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医用的便携式无线体温传感器,包括,弹性带、分接头和壳体;所述分接头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分接头对称设置在壳体的两侧外壁,所述弹性带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弹性带对称铰接在两个所述分接头的外壁,两个所述弹性带的外壁分别铰接有连接公带和连接母带,所述壳体的表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壳体的底部粘贴有橡胶垫片,且橡胶垫片的内部嵌设有热敏电阻感温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该无线体温传感器采用穿戴式的结构,可以将体温传感器紧密的贴合在患者体温测量位置,无需使用其他辅助方式对体温传感器进行固定连接,不会影响患者的自由活动,并且也满足了不同体型患者的穿戴需求,不会发生体温传感器意外掉落的现象。
Medical portable wireless temperature sen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用的便携式无线体温传感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体温检测
,尤其涉及医用的便携式无线体温传感器。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的安全意识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对婴儿、病人体温的监护,需要定期的对患者进行体温的测量,采集患者的实时身体体温数据,从而方便医疗人员制定有效的医疗措施。然而现有的医疗体温传感器通常多采用夹取式的体温计和有线连接的测温仪设备对患者的体温进行测量,在测量时,患者无法进行较大幅度和空间的活动,导致测温范围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同时在测温时走动,也会容易发生测温探头掉落的情况,从而导致测温失败,降低了体温传感器测温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医用的便携式无线体温传感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医用的便携式无线体温传感器,包括,弹性带、分接头和壳体;所述分接头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分接头对称设置在壳体的两侧外壁;所述弹性带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弹性带对称铰接在两个所述分接头的外壁,两个所述弹性带的外壁分别铰接有连接公带和连接母带;所述壳体的表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壳体的底部粘贴有橡胶垫片,且橡胶垫片的内部嵌设有热敏电阻感温片。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连接公带的内壁设置有卡头,所述连接母带的表面开设有卡孔,且卡孔与卡头对应卡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还包括荧光条;所述荧光条包裹在壳体的外壁;所述荧光条的四个拐角处均为倒圆角结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壳体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蓄电池、AVR中央处理器和信号收发器,其中,蓄电池为AVR中央处理器供电,AVR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信号收发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橡胶垫片的底部边缘处粘贴有中空带,所述橡胶垫片下表面等距开设有预留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AVR中央处理器由微处理器、感温单元、电源单元、显示单元和蓝牙模块组成,其中,感温单元对应热敏电阻感温片,电源单元对应蓄电池,显示单元对应显示屏,蓝牙模块对应信号收发器。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医用的便携式无线体温传感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无线体温传感器采用穿戴式的结构,可以将体温传感器紧密的贴合在患者体温测量位置处,无需使用其他辅助方式对体温传感器进行固定连接,不会影响患者的自由活动,并且也满足了不同体型患者的穿戴需求,不会发生体温传感器意外掉落的现象,提高了无线体温传感器的使用便捷性。