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现实眼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6018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增强现实眼镜,其中增强现实眼镜包含光学薄膜、投影镜头、起偏器以及显示器;起偏器、投影镜头、光学薄膜在显示器发出的第二光束的传播路径上依次布置;光学薄膜具有第三结构面,所述第三结构面上设置有偏振分光膜;起偏器使第二光束中的第一偏振光发生透射,第一偏振光射向光学薄膜后被所述偏振分光膜反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偏振分光膜与起偏器的组合使用,能够有效提高能量利用率,并能够消除杂散光,最终成像鬼像小,撕裂感小。

Augmented reality glas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增强现实眼镜
本技术涉及目视光学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增强现实眼镜。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CN105938250A提供了一种多层式增强现实智能眼镜。该多层成像系统例如包括滤光镜片、显示镜片和功能镜片,所述滤光镜片和所述功能镜片分别在所述显示镜片的两侧安装在所述镜框上。该专利文献采用三层结构的成像系统,环境光在到达佩戴者的眼睛之前,依次通过根据滤光镜片、显示镜片以及功能镜片。其中,滤光镜片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其滤光特性,以过滤环境光中对于智能眼镜显示镜片的成像效果造成不利影响的光线。滤光镜片还起到图像投影背景墙的作用,因为智能眼镜显示镜片在人的眼睛正前方呈现的屏幕为半透明虚拟屏幕。过强的环境光会使得人眼难以清楚分辨该半透明虚拟屏幕上的显示内容。经过滤光镜片的过滤,为该半透明虚拟屏幕形成了相对较暗的背景区域,从而能够增强智能眼镜显示镜片的成像效果。此外,环境光在通过滤光镜片和智能眼镜显示镜片后,还会穿过功能镜片。该功能镜片可以是视力矫正镜片。该专利文献有效降低了环境光线对增强现实效果的不利影响,但是未能对显示器光线进行合理的处理,在实际应用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强现实眼镜,其特征在于,包含光学薄膜(100)、投影镜头(200)、起偏器(300)以及显示器(400);起偏器(300)、投影镜头(200)、光学薄膜(100)在显示器(400)发出的第二光束(32)的传播路径上依次布置;/n光学薄膜(100)具有第三结构面(23),所述第三结构面(23)上设置有偏振分光膜;/n起偏器(300)使第二光束(32)中的第一偏振光(33)发生透射,第一偏振光(33)射向光学薄膜(100)后被所述偏振分光膜反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现实眼镜,其特征在于,包含光学薄膜(100)、投影镜头(200)、起偏器(300)以及显示器(400);起偏器(300)、投影镜头(200)、光学薄膜(100)在显示器(400)发出的第二光束(32)的传播路径上依次布置;
光学薄膜(100)具有第三结构面(23),所述第三结构面(23)上设置有偏振分光膜;
起偏器(300)使第二光束(32)中的第一偏振光(33)发生透射,第一偏振光(33)射向光学薄膜(100)后被所述偏振分光膜反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现实眼镜,其特征在于,光学薄膜(100)包含光波导元件(2),光波导元件(2)的几何体内部形成第二区域(42),光波导元件(2)的几何体外部空间中形成有第一区域(41)与第三区域(43);
所述光波导元件(2)具有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第一端面上具有多个沿光波导元件(2)长度延伸方向排布的第一齿形凸起,第二端面上具有多个沿光波导元件(2)长度延伸方向排布的第二齿形凸起;
第一齿形凸起包含第一结构面(21)与第二结构面(22),第二齿形凸起包含第三结构面(23)与第四结构面(24);
沿第一端面到第二端面的方向上,第一区域(41)、第二区域(42)、第三区域(43)依次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强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新玮董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影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