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轧机万向接轴扁头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58222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轧机万向接轴扁头套,属于冶金轧制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扁头套本体,所述的扁头套本体的中心处开设有内孔,内孔的内侧面设置有扁头套传动平面,所述的扁头套传动平面的中部开设有燕尾槽,所述的扁头套传动平面的表面安装有自定位耐磨板;所述的自定位耐磨板由耐磨基板、齿形强磁铁、调节螺杆、定位铁块组成,耐磨基板的中部安装有基板燕尾,耐磨基板的表面设置有调节螺杆,所述的调节螺杆的一端连接有定位铁块,所述的定位铁块的一侧依次设置有齿形强磁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可大幅提升作业效率,自定位耐磨板通过基板燕尾以及调节螺杆双重固定,并在齿形强磁铁的作用下进行磁性定位,定位准确,使用寿命高。

A new type of flat head cover for universal joint of rolling mi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轧机万向接轴扁头套
本技术涉及冶金轧制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轧机万向接轴扁头套。
技术介绍
主传动万向接轴在冶金轧制领域应用十分广泛,扁头套做为联接轧辊与万向接轴的关键部件之一,主要用于传递主传动万向接轴和轧辊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力矩。在轧制过程中,为了获取非常准确尺寸的轧制形状,轧辊槽经过一段时间的轧制都会有一定的磨损、变形,需更换轧辊或轧辊槽满足尺寸需求。轧辊与万向接轴的联接均使用扁头套来实现,轧辊的扁头与万向接轴的扁头套配合非常精准,出于轧辊装配的需要,扁头套内孔和轧辊扁头的配合形式在圆弧形工作面和平面上多为间隙配合或过渡配合。主传动万向接轴带动轧辊进行轧制作业时,首先容易磨损的是平面工作面;同时因为扁头在扁头套内无轴心定位装置,扁头套与扁头配合的圆弧工作面也会逐渐产生沿主传动轴轴向方向的相对滑动;因此,扁头和扁头套内孔序号2工作面之间逐渐形成磨损间隙。由于磨损造成实际工作面积减小,伴随着扁头套内孔平面和扁头工作面之间的间隙逐渐扩大,运转过程中产生的间隙冲击越来越大,因而造成主传动扭振的幅度逐步增大,从而加速扁头套和扁头之间的磨损,如此恶性循环,成为轧辊主传动部件疲劳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会对轧制产品的质量控制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轧机万向接轴扁头套,本技术结构新颖,配置紧凑、合理,操作方便、可大幅提升作业效率,有利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自定位耐磨板通过基板燕尾以及调节螺杆双重固定,并在齿形强磁铁的作用下进行磁性定位,定位准确,使用寿命高。2.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轧机万向接轴扁头套,包括扁头套本体,所述的扁头套本体的一侧间隔开设有螺栓孔,扁头套本体的另一侧设置有扁头套圆弧面,所述的扁头套本体的中心处开设有内孔,内孔的内侧面设置有扁头套传动平面,所述的扁头套传动平面的中部开设有燕尾槽,扁头套传动平面表面间隔开设有多组孔径一致的定位孔,所述的扁头套传动平面的表面安装有自定位耐磨板;所述的自定位耐磨板由耐磨基板、齿形强磁铁、调节螺杆、定位铁块、橡胶圈、硅胶垫圈和基板燕尾组成,所述的耐磨基板与扁头套传动平面相互贴合,耐磨基板的中部安装有基板燕尾,耐磨基板的表面间隔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有调节螺杆,所述的调节螺杆的一端贯穿安装孔并连接有定位铁块,定位铁块与调节螺杆螺纹连接,所述的定位铁块的一侧依次设置有齿形强磁铁和橡胶圈,橡胶圈设置在定位铁块与齿形强磁铁之间,定位铁块与齿形强磁铁磁性相吸,橡胶圈固定贴装在定位铁块的表面,所述的齿形强磁铁固定卡装在定位孔的内侧,齿形强磁铁的表面固定粘结有硅胶垫圈,硅胶垫圈的另一侧固定粘结在定位孔的内部。进一步地,所述的基板燕尾的形状与燕尾槽形状互补,耐磨基板通过基板燕尾卡装在燕尾槽内。进一步地,所述的齿形强磁铁的外圈间隔设置有锯齿卡紧件,齿形强磁铁固定嵌装在定位孔内。进一步地,所述的调节螺杆的一端依次贯穿耐磨基板、定位铁块、齿形强磁铁并与扁头套本体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自定位耐磨板通过调节螺杆与扁头套本体可拆卸装配。进一步地,所述的橡胶圈的两侧分别与定位铁块、齿形强磁铁无缝贴合。3.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新颖,配置紧凑、合理,操作方便、可大幅提升作业效率,有利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自定位耐磨板通过基板燕尾以及调节螺杆双重固定,并在齿形强磁铁的作用下进行磁性定位,定位准确,承载扁头套传递力矩能力强,且使用寿命高,理论上扁头套本体可无限次使用,当扁头套本体与轧辊扁头磨损产生间隙后,针对性的更换自定位耐磨板即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自定位耐磨板安装效果图;图4为本技术的扁头套传动平面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连接效果图;图6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分解效果图。