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OD消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5729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COD消解器,包括底座、加热托板、冷凝管、冷却装置和楔块;所述底座具有上部上部为开口的容纳腔;所述加热托板用于放置锥形瓶并对锥形瓶加热,所述加热托板活动设置在容纳腔内且其底部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具有一第一导向面;所述楔块滑动安装在容纳腔内,且其滑动方向朝向第一导向面并能通过挤压第一导向面将加热托板顶起;所述冷却装置设置在底座上方;所述冷凝管上端穿设在冷却装置内,底部向下延伸至加热托板上方以用于连接放置在加热托板上的锥形瓶。本设计锥形瓶取放方便且安全,操作简单,不需要多次重复操作。

A cod diges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OD消解器
本技术涉及水质检测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COD消解器。
技术介绍
化学需氧量COD(chemicaloxygendemand)又称化学耗氧量。是以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废水、废水处理厂出水和受污染的水中,能被强氧化剂氧化的物质(一般为有机物)的氧当量。在河流污染和工业废水性质的研究以及废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中,它是一个重要的而且能较快测定的有机物污染参数。通常是对装有待测液体的锥形瓶进行加热,被汽化的液体在冷凝管内冷凝。但是当实验结束后,需要取下锥形瓶,此时需要锥形瓶侧倾并上提冷凝管才能取出,且操作锥形瓶容易拿不稳而倾倒,导致实验失败,且通常一次会对多个锥形瓶同时进行实验,取锥形瓶时需要多次上提对应的冷凝管。实验开始前,锥形瓶又要重复多次同样的动作将锥形瓶与冷凝管连接,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取放方便的COD消解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COD消解器,包括底座、加热托板、冷凝管、冷却装置和楔块;所述底座具有上部上部为开口的容纳腔;所述加热托板用于放置锥形瓶并对锥形瓶加热,所述加热托板活动设置在容纳腔内且其底部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具有一第一导向面;所述楔块滑动安装在容纳腔内,且其滑动方向朝向第一导向面并能通过挤压第一导向面将加热托板顶起;所述冷却装置设置在底座上方;所述冷凝管上端穿设在冷却装置内,底部向下延伸至加热托板上方以用于连接放置在加热托板上的锥形瓶。<br>进一步,所述楔块朝向第一导向面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导向面。进一步,所述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为能相互贴合的斜面。进一步,所述楔块背向支撑块延伸设置有穿过底座侧壁的导向柱。进一步,所述导向柱套设有位于容纳腔内壁和楔块之间的弹簧,所述弹簧作用楔块将其推向第一导向面。进一步,所述导向柱外端旋拧有一限位螺母。进一步,所述容纳腔与加热托板轮廓匹配,所述容纳腔内壁上端设置有限制加热托板从上端脱离容纳腔的限位块。进一步,所述加热托板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对锥形瓶底部限位的环形凸缘。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楔块的滑动以及与支撑块上的第一导向面的作用,能实现加热托板的上下活动,实验开始前,将楔块抽离支撑块,使加热托板下降,放入锥形瓶,然后推入楔块使加热托板上升,使得锥形瓶与上方的冷凝管连接,实验后,抽离楔块使加热托板下降,锥形瓶脱离冷凝管再取下锥形瓶即可;本设计锥形瓶取放方便且安全,操作简单,不需要多次重复操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根据一种实施方式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种实施方式的安装状态分解示意图;图3是根据一种实施方式的楔块、底座和加热托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1至图3,本技术的一种COD消解器,包括底座110、加热托板120、冷凝管130、冷却装置140和楔块150。所述底座110具有上部上部为开口的容纳腔111,所述加热托板120用于放置锥形瓶160,为了锥形瓶160放置时方便对准冷凝管130,所述加热托板120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对锥形瓶160底部限位的环形凸缘123,环形凸缘123优选设置多个以便同时对多个锥形瓶160加热。加热托板120能对锥形瓶160进行加热,优选的,加热托板120顶层为导热金属制成,底层为由隔热材料制成的隔热板,加热片或加热丝夹设在顶层和底层之间,加热片或加热丝用于通过电线和插头连接插座以获得电能转换为热量。所述加热托板120活动设置在容纳腔内,优选的,所述容纳腔111与加热托板120轮廓匹配,本实施例中,加热托板120与容纳腔111截面为矩形,加热托板120能沿容纳腔111侧壁上下升降,为了防止加热托板120脱离容纳腔111,所述容纳腔111内壁上端设置有限制加热托板120从上端脱离容纳腔111的限位块113,四个侧壁均设置有限位块113以实现良好的限位。