送丝作业,起到限位避免错线混乱情况的发生,提高了送丝效率,便于穿线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焊丝送丝机构,包括底板、送丝机构和线筒限位结构;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前侧设有立板,底板的上表面后侧左侧设有支板;送丝机构:所述送丝机构设置于立板的侧壁上,且与底板的上端配合安装;线筒限位结构:所述线筒限位结构配合设置于支板的前壁体上;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组,所述控制开关组设置于底板的上端前侧,控制开关组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实现多个线筒同时出丝和多种直径规格的焊丝同时送丝作业,线筒的两侧留有适当间距保证其能够自由转动,起到限位避免错线混乱情况的发生,提高了送丝效率,升降调节便于穿线,减轻了人员的工作负担。进一步的,所述送丝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主动转辊、升降结构、从动转辊和送丝圆环槽,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立板的前壁面上,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轴承与立板的前壁体转动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立板的后侧并通过联轴器与主动转辊前端的转轴固定连接,升降结构配合设置于底板的上端后侧,从动转辊后端的转轴通过轴承与升降结构的前端转动连接,从动转辊与主动转辊对应配合设置,送丝圆环槽均匀对应配合设置于主动转辊和从动转辊的弧壁上,两个相对的送丝圆环槽组成一个完整的送丝圆孔,送丝圆孔为不同直径规格的送丝圆孔,驱动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实现不同直径规格焊丝的高效送丝。进一步的,所述线筒限位结构包括螺纹轴和限位圆环限位板,所述螺纹轴的后端与支板的前壁面固定连接,限位圆环限位板与螺纹轴螺纹连接,实现多个线筒同时出丝,起到线筒适当间距的限位,避免混线情况的发生。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结构包括凹槽立板、丝杆、调节支块、前板和电机,所述凹槽立板设置于底板的上端后侧,丝杆的两端通过轴承与凹槽立板的内壁转动连接,调节支块与丝杆螺纹连接,调节支块两侧的滑块在凹槽立板内壁的滑槽内滑动连接,前板设置于调节支块的前侧,前板的前板体通过转轴与从动转辊后端的转轴转动连接,电机设置于凹槽立板的上端,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凹槽立板的上端通孔并通过联轴器与丝杆的顶端固定连接,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便于穿线。进一步的,还包括立柱和导向管,所述立柱配合设置于底板的上端右侧,立柱均匀分布,导向管设置于对应的立柱上端,导向管与对应的送丝圆环槽对应配合设置,起到焊丝的导向输出。进一步的,还包括安装板、插柱和备用圆环限位板,所述安装板设置于底板的上端左侧,插柱设置于安装板的上端中心,均匀分布的备用圆环限位板中心孔均与插柱插接,提供备用圆环限位板摆放场所。进一步的,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置于凹槽立板的左侧,且与前板对应配合设置,起到下移限位的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焊丝送丝机构,具有以下好处:1、由于限位圆环限位板与螺纹轴螺纹连接,根据要送丝线筒的个数合理选用限位圆环限位板和备用圆环限位板,此时的备用圆环限位板也可与螺纹轴螺纹连接,将不同的线筒穿插在螺纹轴内,线筒的两侧留有适当间距保证其能够自由转动,起到限位避免错线混乱情况的发生,可以保证多个线筒同时出丝,提高了送丝效率。2、每个线筒与对应规格的送丝圆环槽对应,可以保证多个线筒多组规格焊丝同时送丝,将线筒上的焊丝端头拉出,通过对应的两个相对的送丝圆环槽穿过,之后再通过对应的导向管穿出,通过控制开关组调控,电机运转,输出轴转动,由于丝杆的两端通过轴承与凹槽立板的内壁转动连接,调节支块与丝杆螺纹连接,调节支块两侧的滑块在凹槽立板内壁的滑槽内滑动连接,实现调节支块、前板和从动转辊下移,直至限位板与前板的底端接触,此时两个相对的送丝圆环槽完美闭合组成一个完整的送丝圆孔,送丝圆孔与对应直径规格的焊丝完美吻合,便于对应规格的穿线,减轻了人员的工作负担。