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质布料拉扯用弹性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5754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棉质布料拉扯用弹性检测设备,涉及纺织检测和拉力实验领域,为解决立式试验机长度不够而卧式试验机太占场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侧板一接近底座的一侧上设置有提升臂,提升臂与侧板一传动连接,提升臂上设置有滑轨,两侧的滑轨之间设置有抓杆,抓杆接近顶盖的一侧设置有抓头,提升臂的上部设置有定齿轮滑轨,提升臂的内部设置有次副电机,次副电机的传动端设置有次副主动轮,定齿轮滑轨的内壁为圆环形,定齿轮滑轨的内壁设置有定齿轮,定齿轮接近提升臂的一侧设置有次副齿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棉质布料拉扯用弹性检测设备具有在不占场地的同时检测长度长、受外力影响小和检测结果更精确的特点。

A kind of elastic testing equipment for pulling cotton fabr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棉质布料拉扯用弹性检测设备
本技术涉及纺织检测和拉力实验领域,具体为一种棉质布料拉扯用弹性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纺织检测是对纺织制品的质量与性能用物理的和化学的方法依照相关的标准进行定性或定量的检验测试并作出检测报告,也称纺织品检测。纺织品物理检验是指运用各种仪器、仪表、设备、量具等检测手段,测量或比较各种纺织产品的物理性质或物理量的数据,并进行系统整理、分析,以确定纺织品物理性质和品质优劣的一种检验方法。棉质布料拉扯用弹性检测设备是对棉或含棉材料的纺织产品进行物理上的拉扯,从而检测其产品弹性性能的设备。传统的布料弹性检测是人工进行检查,只能凭借经验进行检查,检查结果精确度低、精密度差,导致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并且人工检查劳动强度大,检查成本高。目前,虽然市面上出现了布料拉力试验机,但是几乎所有的拉力试验机均为立式,立式拉力实验因产品多样而无法考虑重力的影响,且高度受限,过低无法对布料进行必要的测试,过高又会导致安装、维修和使用的不便,但是如果采用卧式,将会导致设备占用场地过大,尤其是在空间较小的工厂中,无疑也是一种资源浪费,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棉质布料拉扯用弹性检测设备来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棉质布料拉扯用弹性检测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立式试验机长度不够而卧式试验机太占场地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棉质布料拉扯用弹性检测设备,包括实验机和控制机,所述实验机的下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急停键,所述底座的两侧分别顺序设置有侧板一、侧板三和侧板一,所述侧板一的下部和所述侧板三的下部分别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实验机的上端设置有顶盖,所述侧板一的顶端和所述侧板三的顶端分别与所述顶盖固定连接;所述侧板一接近所述底座的一侧上设置有提升臂,所述提升臂与所述侧板一传动连接,所述提升臂上设置有滑轨,两侧的所述滑轨之间设置有抓杆,所述滑轨与所述抓杆滑动连接,所述抓杆接近所述顶盖的一侧设置有抓头,所述提升臂的上部设置有定齿轮滑轨,所述提升臂的内部设置有次副电机,所述次副电机的传动端设置有次副主动轮,所述定齿轮滑轨的内壁为圆环形,所述定齿轮滑轨的内壁设置有定齿轮,所述定齿轮与所述定齿轮滑轨滑动连接,所述定齿轮接近所述提升臂的一侧设置有次副齿条,所述次副主动轮与所述次副齿条传动连接;所述侧板一远离所述顶盖的一侧设置有主电机,两个所述主电机不位于同一侧,所述主电机与所述侧板一固定连接,所述侧板一的上部设置有主电机孔一,所述提升臂的上部设置有主电机孔二,所述主电机的传动端的中心线与所述主电机孔一和所述主电机孔二共线,所述主电机的传动端设置在所述提升臂的内部,所述主电机的传动端设置有主动圆柱齿轮和主动圆锥齿轮,所述主动圆柱齿轮位于所述主动圆锥齿轮接近所述主电机的一侧,所述提升臂平行于所述主电机的传动端的中心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