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6153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3:45
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机体、一第二机体、一枢转机构以及一散热模块;该第二机体包括彼此相对的一第一壳体与一第二壳体以及一盖板,其中该盖板的一侧枢设于该第二壳体;该枢转机构枢接于该第一机体与该第二机体之间,其中该盖板的另一侧枢接于该枢转机构;该散热模块设置于该第二机体内,且包括至少一弹性件,其中该至少一弹性件固定于该第一壳体与该盖板之间,当该第一机体通过该枢转机构而相对于该第二机体展开或闭合时,该枢转机构带动该盖板相对于该第二壳体位于一开启位置与一关闭位置之间,以使该至少一弹性件被拉伸或压缩。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散热模块的电子装置可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

Electronic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散热模块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现今的笔记本型计算机越做越薄,在主机机体的上盖与下盖之间的间距越来越小的情况下,导致主机机体内的风扇压力越来越大,使得散热能力大幅下降。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目前会采用热管将热传递至出风口,并用风扇搭配散热鳍片将热吹出系统。散热鳍片的散热面积越大,则散热效果越显著。然而,与散热能力有直接相关的散热鳍片的散热面积却受限于主机机体的高度。因此,如何有效提升散热结构的散热面积为重要的课题。此外,主机机体内音箱的声音表现亦受限于主机机体的上盖与下盖之间的距离,因此在有限的空间中设置可强化声音效果的音箱亦已成为亟待克服的课题。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具有弹性件的散热模块,可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本技术的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机体、一第二机体、一枢转机构以及一散热模块;该第二机体包括彼此相对的一第一壳体与一第二壳体以及一盖板,其中该盖板的一侧枢设于该第二壳体;该枢转机构枢接于该第一机体与该第二机体之间,其中该盖板的另一侧枢接于该枢转机构;该散热模块设置于该第二机体内,且包括至少一弹性件,其中该至少一弹性件固定于该第一壳体与该盖板之间,当该第一机体通过该枢转机构而相对于该第二机体展开或闭合时,该枢转机构带动该盖板相对于该第二壳体位于一开启位置与一关闭位置之间,以使该至少一弹性件被拉伸或压缩。基于上述,在本技术的电子装置的设计中,弹性件固定于第一壳体与盖板之间,且弹性件在外力的作用下被拉伸或压缩。也就是说,弹性件的体积是可调变的,意即,相较于弹性件被压缩时,在拉伸弹性件的情况下可具有较大的体积。如此一来,散热模块的弹性件可不占空间且具有较小的体积。此外,当第一机体通过枢转机构而相对于第二机体展开或闭合时,枢转机构可带动盖板相对于第二壳体位于开启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以使弹性件被拉伸或压缩。也就是说,当盖板位于开启位置时,可借此可以降低压力产生的流阻进而提升散热能力。如此一来,采用本技术的散热模块的电子装置可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A是依照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在展开时的立体示意图。图1B是图1A的电子装置在展开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1C是图1A的电子装置在闭合时的立体示意图。图1D是图1A的电子装置的枢转机构与盖板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A是图1A的电子装置的一剖面示意图。图2B是图1A的电子装置的另一剖面示意图。图2C是图1C电子装置的一剖面示意图。图3A是依照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散热模块的立体示意图。图3B是依照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散热模块的立体示意图。图3C是依照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散热模块的立体示意图。图4A是依照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散热模块的立体示意图。图4B是图4A的散热模块的侧视示意图。图5A是依照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散热模块的立体示意图。图5B是图5A的散热模块的侧视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电子装置100、100b、100c、100d、100e散热模块100a1、100a2弹性件100a21第一侧100a22第二侧110a、110b、110c、110d、110e第一连接片112d、112e第一固定柱120a、120b、120c、120d、120e第二连接片122d、122e第二固定柱130a、130b、130c、130d、130e弹性鳍片132c、134c、132d、134d、132e端200第一机体300第二机体310第一壳体312板件320第二壳体330盖板332一侧334另一侧335支撑部400枢转机构410铰链结构412转动轴414第一固定板416第二固定板420传动组件422组装部430连杆组件432第一端434第二端440铰链盖610、620黏着层P水平面P1开启位置P2关闭位置R1第一时针方向R2第二时针方向具体实施方式图1A是依照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在展开时的立体示意图。