3、驱动电机运转,输出轴转动带动主动转辊旋转,来实现从动转辊旋转,从而对送丝圆孔内不同直径规格的焊丝同时送丝作业,送出的焊丝经过对应的导向管导向输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现同时多个线筒多组规格焊丝的送丝作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送丝机构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立板、3送丝机构、31驱动电机、32主动转辊、33升降结构、331凹槽立板、332丝杆、333调节支块、334前板、335电机、34从动转辊、35送丝圆环槽、4支板、5线筒限位结构、51螺纹轴、52限位圆环限位板、6控制开关组、7立柱、8导向管、9安装板、10插柱、11备用圆环限位板、12限位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焊丝送丝机构,包括底板1、送丝机构3和线筒限位结构5;底板1:底板1的上端前侧设有立板2,立板2起到安装支撑平台,底板1的上表面后侧左侧设有支板4,支板4起到安装支撑平台;送丝机构3:送丝机构3设置于立板2的侧壁上,且与底板1的上端配合安装,送丝机构3包括驱动电机31、主动转辊32、升降结构33、从动转辊34和送丝圆环槽35,驱动电机31设置于立板2的前壁面上,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通过轴承与立板2的前壁体转动连接,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延伸至立板2的后侧并通过联轴器与主动转辊32前端的转轴固定连接,升降结构33配合设置于底板1的上端后侧,从动转辊34后端的转轴通过轴承与升降结构33的前端转动连接,从动转辊34与主动转辊32对应配合设置,送丝圆环槽35均匀对应配合设置于主动转辊32和从动转辊34的弧壁上,两个相对的送丝圆环槽35组成一个完整的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焊丝送丝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送丝机构(3)和线筒限位结构(5);/n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上端前侧设有立板(2),底板(1)的上表面后侧左侧设有支板(4);/n送丝机构(3):所述送丝机构(3)设置于立板(2)的侧壁上,且与底板(1)的上端配合安装;/n线筒限位结构(5):所述线筒限位结构(5)配合设置于支板(4)的前壁体上;/n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组(6),所述控制开关组(6)设置于底板(1)的上端前侧,控制开关组(6)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焊丝送丝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送丝机构(3)和线筒限位结构(5);
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上端前侧设有立板(2),底板(1)的上表面后侧左侧设有支板(4);
送丝机构(3):所述送丝机构(3)设置于立板(2)的侧壁上,且与底板(1)的上端配合安装;
线筒限位结构(5):所述线筒限位结构(5)配合设置于支板(4)的前壁体上;
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组(6),所述控制开关组(6)设置于底板(1)的上端前侧,控制开关组(6)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焊丝送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丝机构(3)包括驱动电机(31)、主动转辊(32)、升降结构(33)、从动转辊(34)和送丝圆环槽(35),所述驱动电机(31)设置于立板(2)的前壁面上,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通过轴承与立板(2)的前壁体转动连接,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延伸至立板(2)的后侧并通过联轴器与主动转辊(32)前端的转轴固定连接,升降结构(33)配合设置于底板(1)的上端后侧,从动转辊(34)后端的转轴通过轴承与升降结构(33)的前端转动连接,从动转辊(34)与主动转辊(32)对应配合设置,送丝圆环槽(35)均匀对应配合设置于主动转辊(32)和从动转辊(34)的弧壁上,两个相对的送丝圆环槽(35)组成一个完整的送丝圆孔,送丝圆孔为不同直径规格的送丝圆孔,驱动电机(31)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6)的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焊丝送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筒限位结构(5)包括螺纹轴(51)和限位圆环限位板(52),所述螺纹轴(51)的后端与支板(4)的前壁面固定连接,限位圆环限位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晋昌,张建锐,边建潇,连潇,
申请(专利权)人:陇东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