加热托板120底部设置有支撑块121,支撑块121截面呈矩形并向下延伸设置,所述支撑块121具有一第一导向面122,第一导向面122设置在支撑块121一侧,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向面122设置在支撑块121左侧(图3视角的左侧)。所述楔块150滑动安装在容纳腔111内,且其滑动方向朝向第一导向面122并能通过挤压第一导向面122将加热托板120顶起,楔块150沿左右方向滑动;为了楔块150更容易顶起加热托板120,所述楔块150朝向第一导向面122的一端(右端)设置有第二导向面151,具体的,所述第一导向面122和第二导向面151为能相互贴合的斜面,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面122和第二导向面151也可以是弧面。楔块150滑动的结构优选为,所述楔块150背向支撑块121延伸设置有穿过底座110侧壁的导向柱152,导向柱152设置在楔块150左端并穿过底座110的左侧壁,底座110的左侧壁设置有与导向柱152匹配的导向孔112。通过导向柱152的作用实现滑动的导向。为了防止楔块150插入后自动抽出来影响实验顺利进行,如图3所示,所述导向柱152套设有位于容纳腔111内壁和楔块150之间的弹簧153,所述弹簧153作用楔块150将其推向第一导向面122,这样楔块150受到弹簧153的预紧力的作用,不会轻易抽离支撑块121导致加热托板120下降。为了避免导向柱152完全插入容纳腔111内,所述导向柱152外端旋拧有一限位螺母154。另外为了方便打开底座110,底座110前侧壁或后侧壁设置成于底壁铰接,以方便对容纳腔111内的部件进行调试、安装和维修。所述冷却装置140设置在底座110上方;所述冷凝管130上端穿设在冷却装置140内,底部向下延伸至加热托板120上方以用于连接放置在加热托板120上的锥形瓶160,优选的,冷凝管130底部呈锥形且外壁贴设有橡胶密封垫以便密封插入锥形瓶160内。冷凝管130竖直对齐下方的环形凸缘123。冷却装置140用于对冷凝管130进行冷却,实施方式有多种,本实施例中,冷却装置140包括风冷箱141和液冷瓶142,液冷瓶142竖直对齐冷凝管130,液冷瓶142设置在风冷箱141上表面,冷凝管130穿过风冷箱141和液冷瓶142。风冷箱141前后侧壁设置有对齐的通风口1411,风冷箱141内设置有风机以将内部的空气吹向另一侧的通风孔1411,实现对冷凝管130的风冷。液冷瓶142内容纳有冷却液,液冷瓶142上端设置有冷却液加入口1421,底部设置有冷却液出口1422,冷却液出口1422安装有密封塞以便打开冷却液出口1422。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COD消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10)、加热托板(120)、冷凝管(130)、冷却装置(140)和楔块(150);/n所述底座(110)具有上部上部为开口的容纳腔(111);/n所述加热托板(120)用于放置锥形瓶(160)并对锥形瓶(160)加热,所述加热托板(120)活动设置在容纳腔内且其底部设置有支撑块(121),所述支撑块(121)具有一第一导向面(122);/n所述楔块(150)滑动安装在容纳腔(111)内,且其滑动方向朝向第一导向面(122)并能通过挤压第一导向面(122)将加热托板(120)顶起;/n所述冷却装置(140)设置在底座(110)上方;/n所述冷凝管(130)上端穿设在冷却装置(140)内,底部向下延伸至加热托板(120)上方以用于连接放置在加热托板(120)上的锥形瓶(16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OD消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10)、加热托板(120)、冷凝管(130)、冷却装置(140)和楔块(150);
所述底座(110)具有上部上部为开口的容纳腔(111);
所述加热托板(120)用于放置锥形瓶(160)并对锥形瓶(160)加热,所述加热托板(120)活动设置在容纳腔内且其底部设置有支撑块(121),所述支撑块(121)具有一第一导向面(122);
所述楔块(150)滑动安装在容纳腔(111)内,且其滑动方向朝向第一导向面(122)并能通过挤压第一导向面(122)将加热托板(120)顶起;
所述冷却装置(140)设置在底座(110)上方;
所述冷凝管(130)上端穿设在冷却装置(140)内,底部向下延伸至加热托板(120)上方以用于连接放置在加热托板(120)上的锥形瓶(1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OD消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块(150)朝向第一导向面(12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导向面(1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OD消解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佑国张义康二新曹清云罗俊兰添龙丁鹏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国康检验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