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及资源分配方法,涉及通信领域,解决了由于所有车辆在向周围车辆广播业务数据包时均采用固定的四次传输,导致的系统整体性能降低的问题。具体方案为:接收单元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传输资源申请请求;确定单元响应于接收单元接收到的传输资源申请请求,确定传输次数;分配单元根据确定单元确定的传输次数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资源集合;资源集合中包含的资源的个数与所述传输次数相等;发送单元将分配单元分配的资源集合中的每个资源的时频资源位置信息发送至第一终端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资源分配的过程中。
A network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及资源分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及资源分配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长期演进(英文:LongTermEvolution,简称:LTE)已成为目前主流的无线通信技术,其中的设备到设备(英文:DevicetoDevice,简称:D2D)技术已被作为重要特性且进行了标准化工作。D2D技术是一种端到端直接通信的技术,其与传统的蜂窝通信技术最大的不同在于,采用D2D技术的终端设备之间不再需要基站的中转便可以直接进行通信。另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汽车的普及程度也越来越高,相应的车联网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车联网系统中,通过车辆与车辆间的通信可以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可靠性,提升交通通行的效率。但是,当车联网系统内的车辆数目很多时,容易发生资源冲突,导致系统性能变差,还会出现延迟不可控、服务质量不能保证等问题。正是现有车联网系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激发了人们利用蜂窝网来协助进行车辆与车辆间通信的研究,并且车辆与车辆间通信也是一种端到端的通信,因此,采用D2D技术进行车辆与车辆间的通信以成为本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在现有技术中,D2D技术包含两种传输机制,分别为D2D发现(英文:discovery)和D2D通信(英文:communication)。由于采用D2Ddiscovery传输机制时,只能传输固定大小为232比特的业务数据包,而车联网系统中,车辆向周围车辆广播的业务数据包的大小通常为几十字节至上千字节,因此,车辆与车辆间通常采用D2Dcommunication进行通信。具体的,例如,在D2Dcommunication的D2Dcommunication模式(英文:mode)1下,当车辆1需进行业务数据包的广播时,可以先向基站申请传输资源,传输资源包括:调度分配(英文:SchedulingAssignment,简称:SA)资源和数据(英文:data)资源,然后采用SA资源向周围车辆广播SA信息,该SA信息用于指示从车辆1发出的业务数据包的时频资源位置(即,向基站申请的data资源在data资源池中的时频资源位置)、调制与编码策略(英文:ModulationandCodingScheme,简称:MCS),跳频指示、定时提前等,最后在SA信息指示的时频资源位置,采用SA信息指示的MCS,跳频指示,定时提前等向周围车辆广播业务数据包。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根据目前协议标准的规定,车辆在向周围车辆广播业务数据包时,需采用固定的四次传输,也就是说,当车辆有业务数据包需要传输时,基站需在data资源池中为该车辆分配四个data资源用于该业务数据包的传输。在这种情况下,当有多个车辆同时需要进行业务数据包的传输时,由于每个车辆都需采用固定的四次传输,且可用的传输资源有限,这样便会使基站不得不为不同车辆分配时间资源相同且频率资源相同,或者时间资源相同且频率资源相邻的传输资源,此时,当不同车辆采用时间资源相同且频率资源相同的传输资源进行业务数据包的传输时,会引起车辆间传输资源的碰撞,从而导致系统整体性能的降低,而当不同车辆采用时间资源相同且频率资源相邻的传输资源进行业务数据包的传输,会由于带内泄露引起车辆间的相互干扰,同样导致系统整体性能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及资源分配方法,解决了由于所有车辆在向周围车辆广播业务数据包时均采用固定的四次传输,导致的系统整体性能降低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传输资源申请请求;确定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传输资源申请请求,确定传输次数;分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传输次数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分配资源集合;所述资源集合中包含的资源的个数与所述传输次数相等,所述资源是一个或者多个物理资源块的集合,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待传输的业务数据包;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分配单元分配的所述资源集合中的每个资源的时频资源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当前小区的负载情况确定所述传输次数。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下一个调度周期内可用资源的数量、下一个调度周期内所需资源的数量和预设门限,确定所述传输次数。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传输次数时所用的所述下一个调度周期内可用资源的数量、所述下一个调度周期内所需资源的数量和所述预设门限之间满足以下条件:所述下一个调度周期内所需资源的数量与所述下一个调度周期内可用资源的数量的比值小于所述预设门限;所述传输次数是根据所述下一个调度周期内所需资源的数量和下一个调度周期内需调度的终端设备的数量得到的。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当前小区的负载情况和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确定所述传输次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等级、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业务类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服务质量QoS需求。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当前小区内广播所述传输次数;或者,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传输次数。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通过系统广播消息或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或公共控制信道在当前小区内广播所述传输次数。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通过专用RRC信令或专用控制信道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传输次数。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配置单元,用于配置至少两个资源池,并为所述至少两个资源池中的每个资源池配置对应的传输次数;不同资源池配置的传输次数不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传输资源申请请求;确定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传输资源申请请求,根据当前小区的负载情况和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从所述配置单元配置的所述至少两个资源池中确定第一资源池;分配单元,用于从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第一资源池中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分配资源集合;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等级、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业务类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服务质量QoS需求;所述资源集合中包含的资源的个数与为所述第一资源池配置的传输次数相等,所述资源是一个或者多个物理资源块的集合,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待传输的业务数据包;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分配单元分配的所述资源集合中的每个资源的时频资源位置信息发送至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传输资源申请请求,其中,所述资源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n响应于所述传输资源申请请求,确定传输次数,并根据所述传输次数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分配资源;/n发送资源位置信息给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其中,所述资源位置信息指示的资源的个数与所述传输次数相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传输资源申请请求,其中,所述资源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响应于所述传输资源申请请求,确定传输次数,并根据所述传输次数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分配资源;
发送资源位置信息给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其中,所述资源位置信息指示的资源的个数与所述传输次数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包括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传输次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传输次数,包括:
通过专用控制信道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传输次数。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传输次数,包括:
根据当前小区的负载情况确定所述传输次数。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用于发送调度分配信息的资源,其中,所述调度分配信息用于调度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7.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网络设备发送传输资源申请请求,其中,所述资源用于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资源位置信息,其中,所述资源位置信息指示的资源的个数与传输次数相等;
根据所述资源位置信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包括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传输次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传输次数,包括:
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振山,孙伟,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