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像素电路和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57893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2:5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像素电路,其包括数据写入模块、驱动模块、第一发光控制模块、第二发光控制模块、发光模块、存储模块、补偿模块以及复位模块;本申请提供的像素电路,补偿模块在补偿信号的工作周期中能够对驱动模块的阈值电压进行独立补偿,其并不受限于数据写入模块的工作周期,适用于更高频像素驱动中。

A kind of pixel circuit and display pa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像素电路和显示面板
本申请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更高频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像素电路。
技术介绍
当前,显示产业发展日新月异,显示应用也已融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产品同质化日趋严重;而消费者是对高品质的显示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更高频显示在高端显示领域一直受消费者追捧,其中,更高频显示早期主要集中于专业级以及游戏应用等领域;现在手机应用更高频的需求也在提高,相应的,更高频显示可以带来更流畅的使用体验。当前主要的显示模式有:LCD(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显示模式和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半导体)显示模式,两者在更高频驱动方面的难点各不相同。而以OLED显示模式为代表的电流驱动型显示较LCD显示模式实现更高频驱动有更高的难度。当前OLED显示为保证显示品质,大多采用补偿电路设计,而补偿电路的工作时间限制导致更高频驱动的应用困难。在更高频驱动应用中,压缩了每行像素(Pixel)的扫描时间,同时导致补偿时间被压缩,引起补偿效果下降,造成显示品质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像素电路,解决了像素电路在更高频应用中,其阈值电压补偿受限于行扫描时间,导致的阈值电压补偿效果下降的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像素电路,其包括数据写入模块、驱动模块、第一发光控制模块、第二发光控制模块、发光模块、存储模块、补偿模块以及复位模块;数据写入模块,用于根据扫描信号控制数据信号的写入;驱动模块,与数据写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入并根据数据信号的控制,输出驱动信号;第一发光控制模块,与驱动模块的输入端和电源正信号连接,用于根据第一发光控制信号输出接入的电源正信号;第二发光控制模块,与驱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根据第二发光控制信号输出接入的驱动信号;发光模块,与第二发光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和电源负信号连接,用于像素发光;存储模块,与驱动模块的输入端和数据写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存储驱动模块的阈值电压;补偿模块,与存储模块、输入写入模块的输出端以及参考电压信号连接,用于根据补偿信号调节驱动模块的阈值电压;以及复位模块,与初始电压信号、发光模块的输入端以及第二发光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根据补偿信号复位发光模块;其中,扫描信号的工作周期与补偿信号的工作周期在时序上相异。基于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像素电路还包括分压模块;分压模块的一端与电压正信号连接;分压模块的另一端与第一发光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和驱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分压模块用于对驱动模块的输入端的电位进行分压。基于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数据写入模块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数据信号与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源极连接;扫描信号与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基于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驱动模块包括第二薄膜晶体管;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漏极连接;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第一发光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第二发光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基于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发光控制模块包括第三薄膜晶体管;电源正信号与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源极连接;第一发光控制信号与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源极连接。基于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施方式中,第二发光控制模块包括第四薄膜晶体管;第四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漏极连接;第四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二发光控制信号连接;第四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发光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基于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施方式中,发光模块包括发光器件;发光器件的输入端与第四薄膜晶体管的漏极连接;发光器件的输出端与电源负信号连接。基于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实施方式中,存储模块包括存储电容;存储电容的第一端与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漏极和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存储电容的第二端与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源极和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漏极连接。基于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实施方式中,补偿模块包括第五薄膜晶体管;第五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补偿信号连接;第五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参考电压信号连接;第五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存储电容的第一端连接。基于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实施方式中,复位模块包括第六薄膜晶体管;第六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初始电压信号连接;第六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补偿信号连接;第六薄膜晶体管的的漏极与第四薄膜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本申请提供的像素电路,补偿模块在补偿信号的工作周期中能够对驱动模块的阈值电压进行独立补偿,其并不受限于数据写入模块的工作周期,可以提高其阈值电压的补偿效果,适用于更高频像素驱动中。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图1为传统技术方案中像素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2为图1中像素电路的时序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像素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6为图5中像素电路的时序示意图。图7为图5中像素电路的多行工作的时序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专利技术意图,现结合图1和图2对传统技术方案中的像素电路进行分析如下:该像素电路为常用的7T1C拓扑结构,其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复位阶段:第N-1级扫描信号SCAN(N-1)为低电平,晶体管NT6打开,低电位信号VI接入该像素电路,电容C开始放电。数据写入阶段:第N级扫描信号SCAN(N)为低电平,晶体管NT3和晶体管NT1打开,晶体管NT2的源极和漏极短接,晶体管NT2作为二极管,直至晶体管NT2的栅极电位变为数据信号的电压Vdata与晶体管NT2的阈值电压绝对值时截止;同时,晶体管NT7打开,复位发光器件L。发光阶段:发光控制信号EM(N)为低电平,晶体管NT4和晶体管NT5打开,发光器件L进行像素显示。综上可知,该7T1C拓扑结构的像素电路中数据写入和晶体管NT2的阈值电压补偿是同时进行的,即其阈值电压补偿受限于数据写入的时间周期;因此,在更高频率驱动时,数据写入的时间周期会缩短,对应地,阈值电压补偿的时间周期随之缩短,降低了阈值电压补偿的效果。而本申请提供的像素电路,补偿模块在补偿信号的工作周期中能够对驱动模块的阈值电压进行独立补偿,其并不受限于数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n数据写入模块,用于根据扫描信号控制数据信号的写入;/n驱动模块,与所述数据写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入并根据所述数据信号的控制,输出驱动信号;/n第一发光控制模块,与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入端和电源正信号连接,用于根据第一发光控制信号输出接入的所述电源正信号;/n第二发光控制模块,与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根据第二发光控制信号输出接入的所述驱动信号;/n发光模块,与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和电源负信号连接,用于像素发光;/n存储模块,与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入端和所述数据写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存储所述驱动模块的阈值电压;/n补偿模块,与所述存储模块、所述输入写入模块的输出端以及参考电压信号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补偿信号调节所述驱动模块的阈值电压;以及/n复位模块,与初始电压信号、所述发光模块的输入端以及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补偿信号复位所述发光模块;/n其中,所述扫描信号的工作周期与所述补偿信号的工作周期在时序上相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写入模块,用于根据扫描信号控制数据信号的写入;
驱动模块,与所述数据写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入并根据所述数据信号的控制,输出驱动信号;
第一发光控制模块,与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入端和电源正信号连接,用于根据第一发光控制信号输出接入的所述电源正信号;
第二发光控制模块,与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根据第二发光控制信号输出接入的所述驱动信号;
发光模块,与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和电源负信号连接,用于像素发光;
存储模块,与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入端和所述数据写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存储所述驱动模块的阈值电压;
补偿模块,与所述存储模块、所述输入写入模块的输出端以及参考电压信号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补偿信号调节所述驱动模块的阈值电压;以及
复位模块,与初始电压信号、所述发光模块的输入端以及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补偿信号复位所述发光模块;
其中,所述扫描信号的工作周期与所述补偿信号的工作周期在时序上相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分压模块;
所述分压模块的一端与所述电压正信号连接;所述分压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和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分压模块用于对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入端的电位进行分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写入模块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
所述数据信号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源极连接;所述扫描信号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第二薄膜晶体管;
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园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