(2):该无线体温传感器通过设置的橡胶垫片,能够在体温传感器穿戴与患者皮肤接触时,使得橡胶垫片被挤压变形,并且使得橡胶垫片内的惰性胶质被压入中空带内使其膨胀,对橡胶垫片与皮肤的连接处起到密封保护的作用,避免外界流动的空气进入到体温检测地点而对体温测量产生影响,同时在预留槽的弹性作用下,也能够对橡胶垫片的形变量起到弹性补偿的效果,确保橡胶垫片能够与患者的皮肤处完整贴合,保护体温测量的准确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医用的便携式无线体温传感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橡胶垫片的底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AVR中央处理器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图例说明:1、卡头;2、连接公带;3、弹性带;4、分接头;5、荧光条;6、显示屏;7、壳体;71、蓄电池;72、AVR中央处理器;73、信号收发器;74、橡胶垫片;741、预留槽;742、中空带;75、热敏电阻感温片;8、连接母带;9、卡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医用的便携式无线体温传感器,包括,弹性带3、分接头4和壳体7;分接头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分接头4对称设置在壳体7的两侧外壁;弹性带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弹性带3对称铰接在两个分接头4的外壁,两个弹性带3的外壁分别铰接有连接公带2和连接母带8;壳体7的表面设置有显示屏6;壳体7的底部粘贴有橡胶垫片74,且橡胶垫片74的内部嵌设有热敏电阻感温片75;壳体7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蓄电池71、AVR中央处理器72和信号收发器73,其中,蓄电池71为AVR中央处理器72供电,AVR中央处理器72的输出端与信号收发器7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AVR中央处理器72由微处理器、感温单元、电源单元、显示单元和蓝牙模块组成,其中,感温单元对应热敏电阻感温片75,电源单元对应蓄电池71,显示单元对应显示屏6,蓝牙模块对应信号收发器73。工作原理:将壳体7放置在患者的手腕穿戴部位,根据患者手腕处的粗细程度,拉动两侧的连接公带2和连接母带8,使其牵拉弹性带3进行伸展变形,从而将无线体温传感器穿戴在患者的手腕测温位置,此时热敏电阻感温片75与患者的皮肤接触,受到体温温度的影响,改变热敏电阻感温片75的自身电阻数值,并且导入AVR中央处理器72内进行处理,然后在显示屏6上进行显示,此为现有常规技术,而测温得到的数据信号也可以通过信号收发器73无线传输到其他医疗辅助设备上,提供给医疗人员必要的体温参数信息。如图1所示,连接公带2的内壁设置有卡头1,连接母带8的表面开设有卡孔9,且卡孔9与卡头1对应卡接,通过卡头1和卡孔9的卡接固定,能够对连接公带2和连接母带8的稳定性起到加固的作用,防止连接公带2和连接母带8发生松脱的情况。如图1所示,还包括荧光条5,荧光条5包裹在壳体7的外壁,荧光条5的四个拐角处均为倒圆角结构,荧光条5能够在光线不佳时发出亮光,从而给与使用人员和他人必要的光线指示,方便在昏暗环境下的寻找使用。如图3所示,橡胶垫片74的底部边缘处粘贴有中空带742,橡胶垫片74下表面等距开设有预留槽741,能够在体温传感器穿戴与患者皮肤接触时,使得橡胶垫片74被挤压变形,并且使得橡胶垫片74内的惰性胶质被压入中空带742内使其膨胀,对橡胶垫片74与皮肤的连接处起到密封保护的作用,避免外界流动的空气进入到体温检测地点而对体温测量产生影响,同时在预留槽741的弹性作用下,也能够对橡胶垫片74的形变量起到弹性补偿的效果,确保橡胶垫片74能够与患者的皮肤处完整贴合,保护体温测量的准确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医用的便携式无线体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带(3)、分接头(4)和壳体(7);/n所述分接头(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分接头(4)对称设置在壳体(7)的两侧外壁;/n所述弹性带(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弹性带(3)对称铰接在两个所述分接头(4)的外壁,两个所述弹性带(3)的外壁分别铰接有连接公带(2)和连接母带(8);/n所述壳体(7)的表面设置有显示屏(6);/n所述壳体(7)的底部粘贴有橡胶垫片(74),且橡胶垫片(74)的内部嵌设有热敏电阻感温片(75)。/n
【技术特征摘要】
1.医用的便携式无线体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带(3)、分接头(4)和壳体(7);
所述分接头(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分接头(4)对称设置在壳体(7)的两侧外壁;
所述弹性带(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弹性带(3)对称铰接在两个所述分接头(4)的外壁,两个所述弹性带(3)的外壁分别铰接有连接公带(2)和连接母带(8);
所述壳体(7)的表面设置有显示屏(6);
所述壳体(7)的底部粘贴有橡胶垫片(74),且橡胶垫片(74)的内部嵌设有热敏电阻感温片(7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的便携式无线体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公带(2)的内壁设置有卡头(1),所述连接母带(8)的表面开设有卡孔(9),且卡孔(9)与卡头(1)对应卡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同源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