从动孔一和从动孔二,所述从动孔一中设置有轴一,所述轴一与所述提升臂传动连接,所述轴一接近所述主动圆锥齿轮的一端设置有从动圆锥齿轮一,所述从动圆锥齿轮一接近所述从动孔一的一侧设置有从动圆柱齿轮一,所述从动圆锥齿轮一与所述主动圆锥齿轮传动连接,所述从动孔二中设置有轴二,所述轴二与所述提升臂传动连接,所述轴二接近所述主动圆锥齿轮的一端设置有从动圆锥齿轮二,所述从动圆锥齿轮二接近所述从动孔二的一侧设置有从动圆柱齿轮二,所述从动圆锥齿轮二与所述主动圆锥齿轮传动连接,所述抓杆接近所述主电机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提升臂的内部,所述抓杆接近所述主电机的一侧均设置有齿条一和齿条二,所述齿条一与所述从动圆锥齿轮一传动连接,所述齿条一垂直于所述抓杆,所述齿条一位于所述从动圆锥齿轮一远离所述主动圆锥齿轮的一侧,所述齿条二与所述从动圆锥齿轮二传动连接,所述齿条二垂直于所述抓杆,所述齿条二位于所述从动圆锥齿轮二接近所述主动圆锥齿轮的一侧;所述顶盖的上端设置有副电机,所述副电机与所述顶盖固定连接,所述副电机的传动端设置有副主动轮,所述侧板三接近所述底座的一侧的上部设置有副滑轨,两侧的所述副滑轨之间设置有推板,所述副滑轨与所述推板滑动连接,所述推板的上端设置有副齿条,所述副齿条与所述副主动轮传动连接,所述侧板一的上部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滑槽与所述限位装置滑动连接,所述侧板一的内部设置有限位电机,所述限位电机与所述侧板一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电机的传动端设置有限位齿轮,所述限位装置接近所述主电机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齿条,所述限位齿轮与所述限位齿条传动连接;所述抓头的一侧设置有抓头活动件、抓头拧扭和抓头锁紧件,所述抓头的内部设置有抓头齿轮和抓头齿条,所述抓头齿轮的中心线与所述抓头拧扭的中心线共线,所述抓头齿轮与所述抓头拧扭固定连接,所述抓头齿条的一端与所述抓头活动件固定连接,所述抓头齿轮与所述抓头齿条传动连接;所述控制机的外部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的一侧上部设置有操作区,所述操作区的下方设置有电源键,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PLC,所述操作区的输出端和所述电源键的输出端与所述PLC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PLC的输出端与所述主电机的输入端、所述副电机的输入端、所述次副电机的输入端和所述限位电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实验机与所述控制机之间设置有走线管,所述急停键与所述主电机、所述副电机、所述限位电机和所述次副电机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急停键与所述侧板一不在所述底座的同一侧面上。优选的,所述抓头与所述抓杆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限位齿条与所述限位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副齿条与所述推板固定连接,所述次副齿条与所述定齿轮固定连接,所述齿条一和所述齿条二分别与所述抓杆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次副主动轮与所述次副电机的传动端固定连接,所述副主动轮与所述副电机的传动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主动圆柱齿轮与所述定齿轮滑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棉质布料拉扯用弹性检测设备,占地面积小,实验长度长,同时规避了立式试验机高度不适合安装、维修与操作的缺陷和卧式试验机占地与不便的缺陷,集成了立式试验机和卧式试验机的优点,且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可以达到布料拉扯用弹性检测的要求。2.该棉质布料拉扯用弹性检测设备,避免了重力和摩擦力的影响,可精确地检测布料弹性,且实验结果具有较高的复现性。3.该棉质布料拉扯用弹性检测设备,抓头方面相比市面上的布料拉力试验机有质的提升,试验所用的布料需要一定的宽度,而不应该是常规的点状接触抓头,该棉质布料拉扯用弹性检测设备所使用的抓头与布料的接触面积大,不仅有利于提高实验复现性,而且在结果的准确度方面也有所提高,这有利于检测水平的发展。4.