图中:1、扁头套本体;11、螺栓孔;12、扁头套圆弧面;13、内孔;14、扁头套传动平面;15、定位孔;16、燕尾槽、2、自定位耐磨板;21、耐磨基板;22、齿形强磁铁;221、锯齿卡紧件;23、调节螺杆;24、定位铁块;25、橡胶圈;26、硅胶垫圈;27、基板燕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从图1-6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轧机万向接轴扁头套,包括扁头套本体1,扁头套本体1的一侧间隔开设有螺栓孔11,扁头套本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扁头套圆弧面12,扁头套本体1的中心处开设有内孔13,内孔13的内侧面设置有扁头套传动平面14,扁头套传动平面14的中部开设有燕尾槽16,扁头套传动平面14表面间隔开设有多组孔径一致的定位孔15,扁头套传动平面14的表面安装有自定位耐磨板2。自定位耐磨板2由耐磨基板21、齿形强磁铁22、调节螺杆23、定位铁块24、橡胶圈25、硅胶垫圈26和基板燕尾27组成,耐磨基板21与扁头套传动平面14相互贴合,当轧辊扁头与扁头套本体1间隙过大或小时,通过采用厚度合适的耐磨基板21即可,耐磨基板21的中部安装有基板燕尾27,基板燕尾27的形状与燕尾槽16形状互补,耐磨基板21通过基板燕尾27卡装在燕尾槽16内,增大耐磨基板21与扁头套本体1的接触面积,避免耐磨基板21在运转过程中松动,有效提高整体构件的使用强度和使用寿命,耐磨基板21的表面间隔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有调节螺杆23,调节螺杆23的一端贯穿安装孔并连接有定位铁块24,定位铁块24与调节螺杆23螺纹连接,定位铁块24的一侧依次设置有齿形强磁铁22和橡胶圈25,橡胶圈25设置在定位铁块24与齿形强磁铁22之间,当自定位耐磨板2安装完成后,橡胶圈25的两侧分别与定位铁块24、齿形强磁铁22无缝贴合,橡胶圈25可减缓定位铁块24、齿形强磁铁22相互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因摩擦而受损,定位铁块24与齿形强磁铁22磁性相吸,橡胶圈25固定贴装在定位铁块24的表面,齿形强磁铁22固定卡装在定位孔15的内侧,齿形强磁铁22的外圈间隔设置有锯齿卡紧件221,齿形强磁铁22固定嵌装在定位孔15内,锯齿卡紧件221使得齿形强磁铁22能够卡紧在定位孔15内,令扁头套本体1与齿形强磁铁22形成一体,强度更高,齿形强磁铁22的表面固定粘结有硅胶垫圈26,硅胶垫圈26的另一侧固定粘结在定位孔15的内部,调节螺杆23的一端依次贯穿耐磨基板21、定位铁块24、齿形强磁铁22并与扁头套本体1螺纹连接,自定位耐磨板2通过调节螺杆23与扁头套本体1可拆卸装配。耐磨基板21定位完成后,拧紧调节螺杆23,此时定位铁块24与齿形强磁铁22磁性相吸,即可在安装后持续一点的磁性吸引力,从而加强连接强度。本技术结构新颖,配置紧凑、合理,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轧机万向接轴扁头套,包括扁头套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扁头套本体(1)的一侧间隔开设有螺栓孔(11),扁头套本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扁头套圆弧面(12),所述的扁头套本体(1)的中心处开设有内孔(13),内孔(13)的内侧面设置有扁头套传动平面(14),所述的扁头套传动平面(14)的中部开设有燕尾槽(16),扁头套传动平面(14)表面间隔开设有多组孔径一致的定位孔(15),所述的扁头套传动平面(14)的表面安装有自定位耐磨板(2);/n所述的自定位耐磨板(2)由耐磨基板(21)、齿形强磁铁(22)、调节螺杆(23)、定位铁块(24)、橡胶圈(25)、硅胶垫圈(26)和基板燕尾(27)组成,所述的耐磨基板(21)与扁头套传动平面(14)相互贴合,耐磨基板(21)的中部安装有基板燕尾(27),耐磨基板(21)的表面间隔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有调节螺杆(23),所述的调节螺杆(23)的一端贯穿安装孔并连接有定位铁块(24),定位铁块(24)与调节螺杆(23)螺纹连接,所述的定位铁块(24)的一侧依次设置有齿形强磁铁(22)和橡胶圈(25),橡胶圈(25)设置在定位铁块(24)与齿形强磁铁(22)之间,定位铁块(24)与齿形强磁铁(22)磁性相吸,橡胶圈(25)固定贴装在定位铁块(24)的表面,所述的齿形强磁铁(22)固定卡装在定位孔(15)的内侧,齿形强磁铁(22)的表面固定粘结有硅胶垫圈(26),硅胶垫圈(26)的另一侧固定粘结在定位孔(15)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轧机万向接轴扁头套,包括扁头套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扁头套本体(1)的一侧间隔开设有螺栓孔(11),扁头套本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扁头套圆弧面(12),所述的扁头套本体(1)的中心处开设有内孔(13),内孔(13)的内侧面设置有扁头套传动平面(14),所述的扁头套传动平面(14)的中部开设有燕尾槽(16),扁头套传动平面(14)表面间隔开设有多组孔径一致的定位孔(15),所述的扁头套传动平面(14)的表面安装有自定位耐磨板(2);
所述的自定位耐磨板(2)由耐磨基板(21)、齿形强磁铁(22)、调节螺杆(23)、定位铁块(24)、橡胶圈(25)、硅胶垫圈(26)和基板燕尾(27)组成,所述的耐磨基板(21)与扁头套传动平面(14)相互贴合,耐磨基板(21)的中部安装有基板燕尾(27),耐磨基板(21)的表面间隔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有调节螺杆(23),所述的调节螺杆(23)的一端贯穿安装孔并连接有定位铁块(24),定位铁块(24)与调节螺杆(23)螺纹连接,所述的定位铁块(24)的一侧依次设置有齿形强磁铁(22)和橡胶圈(25),橡胶圈(25)设置在定位铁块(24)与齿形强磁铁(22)之间,定位铁块(24)与齿形强磁铁(22)磁性相吸,橡胶圈(25)固定贴装在定位铁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本练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