图1B是图1A的电子装置在展开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1C是图1A的电子装置在闭合时的立体示意图。图1D是图1A的电子装置的枢转机构与盖板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A是图1A的电子装置的一剖面示意图。图2B是图1A的电子装置的另一剖面示意图。图2C是图1C电子装置的一剖面示意图。须说明的是,为了方便说明起见,图1C中省略绘示盖板,而图2A与图2C是沿着散热模块所在处的剖线进行绘示,且图2B是沿着弹性音箱壳体所在处的剖线进行绘示。请同时参考图1A、图1B、图1C、图1D、图2A、图2B以及图2C,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包括一散热模块100、一第一机体200、一第二机体300以及一枢转机构400。第二机体300包括彼此相对的一第一壳体310与一第二壳体320以及一盖板330,其中盖板330的一侧332枢设于第二壳体320。枢转机构400枢接于第一机体200与第二机体300之间,其中盖板330的另一侧334枢接于枢转机构400。散热模块100设置于第二机体300内,且包括至少一弹性件(示意地绘示一个弹性件100a1及二个弹性件100a2),其中弹性件100a1、100a2固定于第一壳体310与盖板330之间。当第一机体200通过枢转机构400而相对于第二机体300展开或闭合时,枢转机构400带动盖板330相对于第二壳体320位于一开启位置P1与一关闭位置P2之间,以使弹性件100a1、100a2被拉伸或压缩。此处,电子装置10例如是一笔记本型计算机,而第一机体200例如为一屏幕模块,且第二机体300例如为一主机机体。详细来说,请同时参考图1B与图3A,本实施例的弹性件100a1包括至少一第一连接片(示意地绘示多个第一连接片110a)、至少一第二连接片(示意地绘示多个第二连接片120a)以及多个弹性鳍片130a。第一连接片110a通过例如是黏着层610而固定于第一壳体310。第二连接片120a相对于第一连接片110a设置,且通过例如是黏着层620而固定于盖板330。在另一实施例中,弹性件100a1的第一连接片110a与第二连接片120a亦可通过锁固或其他适当的方式固定于第一壳体310与盖板330上,在此不加以限制。弹性鳍片130a连接于第一连接片110a与第二连接片120a之间,其中弹性鳍片130a例如是呈矩阵排列,但不以此为限。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包括:/n一第一机体;/n一第二机体,该第二机体包括彼此相对的一第一壳体与一第二壳体以及一盖板,其中该盖板的一侧枢设于该第二壳体;/n一枢转机构,该枢转机构枢接于该第一机体与该第二机体之间,其中该盖板的另一侧枢接于该枢转机构;以及/n一散热模块,该散热模块设置于该第二机体内,且包括至少一弹性件,其中该至少一弹性件固定于该第一壳体与该盖板之间,当该第一机体通过该枢转机构而相对于该第二机体展开或闭合时,该枢转机构带动该盖板相对于该第二壳体位于一开启位置与一关闭位置之间,以使该至少一弹性件被拉伸或压缩。/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114 TW 108215072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包括:
一第一机体;
一第二机体,该第二机体包括彼此相对的一第一壳体与一第二壳体以及一盖板,其中该盖板的一侧枢设于该第二壳体;
一枢转机构,该枢转机构枢接于该第一机体与该第二机体之间,其中该盖板的另一侧枢接于该枢转机构;以及
一散热模块,该散热模块设置于该第二机体内,且包括至少一弹性件,其中该至少一弹性件固定于该第一壳体与该盖板之间,当该第一机体通过该枢转机构而相对于该第二机体展开或闭合时,该枢转机构带动该盖板相对于该第二壳体位于一开启位置与一关闭位置之间,以使该至少一弹性件被拉伸或压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弹性件包括多个弹性鳍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弹性鳍片的形状包括S形、M形、方波状、锥形弹簧状或螺旋弹簧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弹性件还包括:
至少一第一连接片,固定于该第一壳体;以及
至少一第二连接片,相对于该第一连接片设置且固定于该盖板,其中该些弹性鳍片连接于该第一连接片与该第二连接片之间,当该第一机体通过该枢转机构而相对于该第二机体展开或闭合时,该枢转机构带动该盖板相对于该第二壳体位于该开启位置或该关闭位置,以使该些弹性鳍片被拉伸或被压缩,且该第一连接片与该第二连接片之间的距离增大或缩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第一连接片为多个第一连接片,而该至少一第二连接片为多个第二连接片,且各该第一连接片与各该第二连接片连接该些弹性鳍片。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片包括多个第一固定柱,而该第二连接片包括多个第二固定柱,各该弹性鳍片的一侧固定于对应的该第一固定柱或对应的该第二固定柱上。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片包括多个第一固定柱,而该第二连接片包括多个第二固定柱,各该弹性鳍片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对应的该第一固定柱与对应的该第二固定柱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奂均黎昭钰李锦荣许家睿
申请(专利权)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