该棉质布料拉扯用弹性检测设备,因两台主电机具备双向拉力,可以有效模拟人工操作,但同时规避人工实验时力度无法精确掌控的缺点,不仅使检测结果更准确,而且使检测方式更接近真实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轴测图,以下各图均以此图的主视角为主视角;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工作状态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棉质布料拉扯用弹性检测设备,包括实验机(10)和控制机(20),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机(10)的下端设置有底座(11),所述底座(11)的一侧设置有急停键(25),所述底座(11)的两侧分别顺序设置有侧板一(13)、侧板三(15)和侧板一(13),所述侧板一(13)的下部和所述侧板三(15)的下部分别与所述底座(11)固定连接,所述实验机(10)的上端设置有顶盖(12),所述侧板一(13)的顶端和所述侧板三(15)的顶端分别与所述顶盖(12)固定连接;所述侧板一(13)接近所述底座(11)的一侧上设置有提升臂(131),所述提升臂(131)与所述侧板一(13)传动连接,所述提升臂(131)上设置有滑轨(132),两侧的所述滑轨(132)之间设置有抓杆(133),所述滑轨(132)与所述抓杆(133)滑动连接,所述抓杆(133)接近所述顶盖(12)的一侧设置有抓头(134),所述提升臂(131)的上部设置有定齿轮滑轨(311),所述提升臂(131)的内部设置有次副电机(312),所述次副电机(312)的传动端设置有次副主动轮(313),所述定齿轮滑轨(311)的内壁为圆环形,所述定齿轮滑轨(311)的内壁设置有定齿轮(31),所述定齿轮(31)与所述定齿轮滑轨(311)滑动连接,所述定齿轮(31)接近所述提升臂(131)的一侧设置有次副齿条(314),所述次副主动轮(313)与所述次副齿条(314)传动连接;所述侧板一(13)远离所述顶盖(12)的一侧设置有主电机(16),两个所述主电机(16)不位于同一侧,所述主电机(16)与所述侧板一(13)固定连接,所述侧板一(13)的上部设置有主电机孔一(130),所述提升臂(131)的上部设置有主电机孔二(1310),所述主电机(16)的传动端的中心线与所述主电机孔一(130)和所述主电机孔二(1310)共线,所述主电机(16)的传动端设置在所述提升臂(131)的内部,所述主电机(16)的传动端设置有主动圆柱齿轮(321)和主动圆锥齿轮(322),所述主动圆柱齿轮(321)位于所述主动圆锥齿轮(322)接近所述主电机(16)的一侧,所述提升臂(131)平行于所述主电机(16)的传动端的中心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从动孔一(1330)和从动孔二(1340),所述从动孔一(1330)中设置有轴一(1331),所述轴一(1331)与所述提升臂(131)传动连接,所述轴一(1331)接近所述主动圆锥齿轮(322)的一端设置有从动圆锥齿轮一(331),所述从动圆锥齿轮一(331)接近所述从动孔一(1330)的一侧设置有从动圆柱齿轮一(332),所述从动圆锥齿轮一(331)与所述主动圆锥齿轮(322)传动连接,所述从动孔二(1340)中设置有轴二(1332),所述轴二(1332)与所述提升臂(131)传动连接,所述轴二(1332)接近所述主动圆锥齿轮(322)的一端设置有从动圆锥齿轮二(341),所述从动圆锥齿轮二(341)接近所述从动孔二(1340)的一侧设置有从动圆柱齿轮二(342),所述从动圆锥齿轮二(341)与所述主动圆锥齿轮(322)传动连接,所述抓杆(133)接近所述主电机(16)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提升臂(131)的内部,所述抓杆(133)接近所述主电机(16)的一侧均设置有齿条一(333)和齿条二(343),所述齿条一(333)与所述从动圆锥齿轮一(331)传动连接,所述齿条一(333)垂直于所述抓杆(133),所述齿条一(333)位于所述从动圆锥齿轮一(331)远离所述主动圆锥齿轮(322)的一侧,所述齿条二(343)与所述从动圆锥齿轮二(341)传动连接,所述齿条二(343)垂直于所述抓杆(133),所述齿条二(343)位于所述从动圆锥齿轮二(341)接近所述主动圆锥齿轮(322)的一侧;所述顶盖(12)的上端设置有副电机(17),所述副电机(17)与所述顶盖(12)固定连接,所述副电机(17)的传动端设置有副主动轮(171),所述侧板三(15)接近所述底座(11)的一侧的上部设置有副滑轨(151),两侧的所述副滑轨(151)之间设置有推板(18),所述副滑轨(151)与所述推板(18)滑动连接,所述推板(18)的上端设置有副齿条(172),所述副齿条(172)与所述副主动轮(