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系电池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36001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领域,公开了一种水系电池系统,包括反应腔、水电极、金属电极、电极隔离片和电解液腔;反应腔上设有氢气出气口;水电极和金属电极分别位于反应腔内;电极隔离片设置于反应腔内,用于将水电极和金属电极隔开;电解液腔,其内盛有电解液,通过管路与反应腔连通;水电极和金属电极分别通过导线引出反应腔作为输出端,反应腔内反应产生的氢气作为二次能源通过氢气出气口排出存储或者使用,通过金属电极作为能量载体,以电解液中的水作为反应物,无毒无害,反应产物氢气可以作为二次能源,进一步提高能量密度,而且安全系数高。

A water battery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系电池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系电池系统。
技术介绍
为了解决传统化石能源带来的环境问题以及能源危机等问题,目前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很多欧洲国家已经给出了燃油车辆的禁售时间。在众多新能源技术中锂电池技术是目前发展最为迅速的新能源技术。但是由于锂电池本身化学体系上的制约,其弊端非常明显,无法跟燃油能源系统相抗衡:1、锂电池充电时间通常需要几十分钟到数小时,便利性大打折扣;2、锂电池的理论能量密度只有240Wh/Kg~350Wh/Kg远远低于燃油的能量密度,这就造成锂电池汽车在续航里程上无法跟燃油车相比;3、锂电池在安全方面也存在很大问题,近年来已经有多起锂电池汽车热失控着火事件发生;4、锂电池的生产过程,需要在高度干燥环境下,所以成本比较高,使用过程中充电耗时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系电池系统,通过金属电极作为能量载体,以电解液中的水作为反应物,无毒无害,反应产物氢气可以作为二次能源,进一步提高能量密度,而且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系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反应腔(1),其上设有氢气出气口(11);/n水电极(2),位于反应腔(1)内,作为水的还原反应场所;/n金属电极(3),位于反应腔(1)内,作为能量载体;/n电极隔离片(4),设置于反应腔(1)内,用于将水电极(2)和金属电极(3)隔开;/n电解液腔(5),其内盛有电解液,通过管路与反应腔(1)连通,所述电解液腔(5)内的电解液通过管路往返于反应腔(1)和电解液腔(5)之间;/n所述水电极(2)和金属电极(3)分别通过导线引出反应腔(1)作为电能输出端,所述反应腔(1)内反应产生的氢气作为二次能源通过氢气出气口(11)排出存储或者直接供给能源器件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系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应腔(1),其上设有氢气出气口(11);
水电极(2),位于反应腔(1)内,作为水的还原反应场所;
金属电极(3),位于反应腔(1)内,作为能量载体;
电极隔离片(4),设置于反应腔(1)内,用于将水电极(2)和金属电极(3)隔开;
电解液腔(5),其内盛有电解液,通过管路与反应腔(1)连通,所述电解液腔(5)内的电解液通过管路往返于反应腔(1)和电解液腔(5)之间;
所述水电极(2)和金属电极(3)分别通过导线引出反应腔(1)作为电能输出端,所述反应腔(1)内反应产生的氢气作为二次能源通过氢气出气口(11)排出存储或者直接供给能源器件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系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电极(3)的密度为ρ(g/cm3),总质量为WM(g),所述水电极(2)的总投影面积为SH2O(cm2),满足:其中K=1/4为量纲调整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系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氢气出气口(11)连通的氢气腔(6),所述氢气腔(6)用于将反应腔(1)内产生的氢气存储起来,连接氢气出气口(11)与氢气腔(6)的管路上设有单向阀、开关和气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系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广军余为伟
申请(专利权)人:荆门市探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