171)传动连接,所述侧板一(13)的上部设置有滑槽(135),所述滑槽(135)的内部设置有限位装置(19),所述滑槽(135)与所述限位装置(19)滑动连接,所述侧板一(13)的内部设置有限位电机(191),所述限位电机(191)与所述侧板一(13)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电机(191)的传动端设置有限位齿轮(192),所述限位装置(19)接近所述主电机(16)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齿条(193),所述限位齿轮(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棉质布料拉扯用弹性检测设备,包括实验机(10)和控制机(20),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机(10)的下端设置有底座(11),所述底座(11)的一侧设置有急停键(25),所述底座(11)的两侧分别顺序设置有侧板一(13)、侧板三(15)和侧板一(13),所述侧板一(13)的下部和所述侧板三(15)的下部分别与所述底座(11)固定连接,所述实验机(10)的上端设置有顶盖(12),所述侧板一(13)的顶端和所述侧板三(15)的顶端分别与所述顶盖(12)固定连接;所述侧板一(13)接近所述底座(11)的一侧上设置有提升臂(131),所述提升臂(131)与所述侧板一(13)传动连接,所述提升臂(131)上设置有滑轨(132),两侧的所述滑轨(132)之间设置有抓杆(133),所述滑轨(132)与所述抓杆(133)滑动连接,所述抓杆(133)接近所述顶盖(12)的一侧设置有抓头(134),所述提升臂(131)的上部设置有定齿轮滑轨(311),所述提升臂(131)的内部设置有次副电机(312),所述次副电机(312)的传动端设置有次副主动轮(313),所述定齿轮滑轨(311)的内壁为圆环形,所述定齿轮滑轨(311)的内壁设置有定齿轮(31),所述定齿轮(31)与所述定齿轮滑轨(311)滑动连接,所述定齿轮(31)接近所述提升臂(131)的一侧设置有次副齿条(314),所述次副主动轮(313)与所述次副齿条(314)传动连接;所述侧板一(13)远离所述顶盖(12)的一侧设置有主电机(16),两个所述主电机(16)不位于同一侧,所述主电机(16)与所述侧板一(13)固定连接,所述侧板一(13)的上部设置有主电机孔一(130),所述提升臂(131)的上部设置有主电机孔二(1310),所述主电机(16)的传动端的中心线与所述主电机孔一(130)和所述主电机孔二(1310)共线,所述主电机(16)的传动端设置在所述提升臂(131)的内部,所述主电机(16)的传动端设置有主动圆柱齿轮(321)和主动圆锥齿轮(322),所述主动圆柱齿轮(321)位于所述主动圆锥齿轮(322)接近所述主电机(16)的一侧,所述提升臂(131)平行于所述主电机(16)的传动端的中心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从动孔一(1330)和从动孔二(1340),所述从动孔一(1330)中设置有轴一(1331),所述轴一(1331)与所述提升臂(131)传动连接,所述轴一(1331)接近所述主动圆锥齿轮(322)的一端设置有从动圆锥齿轮一(331),所述从动圆锥齿轮一(331)接近所述从动孔一(1330)的一侧设置有从动圆柱齿轮一(332),所述从动圆锥齿轮一(331)与所述主动圆锥齿轮(322)传动连接,所述从动孔二(1340)中设置有轴二(1332),所述轴二(1332)与所述提升臂(131)传动连接,所述轴二(1332)接近所述主动圆锥齿轮(322)的一端设置有从动圆锥齿轮二(341),所述从动圆锥齿轮二(341)接近所述从动孔二(1340)的一侧设置有从动圆柱齿轮二(342),所述从动圆锥齿轮二(341)与所述主动圆锥齿轮(322)传动连接,所述抓杆(133)接近所述主电机(16)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提升臂(131)的内部,所述抓杆(133)接近所述主电机(16)的一侧均设置有齿条一(333)和齿条二(343),所述齿条一(333)与所述从动圆锥齿轮一(331)传动连接,所述齿条一(333)垂直于所述抓杆(133),所述齿条一(333)位于所述从动圆锥齿轮一(331)远离所述主动圆锥齿轮(322)的一侧,所述齿条二(343)与所述从动圆锥齿轮二(341)传动连接,所述齿条二(343)垂直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海均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拓驰鞋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